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119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倍半萜内酯应用于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薇甘菊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探索及应用相关的活性物质,将其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也是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薇甘菊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TMV活性,丰富抗TMV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薇甘菊的生物活性谱,发掘了薇甘菊在植物源抗病毒药物方面的潜能。面的潜能。面的潜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为一种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被称为“植物癌症”。烟草花叶病毒(TMV)是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病毒。该病毒寄主范围广泛,高发于茄科植物中,最容易危害烟草和番茄,并引起重大病害。TMV侵染植物后叶片呈花叶或坏死斑,造成植株畸形、矮化,甚至死亡,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品质降低。植物源活性物质具有低毒、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0003]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为菊科(Asteraceae)假泽兰属(Mikania),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其生长和传播蔓延速度极快,攀援能力强,通过缠绕、覆盖影响其他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致使被其覆盖的植物死亡,对入侵地的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危害性极大。薇甘菊含有倍半萜、二萜、黄酮、酚酸、木脂素、甾体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抗菌、抗癌、抗炎、杀虫等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未见有从薇甘菊中提取分离倍半萜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好,对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寄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抑制病毒在烤烟K326中增殖的作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所述倍半萜内酯应用于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产品。
[0006]进一步地,所述倍半萜内酯为从薇甘菊中提取分离的倍半萜内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倍半萜内酯的浓度为50μg/mL。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倍半萜内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薇甘菊地上部分干燥粉碎,甲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0L,每次3h,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甲醇提取物;
[0010]S2,将所得甲醇提取物溶于水,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通过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
[0011]S3,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200~300目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

丙酮体系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经TLC检测,得到Fr1~Fr5共5个不同馏分;
[0012]S4,Fr4经MCI除色素后,经硅胶200

300目柱色谱分离,用三氯甲烷

丙酮200:1~1:1洗脱,分成7个亚部分,分别为Fr4

1~Fr4

7,其中Fr4

1经重结晶析出白色晶体,为化合物1,Fr4

4经液相色谱柱乙腈:水50:50分离纯化为白色针状结晶,为化合物2;正丁醇萃取
物经大孔树脂,乙醇

水梯度洗脱,浓缩得到Fr1~Fr5共5个不同馏分,Fr3经正相硅胶200~300目柱层析后,Fr3

1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15:1~1:1梯度洗脱,纯化得无色油状物,为化合物3。
[0013]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的1的分子式为
[0014]所述化合物的2的分子式为
[0015]所述化合物的3的分子式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在对薇甘菊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探索及应用相关的活性物质,将其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也是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薇甘菊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TMV活性,丰富抗TMV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薇甘菊的生物活性谱,发掘了薇甘菊在植物源抗病毒药物方面的潜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薇甘菊中的倍半萜内酯对TMV侵染的保护效应对照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薇甘菊中的倍半萜内酯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好,对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寄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抑制病毒在烤烟K326中增殖的作用。
[0023]2、下列结构式所示的倍半萜内酯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24][0025]该倍半萜内酯为从薇甘菊中提取分离的倍半萜内酯。
[0026]该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由下述方法获得:薇甘菊地上部分(13.05kg)干燥粉碎,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L,每次3h,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甲醇提取物。将所得提取物溶于水,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通过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200~300目)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

丙酮(1:0~0:1)体系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经TLC检测,得到Fr1~Fr5共5个不同馏分。Fr4(26.59g)经MCI除色素后,经硅胶(200~300目)柱色谱分离,用三氯甲烷~丙酮(200:1~1:1)洗脱,分成7个亚部分,分别为Fr4

1~Fr4

7,其中Fr4

1经重结晶析出白色晶体,为化合物1(171.20mg),Fr4

4经液相色谱柱乙腈:水(50:50)分离纯化为白色针状结晶,为化合物2(93.00mg)。正丁醇萃取物经大孔树脂,乙醇

水(0:95

95:0)梯度洗脱,浓缩得到Fr1~Fr5共5个不同馏分,Fr3(30.68g)经正相硅胶(200~300目)柱层析后,Fr3

1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15:1~1:1)梯度洗脱,纯化得无色油状物,为化合物3(7.80mg)。
[0027]该薇甘菊中的倍半萜内酯应用于抗烟草花叶病毒中。该倍半萜内酯应用于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产品中,其活性成分为薇甘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所述病毒为烟草花叶病毒。上述薇甘菊中的倍半萜内酯的浓度为50μg/mL。
[0028]实施例2甘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试验方法和结果:
[0029]1实验方法
[0030]采用活体半叶枯斑法测定。挑选健康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株挑选叶龄和叶片大小相似的3片上部叶片,供试化合物用无菌水稀释为50μg/mL,每片叶子的一半均匀施药200μL作为处理,另一半用相同浓度的DMSO处理作为对照,6h后每片叶子摩擦接种TMV200μL。接种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萜内酯应用于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萜内酯为从薇甘菊中提取分离的倍半萜内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萜内酯作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萜内酯的浓度为50μg/mL。4.倍半萜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薇甘菊地上部分干燥粉碎,甲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0L,每次3h,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甲醇提取物;S2,将所得甲醇提取物溶于水,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通过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S3,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200~300目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

丙酮体系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经TLC检测,得到Fr1~Fr5共5个不同馏分;S4,Fr4经MCI除色素后,经硅胶2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慧胡世俊张威祁进康张东华冯玲伍建榕刘丽李晋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