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46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它涉及微生物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ureafaciens)ZY,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时间:2022年12月23日,保藏编号:CCTCCNO:M20222041。该菌株用于治理土壤或水中阿特拉津污染。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ureafaciens)ZY的分离及应用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的菌种资源,有效填补了该方面的研究短板,并为治理阿特拉津、菲和四环素污染环境的实践工作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阿特拉津(Atrazine,C8H
14
N5Cl)是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三嗪类农药除草剂,主要用于控制小麦、玉米、果树等农田中阔叶杂草的生长。欧盟在2003年就禁止了阿特拉津,但在中国、巴西和伊朗等发展中国家仍广泛使用。事实上,施用的农药只有1%左右作用在目标杂草上,大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通过沉降、径流、挥发、淋溶等从土壤进入水体,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在河流、湖泊和水库中陆续检出到阿特拉津,并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阿特拉津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作用,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0003]目前,常用的阿特拉津污染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由于环境友好、投资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已发展成为当前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生物法是基于真菌、细菌的自然代谢过程去除污染物的技术,可将污染物彻底降解为CO2、H2O和无机氯化物,从而使土壤和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彻底去除。目前已分离得到多种能够利用磺胺类化合物作为碳源的单菌或混合菌群,主要来自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已经报道的属有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螯合杆菌属(Chelatobactersp.)、柠檬球菌属(Citricoccussp.)、剑菌属(Ensifersp.)、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sp.)、诺卡氏菌属(Nocardiasp.)和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sp.)等。
[0004]阿特拉津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充当着氮源,为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提供必要养分。杨立杰等在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污染物降解菌Arthrobacter sp.ATR3,将其加入到土壤后,阿特拉津的去除效率明显提高。14天后,阿特拉津(4mg
·
kg
‑1)土壤中的去除率为98.75%。范作伟等从玉米田土壤中分离出1株污染物降解菌Paenarthrobacter sp.W24。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结果表明,菌株Paenarthrobacter sp.W24在培养35天时对污染土壤中阿特拉津(50mg
·
kg
‑1)的降解率为83.5%,菌株W24表现出很好的应用潜力。Chen等发现Paenarthrobacter sp.W11菌株培养49天后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50mg
·
kg
‑1)的降解率高达96.0%。目前,由于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等因素已经造成了环境中农药的严重污染,并且农田土壤农药不断积累并长期保持在较高含量,影响动植物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进而影响农产品安全和土壤功能。因此,筛选出能有效降解高浓度阿特拉津的菌株更具应用价值。
[0005]菲,结构式化学式:C
14
H
10
,CAS:85

01

8,菲(PHE)是一种具有3个环状结构的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有机污染物,性质稳定、残留时间长,且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危害。目前,已经报道的多环芳烃降解菌主要有Aeribacillus、Acinetobacter、Bacillus、Castellaniella、Geobacter、
Lutimaribacter、Pontibacillus、Pseudomonas、Rhodanobacter和Sphingomonas等。
[0006]盐酸四环素,结构式化学式:C
22
H
25
ClN2O8,CAS:64

75

5,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四环素仅有部分被动物体吸收并发生代谢,其余抗生素仍然以活性形式(母体或代谢产物)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已经报道的四环素降解菌主要有Alcaligenes、Arthrobacter、Bacillus、Klebsiella、Serratia、Sphingobacterium和Stenotrophomonas等。
[0007]由此可见,对生态环境中的菲和盐酸四环素的微生物降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由于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环境往往面临着多种污染物共同存在所形成的复合污染。因此,筛选一株具备多种污染物降解能力的菌株对于复合污染场地修复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降解高浓度阿特拉津的菌株。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在治理阿特拉津、菲和四环素污染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所述的污染物降解菌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时间:2022年12月23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222041。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应用,所述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用于降解浓度为10~100mg
·
kg
‑1的阿特拉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ureafaciens)ZY用于降解土壤或水中的阿特拉津。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应用,所述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用于降解菲。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应用,所述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用于降解盐酸四环素。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制备的降解阿特拉津菌剂。
[0015]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在25℃孵育下,在7日内能够降解土壤中100%(10mg
·
kg
‑1)、100%(30mg
·
kg
‑1)、95.96(50mg
·
kg
‑1)、95.21%(70mg
·
kg
‑1)和85.31%(100mg
·
kg
‑1)的阿特拉津,与目前报道污染物降解菌株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展现出更强的阿特拉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染物降解菌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时间:2022年12月23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2220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污染物降解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ZY用于降解浓度为10~100mg
·
kg
‑1的阿特拉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赵越许国仁南军吕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