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酵母及其选育方法与高浓度乙醇发酵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酵母及其选育方法与高浓度乙醇发酵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全球CO2含量升高,温室效应加剧,自1813年至2019年,大气中CO2含量由220增至411mg/L,而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能有助于减缓CO2排放,其中,乙醇由于具有较高的辛烷值、良好的抗爆性和低污染性,被认为是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之一。生物乙醇根据其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代淀粉基燃料乙醇和第二代纤维素燃料乙醇。与汽油相比,玉米乙醇可减少39%
‑
52%的温室气体排放,而纤维素乙醇可减少86%的温室气体排放。事实上,世界各国积极采取新的能源举措并出台相关政策,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同时,加大扶持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全球燃料乙醇需求与产量激增,2019年高达8800万吨,比2000年提升了731%。
[0003]事实上,酿酒酵母可通过无氧发酵合成乙醇,细胞摄取葡萄糖后,通过糖酵解途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酵母,于2022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命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200,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1772。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酵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菌种保藏编号:CCTCC M 20221770,经高温高糖高渗环境驯化选育及高通量筛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酵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高糖高渗环境驯化选育包括以下步骤:(1)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稀释涂布于YPD固体培养基上,在36℃条件下培养12
‑
24h,优先挑取最先长出的酿酒酵母SG单菌落;(2)将步骤(1)中的酿酒酵母SG单菌落,转接至YPD液体培养基中,于36℃、150rpm活化培养12
‑
24h,获得酿酒酵母SG活化菌液;(3)将步骤(2)中的酿酒酵母SG活化菌液,按5
‑
10%接种量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于36℃,150rpm连续转接、培养20个周期,每个周期维持24h,获得酿酒酵母菌液;(4)将步骤(3)中的酿酒酵母菌液稀释涂布于含有YPD固体培养基上,在38℃条件下培养12
‑
24h,优先挑取最先长出的酿酒酵母单菌落;(5)将步骤(4)中的酿酒酵母单菌落,转接至含有YPD液体培养基中,于38℃、150rpm活化培养12
‑
24h,获得酿酒酵母活化菌液;(6)将步骤(5)中的酿酒酵母活化菌液,按5
‑
10%接种量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于38℃,150rpm连续转接、培养30个周期,每个周期维持36h;(7)将步骤(6)中的酿酒酵母菌液稀释涂布于YPD固体培养基上,在40℃条件下培养24
‑
36h,优先挑取最先长出的酿酒酵母单菌落;(8)将上述步骤(7)中的酿酒酵母单菌落,转接至YPD液体培养基中,于40℃、150rpm活化培养24
‑
36h,获得酿酒酵母活化菌液;(9)将步骤(8)中的酿酒酵母活化菌液,按5
‑
10%接种量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于40℃,150rpm连续转接、培养40个周期,每个周期维持48h,获得酿酒酵母菌液;(10)将步骤(9)中的酿酒酵母菌液稀释涂布于YPD固体培养基上,在42℃条件下培养36
‑
48h,优先挑取最先长出的酿酒酵母单菌落;(11)将步骤(10)中的酿酒酵母单菌落,转接至YPD液体培养基中,于42℃、150rpm活化培养24
‑
36h,获得酿酒酵母活化菌液;(12)将步骤(11)中的酿酒酵母活化菌液,按5
‑
10%接种量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于42℃,150rpm连续转接、培养20个周期,每个周期维持48h,获得酿酒酵母菌液;(13)将步骤(12)中的酿酒酵母菌液稀释涂布于YPD固体培养基上,在44℃条件下培养48
‑
60h,优先挑取最先长出的酿酒酵母单菌落,即为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酿酒酵母;(14)将步骤(13)中获得的的酿酒酵母单菌落,分别转接至YPD液体培养基中,于36℃、150rpm活化培养12
‑
24h,再与40%甘油溶液混合,各冻存于
‑
80℃环境,即高温高糖高渗驯化选育获得的酿酒酵母菌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高糖高渗耐受酵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通量筛选包括以下步骤:(15)将步骤(14)中获得的高温高糖高渗驯化选育获得的酿酒酵母菌液,按1%接种量
分别转接至YPD液体培养基中,于40℃、150rpm活化培养12
‑
24h后,再按5
‑
10%接种量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于40℃、150rpm发酵培养24
‑
36h,获得发酵菌液;(16)将步骤(1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又多,袁润鹏,薛闯,徐雅晴,宋永秀,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