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电模组和用于三相电缆的取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12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电模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可以针对三相电缆的每一相缆芯设置,由于其仅针对一相缆芯取电,可以持续获取电能供应给传感器设备使用,满足传感器持续对三相电缆接头进行监测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组取电模组的取电装置,每一组取电模组均可以从三相电缆中获取电能,从而可从三相电缆中持续获取给传感器工作所需要的电能。相电缆中持续获取给传感器工作所需要的电能。相电缆中持续获取给传感器工作所需要的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电模组和用于三相电缆的取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
,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过三相电缆进行取电的取电模组和取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
,所公知的是当电缆中通过工频的交流电流时,在电缆的周围会产生交变的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导磁体和线圈的组合,即可获得感应电能,供给传感器工作使用。但这种感应取电方式,在三相三芯电缆中,受到了限制。
[0003]一般的,当三芯高压电缆应用于三相中性线非接地系统时,三相电流在任何时刻的电流矢量和接近于0。只有在三相泄露电流很大的特殊情况,传统的CT感应线圈比较容易取得电能。根据安培环路定理,在三芯高压电缆外围的闭合磁环中,感应磁场矢量和与三相电流矢量和成正比,也接近于0。这样通过传统的闭合磁环加全线圈感应取电的方式,不足以供给传感器工作的电能需要。
[0004]因此针对三相电缆,目前的CT取电模式不适用,而只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方案为针对三相电缆接头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设备供电。由于电池的容量有限,导致一定时间后需要给传感器进行换电池,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影响供电。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取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曲面体线圈安装部件,所述曲面体线圈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安装端部、第二安装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端部和第二安装端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绕设有取电线圈;第一曲面体软磁片,所述第一曲面体软磁片的弧度为120度至240度;第二曲面体软磁片,所述第二曲面体软磁片的弧度为120度至240度;第一软磁片固定端部,所述第一曲面体软磁片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软磁片固定端部,所述第一曲面体软磁片的第二端穿设于取电线圈;第二软磁片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曲面体软磁片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软磁片固定端部,所述第二曲面体软磁片的第二端穿设于取电线圈;所述第一软磁片固定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端部连接,并可基于所述第一安装端部绕所述第一曲面体软磁片的中心旋转;所述第二软磁片固定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端部连接,并可基于所述第二安装端部绕所述第二曲面体软磁片的中心旋转;所述第一软磁片固定端部与所述第二软磁片固定端部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隔;电路处理模块,所述取电线圈连接所述电路处理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体线圈安装部件、第一曲面体软磁片和第二曲面体软磁片的中心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体软磁片和/或第二曲面体软磁片的弧度为180度。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取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体软磁片和/或第二曲面体软磁片为坡莫合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片固定端部上设置有长条状导引条,所述第一安装端部设有可容纳所述长条状导引条的导引孔,所述第一软磁片固定端部通过所述长条状导引条沿所述导引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田兵韦杰谭则杰陈仁泽刘仲王志明骆柏锋李立浧张佳明尹旭郭晨华潘晨曦宁松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