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建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62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音建筑板。所述隔音建筑板包括建筑板体、辅助安装板、散热装置、安装盒以及调节装置,建筑板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辅助安装板,每组辅助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侧表面,每组辅助安装板一侧设置有两组安装盒,每组安装盒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安装盒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建筑板体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散热装置以及隔音棉,将水泵进水端接入水源,水泵出水端接入进水口,水泵将水流抽入冷凝管,冷凝管吸附热量并通过出水口排出,冷凝管在降温的同时在隔音棉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增强了隔音效果,有效的提高了隔音效果。有效的提高了隔音效果。有效的提高了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建筑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隔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建筑板。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由于使用轻质墙体屋面吊顶材料,不能有效隔离振动传声造成隔声问题一直是居民对住宅质量投诉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楼板隔声太差,引起上下层住户发生争吵、不和,由于分户墙隔声差,造成左右邻居闹矛盾,成为社会问题。不仅是居住建筑,办公、教学、医院、体育等建筑,对隔声都有相应要求,不少旅馆公共走道或隔壁房间的噪杂声音常常影响房间内旅客的休息;良好的隔声环境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现有的隔音建筑板在使用时,隔音建筑板在安装时临时固定时不方便,且现有的隔音建筑板隔音的效果不好,影响后续的使用。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隔音建筑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建筑板。
[0005]本技术提供的隔音建筑板包括:建筑板体、辅助安装板、散热装置、安装盒以及调节装置,所述建筑板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辅助安装板,每组辅助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侧表面,每组辅助安装板一侧设置有两组安装盒,每组安装盒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安装盒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建筑板体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建筑板体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建筑板体一侧通孔内部设置有进水口,建筑板体另一侧通孔内部设置有出水口,建筑板体空腔内部设置有吸音棉,隔音棉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空腔一侧内壁,且建筑板体另一侧内壁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凝管、固定板以及螺钉,冷凝管一端与进水口互相连通,冷凝管另一端与出水口互相连通,冷凝管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板,每组固定板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钉,螺钉一端穿过固定板侧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延伸至建筑板体内壁螺纹孔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架、螺纹管以及螺纹杆,调节架设置于安装盒内部,调节架一端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调节块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固定条,两侧固定条分别设置于安装盒内壁两侧滑槽,调节架内部设置螺纹管,螺纹管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架内壁,螺纹管上端固定连接于隔板一侧,螺纹管与隔板上表面通孔互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内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与螺纹管螺纹连接,螺纹杆一端穿过螺纹杆以及隔板上表面通孔延伸至隔板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一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一端,调节块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块一端,转动柱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盒内壁。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隔音建筑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设置有辅助安装板、安装盒以及调节装置,需要固定建筑板体时,使用人员转动调节块,通过转动柱与安装盒内壁发生转动,使得调节块转动,调节块转动的同时带动了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的同时与螺纹管螺纹连接,螺纹管在调节架两侧固定条的互相配合使用下,使得调节架移动贴合地面或者是天花板完成临时固定,有效的提高了隔音建筑板在临时固定时的便捷性。
[0013]通过设置有散热装置以及隔音棉,将水泵进水端接入水源,水泵出水端接入进水口,水泵将水流抽入冷凝管,冷凝管吸附热量并通过出水口排出,冷凝管在降温的同时在隔音棉的相互配合使用下增强了隔音效果,有效的提高了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隔音建筑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建筑板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建筑板体、辅助安装板、安装盒以及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建筑板体;2、辅助安装板;3、散热装置;4、安装盒;5、调节装置;6、冷凝管;7、出水口;8、进水口;9、固定板;10、螺钉;11、吸音棉;12、调节架;13、隔板;14、固定条;15、螺纹管;16、螺纹杆;17、调节块;18、转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隔音建筑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建筑板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建筑板体、辅助安装板、安装盒以及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包括:建筑板体1、辅助安装板2、散热装置3、安装盒4以及调节装置5,建筑板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辅助安装板2,每组辅助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1侧表面,每组辅助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两组安装盒4,每组安装盒4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方便调节安装建筑板体1,安装盒4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建筑板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在散热的同时可以增强隔音效果。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建筑板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建筑板体1一侧通孔内部设置有进水口8,建筑板体1另一侧通孔内部设置有出水口7,建筑板体1空腔内部设置有吸音棉11,隔音棉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1空腔一侧内壁,且建筑板体1另一侧内壁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隔音棉的原理为物体震动产生声音

声波在空气中传递

棉具有多纤维结构

声波通过棉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

声波强度减弱

声音消失。
[0022]其中,散热装置3包括冷凝管6、固定板9以及螺钉10,冷凝管6一端与进水口8互相连通,冷凝管6另一端与出水口7互相连通,冷凝管6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板9,每组固定板9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钉10,螺钉10一端穿过固定板9侧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延伸至建筑板体1内壁螺纹孔内部,将水泵(图中未画出)进水端接入水源,水
泵(图中未画出)出水端接入进水口8,水泵(图中未画出)将水流抽入冷凝管6,冷凝管6吸附热量并通过出水口7排出。
[0023]其中,调节装置5包括调节架12、螺纹管15以及螺纹杆16,调节架12设置于安装盒4内部,调节架12一端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上表面开设有通孔,调节块17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固定条14,两侧固定条14分别设置于安装盒4内壁两侧滑槽,调节架12内部设置螺纹管15,螺纹管15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架12内壁,螺纹管15上端固定连接于隔板13一侧,螺纹管15与隔板13上表面通孔互相连通,螺纹管15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与螺纹管15螺纹连接,螺纹杆16一端穿过螺纹杆16以及隔板13上表面通孔延伸至隔板13一侧,螺纹杆16转动的同时与螺纹管15螺纹连接,螺纹管15在调节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板体(1)、辅助安装板(2)、散热装置(3)、安装盒(4)以及调节装置(5),所述建筑板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辅助安装板(2),每组辅助安装板(2)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1)侧表面,每组辅助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两组安装盒(4),每组安装盒(4)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5),安装盒(4)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建筑板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板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建筑板体(1)一侧通孔内部设置有进水口(8),建筑板体(1)另一侧通孔内部设置有出水口(7),建筑板体(1)空腔内部设置有吸音棉(11),隔音棉一侧固定连接于建筑板体(1)空腔一侧内壁,且建筑板体(1)另一侧内壁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冷凝管(6)、固定板(9)以及螺钉(10),冷凝管(6)一端与进水口(8)互相连通,冷凝管(6)另一端与出水口(7)互相连通,冷凝管(6)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固定板(9),每组固定板(9)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钉(10),螺钉(10)一端穿过固定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强王明元张红芳白鹤鸣池志雪周进锋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伟天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