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火花/电解组合电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火花加工技术主要利用工件和工具电极之间发生非接触式高温脉冲电火花放电,以“复制”工具电极结构的方式去除工件材料,电解加工是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将工件按工具阴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加工成形的非接触式冷加工工艺,具有工具阴极无消耗、加工无应力、加工表面质量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难切削材料和复杂特征结构的加工。
[0003]目前,一些军、民用零部件采用薄片结构设计,薄片正、反面均设计有形状较复杂的凹槽结构,最薄处厚度达到0.2mm左右。薄片平面度、凹槽位置度和尺寸精度为0.01mm,精度要求均很高,而且还有表面无再铸层、凹槽边缘倒角等特殊要求。采用常规机械铣削加工存在薄片结构易变形导致精度难以控制,且凹槽处倒角尺寸过小(R0.1)无适合的刀具来实现。采用单一的电火花加工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表面再铸层问题,表面质量无法满足要求。采用单一的电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电极定位块、电极安装杆、电极水套和工件夹具(5);其中,所述电极为与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的凹槽相适配的中空铜质电极且适用于电火花和电解加工,所述电极安装杆为兼顾电火花加工冲油和电解加工冲液需求的中空结构且其一端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所述电极定位块安装于所述电极安装杆的另一端且用于所述电极的定位,所述电极水套安装在所述工件夹具(5)上且与所述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具有设定间隙以形成流场通道;所述工件夹具(5)为双层中空结构且用于夹持所述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并将其按照工序依次固定于电火花成型加工设备平台、电解加工设备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的正反面凹槽的结构不同时,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01)及第二电极(102),所述第一电极(101)用于加工所述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的正面凹槽,所述第二电极(102)用于加工所述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的反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安装杆包括第一电极安装杆(201)及第二电极安装杆(202),所述第一电极安装杆(20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极(101),所述第二电极安装杆(202)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电极(1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定位块包括第一电极定位块(301)及第二电极定位块(302),所述第一电极定位块(301)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杆(201)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定位块(302)与所述第二电极安装杆(20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水套包括第一电极水套(401)及第二电极水套(402),所述第一电极水套(401)用于电解加工所述待加工薄片凹槽结构(6)的正面凹槽时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电极水套(402)用于电解加工所述待加工薄片凹槽结构(6)的反面凹槽时形成第二流体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电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具(5)包括底座(501)及覆压块(502),所述底座(501)及所述覆压块(50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覆压块(502)罩设于所述底座(501)且用于固定压实放置于所述底座(501)上的所述待加工双面薄片凹槽结构(6)。7.一种双面薄片凹槽结构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刘萌,田冠远,褚玉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