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43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电子装置具有一盖体、一本体、一柔性电路板及一保护盖。保护盖包括一容置部和一卡合部。容置部的一端耦接至本体的上表面上,卡合部连接在容置部的另一端上。当电子装置的盖体从本体上的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后,卡合部将耦接至盖体的下表面上;接着当盖体在本体的第二位置进行转动时,盖体带动保护盖移动,使保护盖覆盖在柔性电路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盖,特别是涉及一种于电子装置中保护柔性电路板 的保护盖。
技术介绍
现今,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是由盖体及本体上下组合而成,例如折叠式 或滑盖式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数字相机等。其中,盖体与本体之间的信号 传递方式主要是利用柔性电路板达成。盖体与本体间可通过转动枢轴或滑动 枢轴连接,使盖体能够相对于本体转动以便翻折开来使用,或使盖体相对本 体滑动开来使用。目前,市场上可以见到一种同时具有转动枢轴及滑动枢轴设计的电子装 置。此类型的电子装置其盖体可以相对于本体滑动和转动。常见的设计是盖 体可先相对于本体滑移一段距离后再翻折开来。然而在盖体翻折后,连接盖 体和本体的柔性电路板将由盖体下表面的开口处暴露出来。暴露的柔性电路板在不受遮蔽的状态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人为的拉扯而 断裂、或是受到空气中的湿气而腐蚀。这样,柔性电路板的板材较容易变质 而使信号传递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电子装置的保护盖覆盖在柔性电 路板上,以防止柔性电路板在操作电子装置时暴露出来,避免柔性电路板受 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保护盖,用以装设在一电子装置上,该电子装置具有一 盖体、 一本体及一柔性电路板。保护盖包括一容置部和一卡合部。容置部的 一端耦接至本体的上表面,卡合部则连接在容置部的另一端上。其中,当盖 体从本体上的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后,卡合部耦接至盖体的下表面上。接着当盖体在本体的第二位置进行转动时,盖体带动保护盖移动,保护 盖并覆盖在柔性电路板上。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 一盖体、 一柔性电路板及 一保护盖。盖体可移动式地组合在本体上,盖体可在本体的一第一位置和一 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当盖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盖体可相对于本体进行转 动。柔性电路板的二端分别电连接本体和盖体。保护盖包括一容置部和一"^ 合部。容置部的一端耦接至本体的上表面上,卡合部则连接在容置部的另一 端上。其中,当盖体从本体上的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后,卡合部耦 接至盖体的下表面上。接着当盖体在本体的第二位置进行转动时,盖体带动 保护盖移动,保护盖并覆盖在柔性电路板上。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 1D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子装置连续动作的侧视图;图2A表示电子装置背侧的示意图;图2B表示图2A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3表示图2A的保护盖的示意图;图4表示图2A的本体与保护盖结合的示意图;图5表示图2A的盖体与保护盖未结合前的局部示意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7表示图6的保护盖的示意图;图8A、 8B、 8D、 8F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子装置连续动作的剖视图;图8C表示图8B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8E表示图8D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9A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9B表示图9A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IOA、 IOB表示图9A的保护盖的示意图;图IIA表示图9A的保护盖平贴于本体的示意图;图IIB表示图IIA的保护盖翻转且滑移的示意图;图12A、 12B、 12D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子装置连续动作的剖视图;图12C表示图12B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A 1D,其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子装置连续动作的侧视图。 如图1A 1D所示,电子装置1包括一本体IO和一盖体12,其中盖体12可 移动地组合在本体10上。盖体12可在本体10的一第一位置Pl和一第二位 置P2之间移动,且当盖体12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盖体12可相对于本体 10进行转动。电子装置1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14(参见图2B)和一保护盖16。 柔性电路板14的二端分别电连接本体10及盖体12。当盖体12于本体10 的第二位置P2进行转动时,盖体12是带动保护盖16移动,使保护盖16覆 盖于柔性电路板14上。参照图2A、 2B,图2A表示电子装置背侧的示意图,图2B表示图2A 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如图2A、 2B所示,保护盖16包括一容置部18和一 卡合部20。容置部18的一端耦接至本体10的上表面上,卡合部20连接在 容置部18的另一端上。其中,当盖体12从本体10上的一第一位置P1移动 至一第二位置P2后,卡合部20将耦接至盖体12的下表面上,使得当盖体 12在本体10的第二位置P2进行转动时,盖体12将带动保护盖16移动, 使保护盖16覆盖在柔性电路板14上。本体10与盖体12之间通过二个轨道组件22、 24相结合。以轨道组件 22为例,其包括一第一轨槽221、 一第二轨槽223及一滑动件225。其中, 第一轨槽221固定在盖体12的下表面上,第二轨槽223的一端枢接在盖体 12上,而滑动件225固定在本体10上,且滑动件225并耦接在第一轨槽221 和第二轨槽225上。当盖体12在本体10的第一位置Pl和第二位置P2之间 滑动时,滑动件225滑动在第一轨槽221和第二轨槽223上。当盖体12移 动至第二位置P2时,由于固定在本体10上的滑动件225是耦接在第二轨槽 223上,使第二轨槽223由滑动件225固定在本体IO上,而盖体12和第一 轨槽221可相对本体10和第二轨槽223转动。本体10的上表面优选是设置一键盘26,而盖体12的上表面优选是设置 一显示器(未表示)。本体10的上表面具有一凹部101,用以容置保护盖16。该凹部101的形状实质上与保护盖16的外形相同。盖体12的下表面则具有二个直沟槽121、 123,用以与保护盖16的卡合部20耦接。其中,当盖体12尚未由本 体10上翻折开时,通过凹部101的设计,保护盖16稳固地定位于本体10 上表面的凹部101中,而保护盖的卡合部20位于盖体12下表面的二个直沟 槽121、 123中。以下针对保护盖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3、 4,图3表示图2A的保护盖的示意图,图4表示图2A的本 体与保护盖结合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保护盖16的容置部18包括一底板 181和二个侧板183、 185, 二侧板183、 185分别连接在底板181的二对侧 上,二侧板183、 185用以与本体IO耦接。侧板183包括一滑槽183A,侧 板185包括一滑槽185A, 二个滑槽183A、 185A用以与本体10上的二个枢 轴102(参见图4,因视角关系仅表示出一侧的枢轴102)耦接。底板181与二 个侧板183、 185构成一容置空间,在盖体12动作时,部分的柔性电路板14 可收纳在此容置空间中。保护盖16的卡合部20包括至少一^^钩,用以与盖体12的下表面结合, 本实施例是以二个卡钩201、 203为例进行说明。卡钩201、 203连接在底板 181的一前侧上,该前侧实质上垂直于底板181,用以连接二侧板183、 185 的二对侧。当盖体12贴合于本体IO上时,卡钩201、 203分别与盖体12下 表面的二个直沟槽121、 123耦接。卡合部20还包括至少一凸起,为搭配前 述的二卡钩201、 203设计,本实施例的卡合部20包括二个凸起205、 207, 凸起205设置在卡钩201上,另一凸起207则设置在卡钩203上(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盖,用以装设在一电子装置上,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盖体、一本体及一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一容置部,其一端耦接至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以及一卡合部,连接在所述容置部的另一端上,其中,当盖体从本体上的 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后,所述卡合部耦接至盖体的下表面上,由此当盖体接着在本体的第二位置进行转动时,盖体带动保护盖移动,而保护盖覆盖在柔性电路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宗源陈锦斯邱长锽施金忠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