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电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38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电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以连接电极管的旋转头。扶电极机构包括导向部、支撑部、限高部,其中,导向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导向杆;支撑部能沿导向杆上下移动,且其上开设有供电极管穿过的限位孔;限高部位于支撑部的上方,用以对支撑部的移动高度进行限定;且旋转头、限高部与支撑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扶电极机构能有效支撑住电极管,提高电极管移动的稳定性。提高电极管移动的稳定性。提高电极管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电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火花穿孔机
,尤其涉及一种扶电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火花穿孔机也称为电火花打孔机,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且能旋转运动的细金属铜管作电极,以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孔。电火花穿孔机可加工超硬钢材、硬质合金、铜、铝及任何可导电性物质的细孔,最小可加工0.015mm的小孔,也可加工带有锥度的小孔。但现有的电火花穿孔机在运行时,由于电极是由细长的金属铜管制得的,其在上下旋转移动时极易发生抖动,进而导致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电极机构,能有效支撑住电极管,提高电极管移动的稳定性。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电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以连接电极管的旋转头。扶电极机构包括导向部、支撑部、限高部,其中,导向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导向杆;支撑部能沿导向杆上下移动,且其上开设有供电极管穿过的限位孔;限高部位于支撑部的上方,用以对支撑部的移动高度进行限定;且旋转头、限高部与支撑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6]1、通过导向杆的设置能对支撑部的移动进行限位,进而能通过开设在支撑部上的限位孔对电极管进行限位,以抑制电极管的抖动现象,提高电极管的移动稳定性;
[0007]2、通过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的配合仅依靠磁力即可带动支撑部的上下移动,进而无需人力干预,操作更加简便;
[0008]初始状态下,支撑部通过第二磁吸件吸附在限高部上,旋转头位于限高部的上方;当旋转头带动电极管下移时,旋转头能下移至抵接到支撑部上,并通过第一磁吸件磁吸住支撑部,当旋转头继续下移时,旋转头能抵推支撑部同步下移,以使支撑部克服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作用,并与限高部分离,此时,在第一磁吸件的作用下,支撑部始终吸附在旋转头上并随之下移;
[0009]当旋转头带动电极管上移时,因第一磁吸件的作用,支撑部能随旋转头上移,当支撑部上移至抵接到限高部上时,因第二磁吸件的作用,支撑部能同时吸附在限高部上;当旋转头继续上移时,因限高部的止挡,支撑部被限位在限高部上,支撑部克服第一磁吸件的磁吸作用,并与旋转头分离,此时,在第二磁吸件的作用下,支撑部被吸附在限高部上。
[0010]3、由于电极管的工作位位于其下端,因此,通过限高部的设置能对支撑部移动的最高高度进行限定,以保证靠近电极管工作位的电极管下端部能得到支撑部的有效支撑,进一步提高电极管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来说,限高部包括套装在导向杆上的限高板,限高板上设有能夹紧或松开导向杆的锁紧抱箍。通过锁紧抱箍的设置能快速的实现限高板在导向杆上的高度调节,以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部的移动高度。
[0012]进一步来说,限高板的下端设有能抵接在支撑部上的抵接杆。
[0013]进一步来说,支撑部包括升降板、限位板,升降板上设有能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导向套,限位板位于升降板的一端,其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板与旋转头之间设有第一磁吸件,升降板与限高部之间设有第二磁吸件。将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分别设置在升降板、限位板上能有效避免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0014]进一步来说,限位板呈Z字形结构,限位板的一端固接在升降板上;限位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且其上设有限位孔。
[0015]进一步来说,导向部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上共同安装有导向杆。
[0016]进一步来说,机架的下端还设有机架导向板,机架导向板上开设有供电极管穿过的机架导向孔,且机架导向孔与限位孔的轴心线重合。通过机架导向孔的设置能配合限位孔对电极管进行限位,以提高电极管的稳定性。
[0017]进一步来说,机架上还安装有丝杆电机,丝杆电机的丝杆上套装有与旋转电机连接的螺母座。通过丝杆电机与螺母座的配合实现了旋转电机的升降移动,进而实现了电极管的升降移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扶电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扶电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电图。
[0021]图中:
[0022]1‑
机架;11

机架导向板;2

旋转电机;3

电极管;4

旋转头;51

导向部;511

导向杆;512

上安装板;513

下安装板;52

支撑部;521

限位孔;522

升降板;523

限位板;53

限高部;531

限高板;532

锁紧抱箍;533

抵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实施例
[0025]参见附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扶电极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以连接电极管3的旋转头4。扶电极机构包括导向部51、支撑部52、限高部53,其中,导向部51包括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的导向杆511;支撑部52能沿导向杆511上下移动,且其上开设有供电极管3穿过的限位孔521;限高部53位于支撑部52的上方,用以对支撑部52的移动高度进行限定;且旋转头4、限高部53与支撑部5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
[0026]初始状态下,支撑部52通过第二磁吸件吸附在限高部53上,旋转头4位于限高部53的上方;当旋转头4带动电极管3下移时,电极管3能沿着支撑部52上的限位孔521下移,进而能通过限位孔521对电极管3进行限位,以抑制电极管3的抖动;当旋转头4下移至抵接到支撑部52上,旋转头4能通过第一磁吸件磁吸住支撑部52,当旋转头4继续下移时,旋转头4能抵推支撑部52同步下移,以使支撑部52克服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作用,并与限高部53分离,此时,在第一磁吸件的作用下,支撑部52始终吸附在旋转头4上并随之下移,限位孔521随即与电极管3同步下移,并对电极管3进行限位,需要注意的是,在支撑部52随旋转头4下移的过程中,电极管3与限位孔521是保持同步移动的,因此,此时,限位孔521始终是对电极管3的同一部位进行限位的;
[0027]当旋转头4带动电极管3上移时,因第一磁吸件的作用,支撑部52能随旋转头4上移,限位孔52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电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以连接电极管的旋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电极机构包括导向部、支撑部、限高部,其中,所述导向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杆;所述支撑部能沿所述导向杆上下移动,且其上开设有供所述电极管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高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用以对所述支撑部的移动高度进行限定;且所述旋转头、限高部与支撑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电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部包括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的限高板,所述限高板上设有能夹紧或松开所述导向杆的锁紧抱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电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板的下端设有能抵接在所述支撑部上的抵接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电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升降板、限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能套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红梅苑体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亚马森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