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技术

技术编号:372010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制造形成有多个分支部位的线束的线束制造方法以及线束。该线束制造方法包括:分支布线支承工序(步骤ST1),将第一分支干线和第二分支干线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布线,在分别用夹具支承的同时形成在第一分支干线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分支部位和在第二分支干线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二分支部位;翻折工序(步骤ST2),将第一分支干线和第二分支干线翻折并沿着同一方向捆扎,且将第一分支部位和第二分支部位交替地排列配置;以及带卷绕固定工序(步骤ST3),在第一分支部位和第二分支部位之间卷绕固定带,且将第一分支干线和第二分支干线相互固定。互固定。互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第一线束部分和第二线束部分经由中间线束部分连接的线束的制造方法。该线束的制造方法包括:捆扎第一线束部分的工序;在使中间线束部分弯曲的状态下捆扎第二线束部分的工序;以及在使中间线束部分呈直线状延伸的状态下捆扎中间线束部分的工序。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328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在制造使分支支线从干线分支的线束时,期望能够抑制作业性的降低并且制造使分支支线的分支间隔缩窄的线束的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制造形成有多个分支部位的线束的线束制造方法以及线束。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包括:
[0011]分支布线支承工序,将从基干线分支出的第一分支干线和第二分支干线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布线,并且在分别用夹具支承的同时形成多个第一分支部位和多个第二分支部位,多个所述第一分支部位隔开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一分支干线上且带连接器的第一分支支线从各个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分支,多个所述第二分支部位隔开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二分支干线上且带连接器的第二分支支线从各个所述第二分支部位分支;翻折工序,在所述分支布线支承工序之后,将所述第一分支干线和所述第二分支干线翻折而沿着同一方向捆扎,并且将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和所述第二分支部位沿着所述同一方向交替地并排配置;以及带卷绕固定工序,在所述翻折工序之后,在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和与该第一分支部位相邻的所述第二分支部位之间,遍及所述第一分支干线和所述第二分支干线地卷绕固定带,且将该第一分支干线和该第二分支干线相互固定。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束具备:
[0013]第一分支干线及第二分支干线,所述第一分支干线及所述第二分支干线从基干线分支且沿着同一方向被捆扎;多个第一分支支线,多个所述第一分支支线从隔开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一分支干线上的多个第一分支部位分支,且在末端设置有连接器;多个第二分支支线,多个所述第二分支支线从隔开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二分支干线上的多个第二分支部位
分支,且在末端设置有连接器;以及固定带,在沿着所述同一方向交替地排列配置的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和所述第二分支部位之间,所述固定带遍及所述第一分支干线和所述第二分支干线地卷绕,且将该第一分支干线和该第二分支干线相互固定。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以及线束起到能够适当地制造形成有多个分支部位的线束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夹具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3是说明比较例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19]图4是说明比较例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0]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2]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3]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4]图9是说明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10是说明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说明变形例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C 连接器
[0029]D 连接设备
[0030]J 支承夹具
[0031]P 分支部位
[0032]P1、P1A、P1B、P1C 第一分支部位
[0033]P2、P2A、P2B 第二分支部位
[0034]T1、T2 分支部位固定带
[0035]T3、T3A、T3B、T3C、T3D、T3E、T3F 分支间固定带
[0036]T4 标记带
[0037]W 布线材料
[0038]WA 干线
[0039]WA1 第一分支干线
[0040]WA2 第二分支干线
[0041]WB 分支支线
[0042]WB1 第一分支支线
[0043]WB2 第二分支支线
[0044]WH 线束
[0045]WX 基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0047][实施方式][004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方法是制造图1等所示的线束WH的方法。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WH例如为了实现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间的连接,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所使用的多个布线材料W捆扎为集合部件,并利用连接器等将多个布线材料W与各装置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具备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W和连接器C。布线材料W例如是将捆扎具有导电性的多个金属线材而成的芯线通过绝缘包覆部包覆而成的绝缘电线。连接器C设置于布线材料W的末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例如构成布线材料对设备连接用的连接机构,通过与开关等的连接设备D进行连接器嵌合,在与该连接设备D之间形成电连接部位,将布线材料W与连接设备D导通连接。线束WH也可以构成为还包括波纹管、护线套、固定件电气接线箱等各种构成部件。
[0049]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使分支支线WB分别从多个分支部位P分支,该多个分支部位P在干线WA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分支支线WB的末端连接有连接器C。分支部位P是从干线WA分支出分支支线WB的部位,且沿着同一方向X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该方向X沿着干线WA。
[0050]在此,对于与线束WH的各连接器C连接的连接设备D,在线束WH搭载于车辆的使用状态下,有时由于车辆中的该连接设备D的布局的关系,要尽可能地缩小各连接设备D彼此的间隔地设置。在该情况下,期望线束WH将连接有连接设备D的各连接器C以及设置有该连接器C的各分支支线WB也同样地缩小间隔地设置。
[0051]另外,对于这样的线束WH,在其制造过程中,为了支承布线材料W、分支部位P,有时使用图2所示那样的支承夹具J。支承夹具J也被称为叉子,构成为包括放置于作业面的基座部Ja、立设于基座部Ja的支柱Jb、在支柱Jb的末端形成为U字状并实际支承各部的支承部Jc等。支承夹具J使设置于支承部Jc的部位从放置有基座部Ja的作业面浮起而进行支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支布线支承工序,将从基干线分支出的第一分支干线和第二分支干线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布线,并且在分别用夹具支承多个第一分支部位和多个第二分支部位的同时形成多个第一分支部位和多个第二分支部位,多个所述第一分支部位隔开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一分支干线上且带连接器的第一分支支线从各个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分支,多个所述第二分支部位隔开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二分支干线上且带连接器的第二分支支线从各个所述第二分支部位分支;翻折工序,在所述分支布线支承工序之后,将所述第一分支干线和所述第二分支干线翻折而沿着同一方向捆扎,并且将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和所述第二分支部位沿着所述同一方向交替地并排配置;以及带卷绕固定工序,在所述翻折工序之后,在所述第一分支部位和与该第一分支部位相邻的所述第二分支部位之间,遍及所述第一分支干线和所述第二分支干线地卷绕固定带,且将该第一分支干线和该第二分支干线相互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制造方法包括:连接工序,在所述带卷绕固定工序后,将连接设备连接于所述连接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制造方法包括:标记设定工序,在所述翻折工序之前,在所述第一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野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