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气流室和导风件,壳体设有安装座,安装座设有加热件,安装座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容纳有内胆,内胆具有不同的高度尺寸;气流室安装于壳体,气流室安装有贯流风机,气流室设有气流腔,气流腔和加热腔连通,贯流风机容纳于气流腔;导风件安装于壳体并位于气流室上方,导风件设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加热腔和气流腔连通,循环风道用于和贯流风机配合以向加热腔循环通入热风。通过设置贯流风机和循环风道,使加热腔中的热风可以循环加热内胆,为锅具集成无油炸制功能,提高多功能锅具的功能性和集成度,扩大多功能锅具的的适用范围,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锅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厨具开始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当前市面上开始流行一种多功能锅具,根据精确设定的加热温度,使锅具能够完成焖、炖、煮、火锅、油炸等功能,但这些功能都需要添油加水才能使用,不满足部分用户节油少油的要求,即现有的多功能锅具缺少无油炸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锅具,通过设置贯流风机和循环风道,使锅具集成无油炸制功能,满足各类用户需求。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气流室和导风件,壳体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加热件,所述安装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加热件上方,所述加热腔容纳有内胆,所述内胆具有不同的高度尺寸(本申请中的高度方向即为竖直方向);气流室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气流室安装有贯流风机,所述气流室设有气流腔,所述气流腔和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贯流风机容纳于所述气流腔,所述气流室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贯流风机连接;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气流室上方,所述导风件设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气流腔连通,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和所述贯流风机配合以向所述加热腔循环通入热风。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锅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锅具时,现根据需要加工的食材和需要加工的方式选择内胆,例如需要焖煮食材时,选择较高的内胆并加入汤水和食材,随后直接启动加热件,加热件加热内胆从而加工食材,当用户需要无油炸制食材时,可以选择较低的内胆,此时,内胆的顶端略低于导风件,从加热腔流向循环风道的气流会经过内胆的顶端,将食材放入内胆并启动加热件,贯流风机同步启动,加热件产生的热风被贯流风机吹动并依次经过内胆的底端和顶端,随后热风通过循环风道流回气流腔,进而再次被贯流风机吹向加热腔,实现加热腔内的热风循环,加热腔中循环的热风加热内胆并加工食材,达到近似空气炸锅的效果,实现食材的无油加工,满足客户节油少油的要求,通过设置贯流风机和循环风道,使加热腔中的热风可以循环加热内胆,为锅具集成无油炸制功能,提高多功能锅具的功能性和集成度,扩大多功能锅具的的适用范围,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气流室设有入气孔,所述入气孔位于所述贯流风机的下方,所述导风件设有和所述循环风道隔绝的换气风道,所述换气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循环风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循环风道对称设置于所述换气风道的两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室的侧壁设有通风口,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气流腔分别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气流室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通风口和所述贯流风机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倾斜设置,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通风口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通风口的一端并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下方。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室设有第二挡板,所述设置为和所述贯流风机同轴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端位于所述贯流风机上方,另一端弯曲延伸至所述贯流风机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加热件上方,所述内胆设置为炸篮,所述炸篮周壁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围绕所述炸篮设置,所述炸篮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撑板抵接,并且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炸篮和所述导风件平齐。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加热件上方,所述内胆设置为锅体,所述锅体的顶端设有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和所述壳体的端面抵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的底端对称设有两个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之间设有水槽,所述锅体安装有蒸架,所述蒸架和所述凸台抵接并位于所述水槽上方。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底壁和侧壁均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呈矩形阵列式分布。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设有控制件,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多功能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多功能锅具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壳体100;加热腔101;出气孔102;镂空孔103;水槽104;散热孔105;第一开口106;第二开口107;安装座110;加热件111;内胆120;炸篮121;支架1211;锅体122;翻边部1221;凸台1222;蒸架1223;支撑板130;控制件140;透明端盖150;气流室200;气流腔201;通风口202;入气孔203;贯流风机210;第一挡板220;第二挡板230;电机240;导风件300;循环风道310;换气风道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0025]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100、气流室200和导风件300,壳体100设有安装座110和透明端盖150,安装座110设有加热件111,加夜间通常设置为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加热管,安装座110设有加热腔101,加热腔101位于加热件111上方,加热腔101容纳有内胆120,内胆120具有不同的高度尺寸,透明端盖150罩设于安装座110并覆盖加热腔101和内胆120,安装座110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06和第二开口107,第一开口106位于第二开口107上方;气流室200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加热件,所述安装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加热件上方,所述加热腔容纳有内胆,所述内胆具有不同的高度尺寸;气流室,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气流室安装有贯流风机,所述气流室设有气流腔,所述气流腔和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贯流风机容纳于所述气流腔,所述气流室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贯流风机连接;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气流室上方,所述导风件设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气流腔连通,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和所述贯流风机配合以向所述加热腔循环通入热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出气孔,所述气流室设有入气孔,所述入气孔位于所述贯流风机的下方,所述导风件设有和所述循环风道隔绝的换气风道,所述换气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循环风道对称设置于所述换气风道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室的侧壁设有通风口,所述加热腔和所述气流腔分别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气流室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通风口和所述贯流风机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倾斜设置,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玟,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天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