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霉菌菌株YP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78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申请涉及一种链霉菌菌株YP1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申请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能产榴菌素的菌株,命名为YP1,并提供使用YP1产榴菌素的应用。本申请的链霉菌菌株YP1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登记编号为CGMCC No.23383,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0日。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0日。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0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霉菌菌株YP1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链霉菌菌株YP1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榴菌素(granaticin,CAS号:19879

06

2)是苯并异色烷醌家族(benzoisochromanequinones,BIQs)抗生素中的一员,属于芳香聚酮类抗生素。其分子式为C22H20O10,分子量为444.3880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748.3℃,闪点是266.8℃,熔点在223

225℃之间,正常情况下密度为1.77g/cm3,折射率是1.745。榴菌素是深红色晶体,溶解性在不同的溶液中有所不同,其可溶于水、甲醇和乙醇等极性溶液,但在非极性溶液中不具有溶解性,并且在水中的溶解度受pH的影响,与pH值呈正相关,且在酸性水溶液中为红色,碱性水溶液中为蓝色。
[0003]榴菌素第一次被发现是在橄榄色链霉菌(S.olivaceus)中。之后,人们相继从粤蓝链霉菌GIMV4.0001(S.vietnamensisgIMV4.0001)、紫红链霉菌(S.violaceoruber)、砖红链霉菌(S.lateritius)中分离出了榴菌素。同时也从部分菌株中分离得到了榴菌素类似物,如榴菌素B,二氢榴菌素等。
[0004]榴菌素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抑菌和抗癌抗生素,但是目前发现的能产榴菌素的菌株种类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能产榴菌素的菌株种类较少的技术问题、丰富能产榴菌素的菌株的种类;本申请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能产榴菌素的菌株,命名为YP1,并提供使用YP1产榴菌素的应用。
[0006]本申请提供的菌株YP1是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34
°
48'00.00"N,113
°
39'00.00"E)收集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具体的是将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34
°
48'00.00"N,113
°
39'00.00"E)收集的土壤,配置为土壤悬液,然后稀释成10

3,涂布于高氏培养基平板进行培养,于28℃培养。取具有产色特征的菌种并在显微镜下检查,证明为单一菌体后,通过反复分离和大量菌株重复性培养筛选,获得YP1菌株。本申请的链霉菌菌株YP1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登记编号为CGMCC No.23383,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0日。
[0007]本申请提供的菌株YP1的形态学特征:
[0008]本菌株菌落呈乳白或淡黄色,类圆形,以不透明为主,菌落表面平滑或略向上凸起。孢子丝直、柔曲、螺旋;孢子表面光滑,呈粉末状
[0009]另外,本申请的菌株YP1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好氧菌;培养条件为:pH 5

8、20

40℃;其中,最佳pH为7.0,最佳温度为28℃;NaCl耐受性0

5%(w/v)。
[0010]本申请提供的菌株YP1的生理生化学特征:
[0011]本菌株具有接触酶、氧化酶、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活性,不具有赖氨酸、
鸟氨酸脱羧酶和脲酶活性。能够水解明胶、还原硝酸盐,不能水解吐温40,不能产生H2S和吲哚,VP反应和甲基红实验为阴性,不能利用柠檬酸。能够利用糊精、麦芽糖、海藻糖、蔗糖、水苏糖、棉子糖、乳糖等碳源,不能利用岩藻糖糖、山梨醇、甘露醇、阿糖醇、肌醇作为碳源。不能利用水样苷、丝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能够利用果胶,半乳糖醛酸、L

半乳糖内酯、葡糖酸、奎宁酸、γ

氨基丁酸、α

羟丁酸、β

羟基

D,L

丁酸,不能利用D

葡糖
‑6‑
磷酸、葡糖醛酰胺、D

果糖
‑6‑
磷酸、粘酸、p

羟基苯乙酸、丙酮酸甲酯、D

乳酸甲酯、L

乳酸、柠檬酸、α

酮戊二酸、D

苹果酸、L

苹果酸。对醋竹桃霉素、利福霉素SV、二甲胺四环素、万古霉素敏感。
[0012]本申请提供的菌株YP1的基因特征:
[0013]与近型菌株沙阿链霉菌(Streptomyces zaomyceticus)、近型菌株砖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lateritius)的dDH值分别为28.5%和33.9%;远低于细菌物种的70%的阈值;
[0014]与近型菌株沙阿链霉菌(Streptomyces zaomyceticus)、近型菌株砖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lateritius)的ANI值分别为83.95%和87.56%,远低于建议划界物种的95

96%的阈值;是一种新的链霉菌菌种。
[0015]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特征分析,YP1菌株符合链霉菌的特征,属于链霉菌,是一种新的链霉菌(拉丁文Streptomyces vilmorinianum)菌种。
[0016]本申请还提供的链霉菌菌株YP1在产榴菌素中的应用。
[0017]本申请的链霉菌菌株YP1产榴菌素,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平板培养:将菌株YP1划线于平板固体培养基上,于36

38℃恒温中培养1

3天;
[0019](2)种子液培养: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生长良好的YP1菌体,接入高温灭菌好的增殖培养基中,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1

3天,摇床转速为170

190r/min,培养温度为36

38℃;获得菌株YP1种子液;
[0020](3)发酵培养:将菌株YP1种子液以4

6%v/v的接种量接入经高温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将发酵培养基置入恒温摇床中培养3

5天,摇床转速为170

190r/min,培养温度为36

38℃;获得蓝色的菌株YP1发酵液;
[0021](4)对株YP1发酵液进行离心、旋蒸浓缩、纯化即得榴菌素;
[0022]平板培养基:琼脂20g、乳糖10g、胰蛋白胨5g、酵母浸粉10g、NacL 4g和蒸馏水1000ml,pH=7.0,121℃灭菌20min;
[0023]增殖培养基:乳糖10g、胰蛋白胨5g、酵母浸粉10g、NacL 4g和蒸馏水1000ml,pH=7.0,121℃灭菌20min;
[0024]发酵培养基:乳糖10g、胰蛋白胨5g、酵母浸粉10g、NacL 4g和蒸馏水1000ml,pH=7.0,121℃灭菌20min。
[0025]在一些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链霉菌菌株YP1,其保藏号为CGMCC.233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菌株YP1,其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霉菌菌株YP1,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的PCR引物如SEQ ID NO .2和SEQ ID NO .3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链霉菌菌株YP1,耐受0

5% w/v的NaCl。5.一种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链霉菌菌株YP1在产榴菌素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平板培养:将菌株YP1划线于平板固体培养基上,于36

38℃恒温中培养1

3天;(2)种子液培养: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生长良好的YP1菌体,接入高温灭菌好的增殖培养基中,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1

3天,摇床转速为170

190r/min,培养温度为36

38℃;获得菌株YP1种子液;(3)发酵培养:将菌株YP1种子液以4

6%v/v的接种量接入经高温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将发酵培养基置入恒温摇床中培养3

5天,摇床转速为170

190r/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运平赵炳钰司雪晨李宗显赵红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