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337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2
送电单元具有沿着升降通道(1)设置的多个送电线圈、和对多个送电线圈的各送电线圈供给电力的至少1个送电装置(12)。受电单元具有设置于与送电线圈相向的轿厢(2)的面的多个受电线圈(17)、和从该受电线圈(17)的各受电线圈接受电力的至少1个受电装置(15)。多个送电线圈至少包括第1送电线圈(13)和第2送电线圈(14)。轿厢的行进方向的第2送电线圈(14)的长度比第1送电线圈(13)的长度长。1送电线圈(13)的长度长。1送电线圈(13)的长度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供电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无线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电梯经由控制电缆对设置于轿厢的负载供给电力。越是超高速或者高扬程,控制电缆的重量变得越重,也越难以设置,所以正在研究导入不使用控制电缆的无线供电技术。作为导入这样的技术的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非接触地供电的电力积蓄到设置于轿厢的蓄电池,用蓄电的电力来供应设置于轿厢的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专利文献1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根据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耦合系数以及负载装置的要求电力,调整驱动的送电器的台数,由此能够从多个送电线圈和多个受电线圈安全且同时非接触地传送电力。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69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那样的无线供电系统中,仅在设置于移动体的受电线圈停止在与送电线圈相向的位置时非接触地进行供电,所以在将该系统应用于电梯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供电时间而需要较长的停止时间,由此存在使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0007]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的同时确保必要的供电时间的无线供电系统。
[0008]在本公开的某个方案中,无线供电系统对在电梯的升降通道上移动的轿厢非接触地供给电力。无线供电系统具备送电单元、受电单元、控制部以及蓄电部。送电单元设置于升降通道侧,非接触地供给电力。受电单元设置于轿厢侧,非接触地接受从送电单元供给的电力。控制部控制送电单元以及受电单元。蓄电部将用受电单元接受的电力进行蓄电,并且对设置于轿厢的负载装置供给电力。送电单元具有沿着升降通道设置的多个送电线圈和对多个送电线圈的各送电线圈供给电力的至少1个送电装置。受电单元具有设置于与送电线圈相向的轿厢的面的多个受电线圈和从该受电线圈的各受电线圈接受电力的至少1个受电装置。多个送电线圈至少包括第1送电线圈和第2送电线圈。轿厢的行进方向的第2送电线圈的长度比第1送电线圈的长度长。
[0009]根据本公开,第2送电线圈的长度相比于第1送电线圈的长度,在轿厢的行进方向上更长,所以即使在轿厢移动的过程中也从第2送电线圈供给电力,由此能够在抑制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的同时确保必要的供电时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图。
[0011]图2是无线供电系统的电路框图。
[0012]图3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13]图4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14]图5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15]图6是控制盘执行的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0016]图7是控制部执行的移动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17]图8是控制部执行的停止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18]图9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19]图10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图。
[0020]图11是无线供电系统的电路框图。
[0021]图12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22]图13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23]图14是将无线供电系统设置于停止层的例子。
[0024]图15是控制部执行的移动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25]图16是控制部执行的停止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26]图17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图。
[0027]图18是控制部执行的移动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28]图19是控制部执行的停止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29]图20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图。
[0030]图21是无线供电系统的电路框图。
[0031]图22是示出控制部执行的移动中供电以及停止中供电的动作判定的流程图。
