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056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PCB板上插元器件的插件路径;调用优化程序对插件参数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插件参数生成优化后的插件路径;根据所述优化后的插件路径进行插件。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优化程序对原始的插件程序中的插件参数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参数生成优化的插件路径,并根据优化后的插件路径进行插件,从而不仅改进了插件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为地修改插件程序导致人力耗费,插件效率改进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方法、系 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的可自动插件的元器件一般可 分为三类1、 3兆线(Jumper Wire ); 2、轴向元件(AxialLead Parts ); 3、径向 元件(Radial Lead Parts )。在装着可自动插件的元器件的过程中,对不同元器 件必需采取不同插件工艺方式,例如利用JVK才几器完成跳线插件、利用AVK 机器完成轴向元件插件、利用RH机器或RHS机器完成径向元件插件。当需要 印刷电路板上安装较多的可自动插件的元器件时,其装着路径方案的数目就较 为庞大。在这些路径方案中,各种路径方案的执行效率有一定的差别,即采用 一种路径方案进行插件的速度,可能会比采用另 一种路径方案进行插件的速度 快。目前,用户采用一些方案,并编写相应的数控程序(NC程序)来控制实 际插件过程。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需要插件的元件种类多、点数多、PCB板 面积大、元件分布不规则(此以坐标、角度为衡量标准)等情况下,人工编写 的插件程序在考虑机器各种参数的影响下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准确选择一条较为 理想的路线,这就容易造成程序中X、 Y坐标,料站(Feeder),扭角(Insertion Angle)以及if夸距(Insertion Pitch)的大范围来回变动,^i几器频繁出现'等待 同步,的现象,严重的可明显看出机器在插件过程中的稍微停顿,从而导致插件 效率较低,增加了插件时间。例如,使用插件机器进行一种CRT电视印刷电路板插件,其AI生产过程数据分析如下,其中一种(404X257X 1.6mm).PCB生产数据大概如下总插 件跳线数110点,其中测试JVK机器跳线插件平均时间约34秒/PCB,则平 均约为0.31秒/点;轴向元件数量161点,元件品种61类,其中测试AVK机 器轴向元件插件平均时间约51秒/PCB,则约0.317秒/点;径向元件数量159 点,元件品种48类,其中测试RH机器径向元件插件平均时间约77秒/PCB, 则平均约为0.484秒/点。根据此数据我们对照Panasert机器的特征参数就会发 现,其生产过程实际上并没能非常最大P艮度的利用机器。以下我们针对此四类 型机器作简要分析(1 )、针对跳线(Jumper Wire )插件机器JVK:机器的理论最快速度为0.13 秒/元件,(此速度是限制在严格的机器条件上),插件元件无极性区分,只要采 取同方向一次性完成插件方式,例如先完成所有O度角(X方向)元件插件, 再进行90度角(Y方向)元件插件,而插件速度只,赖程序所选择的路线、 跨距的变化。但人工编写的插件程序往往不可能考虑到这些,所以在程序路线 与跨距的大幅度变化过程中会促使机器实际插件速度减慢,基本上无法达到其 最快的理论速度。在目前我们实际生产中对一块电视PCB以120个插件跳线元 件计算,平均需要0.28-0.30秒/元件;(2)、针对轴向元件(Axial Lead Parts)插件机器AVK:在考虑料站(Z 轴)移动不超过3站,X、 Y坐标移动均不超过5cm,跨距无变化,元件厚度 数据无变化情况下,机器理论最快速度O度角0.18秒/元件,90度角0.15 秒/元件,180度角0.3秒/元件,270度角0.27秒/元件。但目前人工编程手 段很难满足对所有这些参数考虑,实际插件程序会出现X、 Y坐标,料站Z轴、 跨距T轴以及扭角大幅度的移动插件,这就造成插件速度明显變ft。对实际测 量平均速度为0.3-0.35秒/元件。(3 )、针对径向元件(Radial Lead Parts )插件机器RH:同样面临着类似 AVK的编程问题,需考虑机器X、 Y坐标移动,料站(Z轴)移动,元件高度 与插件扭角的变化,其理论的最快速度为0.45秒/元件;插件机器RHS:插件程序需要考虑三方面影响因素, 一为X、 Y坐标移动路线,二为插件扭角,三为元件高度,其中二和三是考虑下一插件必要参数,其理论的最快速度为0.45 秒/元件。综上所述,虽然现有的插件控制程序可以完成插件任务,但现有插件控制 程序的目标仅为准确地完成插件任务,而未考虑到插件效率,从而现在的插件 程序插件效率往往较低。当用户想改善插件效率时, 一般通过人为地对插件控 制程序进行修改,但人为修改时往往容易注意到某些参数数据的改善,而忽视 了另一些参数数据的改善,因此,人为地修改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并无 法明显地改善插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PCB板上自动元器件插件的方法,旨 在解决现有插件控制程序的插件效率较低,通过人为地方式改进插件控制程序 时,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无法明显地改善插件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PCB板上插元器件的插件路径;调用优化程序对插件参数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插件参数生成对优化后的插件路径;根据所述优化后的插件路径进行插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系统,所述 系统包括路径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PCB板上插元器件的插件路径; 插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对插件参数进行调整;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插件参数调整单元;插件路径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插件参数生成对优化的插件路径;以及插件单元,用于根据优化后的路径进行插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设备,其包 括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路径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PCB板上插元器件的插件路径; 插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对插件参数进行调整;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插件参数调整单元;插件路径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插件参数生成对优化的插件路径;以及插件单元,用于根据优化后的路径进行插件。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优化程序对原始的插件程序中的插件参数进行 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参数生成优化的插件路径,并根据优化后的插件路径进行 插件,从而不仅改进了插件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为地修改插件程序导致人力耗 费,插件效率改进不明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PCB板上元器件的插件方法实施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JVK机器的插件程序的插件参数进行调整的 实施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AVK机器的插件程序的插件参数进行调整的 实施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RH机器的插件程序的插件参数进行调整的 实施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RHS机器的插件程序的插件参数进行调整的 实施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优化程序对原始的插件程序中的插件参数进行 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参数生成优化的插件路径,并根据优化后的插件路径进行 插件,从而不仅改进了插件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为地修改插件程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PCB板上自动插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PCB板上插元器件的插件路径;调用优化程序对插件参数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插件参数生成优化后的插件路径;根据所述优化后的插件路径进行插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幸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