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81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发热盘设置在锅体底部,锅体底部四角设置有胶木脚,防烫把手和可拆卸炒锅手柄组成的组合件设置在锅体锅沿的位置,锅盖设置在锅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在锅体上设置防烫把手和可拆卸炒锅手柄组成的组合件,解决了现有电炖锅烹饪方式单一的问题。决了现有电炖锅烹饪方式单一的问题。决了现有电炖锅烹饪方式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电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电器,尤其是一种可拆卸电炒锅。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电热锅多为炖锅,在锅体锅口位置设置为短胶木柄,防烫隔热功能有缺陷,炖锅的产品形式对丰富多样的中式烹饪技法有极多限制,颠锅、煸炒等多种技法难以实现,烹饪者的技术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炖炒一体式的电炖锅既能够满足烹饪者的多样化烹饪需求又能不局限于烹饪场地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发热盘设置在锅体底部,锅体底部四角设置有胶木脚,防烫把手和可拆卸炒锅手柄组成的组合件设置在锅体锅沿的位置,锅盖设置在锅体上方。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在锅体上设置防烫把手和可拆卸炒锅手柄组成的组合件,解决了现有电炖锅烹饪方式单一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包含锅体、发热盘、胶木脚、防烫把手、可拆卸炒锅手柄、锅盖,所述发热盘设置在锅体底部,所述锅体底部四角设置有胶木脚,所述防烫把手和可拆卸炒锅手柄组成的组合件设置在锅体锅沿的位置,所述锅盖设置在锅体上方。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铝制衔接头在锅体的锅口锅沿位置对称设置,所述胶木脚在在锅体底部圆周边沿位置相互间隔度均匀设置。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发热盘与电源接口组件连接,所述发热盘设置在锅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发热盘底部设置若干散热口,所述胶木脚高度大于发热盘厚度。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锅盖包含密封皮圈、玻璃盖、可立把手、微压阀,所述玻璃盖边缘包围设置密封皮圈,所述玻璃盖中心设置可立把手,所述玻璃盖和可立把手中心位置设置排气孔,所述微压阀部分嵌入设置在排气孔内。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防烫把手内设滑槽,所述防烫把手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内设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槽互相配合,所述锁扣上端面设置防滑条,所述可拆卸炒锅手柄内设感温变色按钮和连接固定扣,所述可拆卸炒锅手柄与铝制衔接头可拆卸连接。
[0010]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在锅体上设置防烫把手和可拆卸炒锅手柄组成的组合件,解决了现有电炖锅烹饪方式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1;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2;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锅柄被拆下后的侧视图;
[0014]图中:锅体01、发热盘02、电源接口组件03、胶木脚04、铝制衔接头05、防烫把手06、
可拆卸炒锅手柄07、锅盖08、密封皮圈09、玻璃盖10、可立把手11、微压阀12、感温变色按钮13、散热口14、锁扣15、滑槽16、滑轨17、防滑条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7]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包含锅体01、发热盘02、胶木脚04、防烫把手06、可拆卸炒锅手柄07、锅盖08,所述发热盘02与电源接口组件03连接,所述发热盘02设置在锅体01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发热盘02为锅体01加热提供烹饪提供的热量,所述发热盘02底部设置若干散热口18,所述锅体01底部四角设置有胶木脚04,所述胶木脚04在在锅体01底部圆周边沿位置相互间隔90度均匀设置,所述胶木脚04高度大于发热盘03厚度。使发热盘02远离电炒锅放置面,避免高温烫伤放置面的同时也能通过设置在发热盘02底部的若干散热口14及时散热避免机器过热影响使用寿命。
[0020]所述锅盖08包含密封皮圈09、玻璃盖10、可立把手11、微压阀12,所述玻璃盖10边缘包围设置密封皮圈09,密封皮圈09与锅体01锅沿紧密配合使锅内形成密闭环境,所述玻璃盖10中心设置可立把手11,烹饪过程中开盖后锅盖08可以竖立放置更省空间,所述玻璃盖10和可立把手11中心位置设置排气孔,所述微压阀12部分嵌入设置在排气孔内。
[0021]所述铝制衔接头05在锅体01的锅口锅沿位置对称设置,所述防烫把手06与铝制衔接头05连接。所述防烫把手06内设滑槽16,所述锁扣15内设滑轨17,所述滑轨17与滑槽16互相配合,所述锁扣15可以在滑轨17与滑槽16互相配合下滑动。
[0022]所述防烫把手06设置有锁扣15,所述锁扣15上端面设置防滑条18,所述防滑条18可以使锁扣15的拨动更容易,烹饪过程中如需加压烹饪则可以在锅盖08盖在锅体01上后将锁扣15向锅盖08拨动压住锅盖08边缘,所述封皮圈09、微压阀12和玻璃盖10、锅体01配合之下形成的密闭空间,在在这个密闭空间内因锁扣15将锅盖08压住无法与外界进行气压平衡锅内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进而产生高于外界气压的高压烹饪环境使食材更易煮熟。
[0023]所述可拆卸炒锅手柄07内设感温变色按钮13和连接固定扣19,所述可拆卸炒锅手柄07与铝制衔接头05可拆卸连接。当使用者需要煸炒、颠锅时可以通过连接固定扣19将可拆卸炒锅手柄07与铝制衔接头05连接。当使用者炖煮食材或煮火锅不需要手柄时可以按动感温变色按钮13将可拆卸炒锅手柄07取下让使用更方便,所述感温变色按钮13还具有感温
变色功能,所述感温变色按钮13的颜色会随着锅体01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更易掌控烹饪温度。
[0024]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包含锅体(01)、发热盘(02)、胶木脚(04)、防烫把手(06)、可拆卸炒锅手柄(07)、锅盖(08),所述发热盘(02)设置在锅体(01)底部,所述锅体(01)底部四角设置有胶木脚(04),所述防烫把手(06)和可拆卸炒锅手柄(07)组成的组合件设置在锅体(01)锅沿的位置,所述锅盖(08)设置在锅体(0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01)的锅口锅沿位置对称设置有铝制衔接头(05),所述胶木脚(04)在锅体(01)底部圆周边沿位置相互间隔90度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02)与电源接口组件(03)连接,所述发热盘(02)设置在锅体(01)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发热盘(02)底部设置若干散热口(14),所述胶木脚(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扬圣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