[0032]图23是控制部执行的移动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33]图24是控制部执行的停止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34]图25是控制部执行的对第1轿厢的移动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35]图26是控制部执行的对第2轿厢的移动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36]图27是控制部执行的对第1轿厢的停止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37]图28是控制部执行的对第2轿厢的停止中供电处理的流程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升降通道;2:轿厢;3:主电源;4:第1送电单元;5:第2送电单元;6:控制盘;7:受电单元;8:充电电路;9:蓄电部;10:测量部;11:负载装置;12:送电装置;13:第1送电线圈;14:第2送电线圈;15:受电装置;16:控制部;17:受电线圈;21:升降通道;22:第2轿厢;42:第5送电单元;51:第3送电单元;52:第4送电单元;61:第1送电线圈切换部;62:第2送电线圈切换部;63:第3送电线圈切换部;64:第4送电线圈切换部;65:第5送电线圈切换部;66:第6送电线圈切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对图中的同一或者相当
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原则上不反复其说明。
[0041]实施方式1
[0042]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无线供电系统的电路框图。在图1和图2中指出相同的部分的情况下,附加相同的符号。
[0043]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具备升降通道1、在升降通道1上移动的轿厢2以及在电梯中使用的无线供电系统。无线供电系统是使用设置于升降通道1侧的送电单元以及设置于轿厢2侧的受电单元来对在电梯的升降通道1上移动的轿厢2非接触地供给电力的系统。
[0044]电梯系统具备控制盘6。控制盘6控制电梯系统整体的动作。控制盘6例如设置于在大厦的屋顶设置的机械室。此外,不限于此,控制盘6也可以设置于升降通道1的壁面。
[0045]如图1以及图2所示,无线供电系统具备主电源3、控制部16、送电单元、受电单元、充电电路8、蓄电部9、测量部11以及负载装置11。
[0046]主电源3与送电单元连接,对送电单元供给电力。控制部16控制送电单元以及受电单元。
[0047]送电单元设置于升降通道1侧,非接触地供给电力。受电单元设置于轿厢2侧,非接触地接受从送电单元供给的电力。
[0048]送电单元具有沿着升降通道1设置的多个送电线圈和对多个送电线圈的各送电线圈供给电力的至少1个送电装置12。送电线圈包括第1送电线圈13和第2送电线圈14。
[0049]受电单元具有设置于与送电线圈(第1送电线圈13、第2送电线圈14)相向的轿厢2的面的多个受电线圈1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对在电梯的升降通道上移动的轿厢非接触地供给电力,该无线供电系统具备:送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升降通道侧,非接触地供给电力;受电单元,设置于所述轿厢侧,非接触地接受从所述送电单元供给的电力;控制部,控制所述送电单元以及所述受电单元;以及蓄电部,将利用所述受电单元接受的电力进行蓄电,并且对设置于所述轿厢的负载装置供给电力,所述送电单元具有沿着所述升降通道设置的多个送电线圈和对多个所述送电线圈的各送电线圈供给电力的至少1个送电装置,所述受电单元具有设置于与所述送电线圈相向的所述轿厢的面的多个受电线圈和从该受电线圈的各受电线圈接受电力的至少1个受电装置,多个所述送电线圈至少包括第1送电线圈和第2送电线圈,所述轿厢的行进方向的所述第2送电线圈的长度比所述第1送电线圈的长度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第2送电线圈设置于相对所述轿厢进入所述供电层的方向比所述第1送电线圈更近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供电层中在所述轿厢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蓄电部积蓄电力的情况下,从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第2送电线圈供给电力;在所述供电层中在所述轿厢停止的状态中对所述蓄电部积蓄电力的情况下,从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第1送电线圈供给电力。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第1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相向时的耦合度大于所述第2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相向时的耦合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根据所述蓄电部的蓄电剩余量或者所述轿厢的运行状况来决定了在通过所述供电层时是否对所述蓄电部积蓄电力的情况下,从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第2送电线圈供给电力。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供电层中所述轿厢对所述蓄电部积蓄电力且所述蓄电部的蓄电剩余量是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从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第1送电线圈供给电力,并且从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第2送电线圈供给电力。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所述送电单元还具有切换部,该切换部切换将所述送电装置和所述第1送电线圈电连接还是将所述送电装置和所述第2送电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部切换所述切换部,控制从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第1送电线圈供给电力还是对所述第2送电线圈供给电力。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真梨子坂下友一美浦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