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96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通过穿设于蜗轮与齿轮装置之间的连接轴,连接轴上设有第一轴段、第二轴段,车门外侧设有外盒,外盒内部设有里盒,里盒上开设有溺水孔,外盒靠近车窗升降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封闭连接有水溶布,连接轴一端与车门内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另一端沿第一通孔穿设入里盒内,并抵接于水溶布上,里盒内设有浮动件,浮动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车辆溺水时,水进入里盒,浮动件上移,水溶布遇水溶解,连接轴受弹性件推动,沿第二通孔横移贯穿,以使细轴段移至第二轮孔内,并脱离与齿轮装置的啮合连接,实现触发自动下降车窗玻璃,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落水时,由于外部水压较大,车门车窗往往不能打开,致使车内司乘人员无法逃生,或由于交通事故造成车内司乘人员昏迷,外面救援人员无法打开车门车窗。目前国内外采取的应对方法主要有:车窗击碎法和水压均衡开门逃生法两种。车窗击碎法不仅需要破坏车窗玻璃,耽误逃生时间,同时对车乘人员的技能和心里素质都要求较高;水压均衡开门逃生法必须是在车门电子锁打开并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用,且需司乘人员依然清醒才行。
[0003]对此,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196396A公开的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在车辆前端、尾端和车身两侧均设置两个水位带压控制开关,每个所述水位带压控制开关电性并联于车门的车窗整体快速升降控制电路,轿车溺水时,迅速控制轿车两侧的车窗降下,然而实际情况下,车辆在发生意外并溺水时,很难保证正常启动状态,同时很难保证其蓄电池、继电器及相关电路的正常运行,而需液位开关可靠触发车窗下降,则至少要保证液位开关、车窗升降电机和车辆蓄电池、继电器,以及相关供电电路和通讯电路的正常运行,显然较为困难,由此可靠性仍不高,还需进一步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以解决汽车溺水时,触发自动下降车窗玻璃的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设于车门的车窗升降器旁侧,车窗升降器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与蜗轮传动连接的齿轮装置,与齿轮装置传动连接的升降传动系统,还包括:
[0006]连接轴,穿设于蜗轮与齿轮装置之间,连接轴上设有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之间设有细轴段,蜗轮上设有与第一轴段相配合的第一轮孔,齿轮装置上设有与第二轴段相配合的第二轮孔;
[0007]外盒,设于车门外侧,外盒上开设有进水孔,外盒底端开设有出水孔,外盒内部设有里盒,里盒上开设有溺水孔,外盒靠近车窗升降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通入里盒内,第一通孔处封闭连接有水溶布,连接轴一端与车门内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另一端沿第一通孔穿设入里盒内,并抵接于水溶布上;
[0008]浮动件,设于里盒内,浮动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外盒内淹水时,水沿溺水孔进入里盒,并带动浮动件上移,第二通孔移至连接轴旁侧,水溶布遇水溶解,连接轴受弹性件推动,沿第二通孔横移贯穿,以使细轴段移至第二轮孔内,并脱离与齿轮装置的啮合连接。
[0009]优选地,蜗轮与齿轮装置之间立设有固定隔板,固定隔板两侧设有圆形卡槽,蜗轮、齿轮装置上固定有卡齿,卡齿卡接于圆形卡槽内,用于沿圆形卡槽周向滑动。
[0010]优选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车门内的固定筒,固定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动筒,活动筒一端与固定筒之间抵接有弹簧,另一端穿出固定筒,并与连接轴连接。
[0011]优选地,里盒位于外盒内顶端一侧,进水孔位于外盒顶端远离里盒的另一侧。
[0012]优选地,溺水孔位于里盒的底端。
[0013]优选地,外盒底端靠近车门的一侧开设有漏水孔,漏水孔与车门的排水孔连通。
[0014]优选地,漏水孔处转动连接有翻板。
[0015]优选地,浮动件包括中间的浮块和连接于浮块上下两端的浮柱,里盒内上下两端固定有导向筒,浮柱远离浮块一端的端部插设于导向筒内,用于沿导向筒竖向滑移。
[0016]优选地,水溶布外侧固定有隔水袋,隔水袋与水溶布之间填充有自发热材料,浮动件上位于第二通孔的侧端设有切刀,浮动件上移时,通过切刀划破隔水袋,自发热材料遇水放热,水溶布溶解,以使连接轴沿第二通孔贯穿。
[0017]优选地,连接轴靠近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有吸附板,通过在车门内侧磁性吸附吸附板,用于带动连接轴横移复位。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穿设于蜗轮与齿轮装置之间的连接轴,连接轴上设有第一轴段、第二轴段,车门外侧设有外盒,外盒上开设有进水孔,外盒底端开设有出水孔,外盒内部设有里盒,里盒上开设有溺水孔,外盒靠近车窗升降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通入里盒内,第一通孔处封闭连接有水溶布,连接轴一端与车门内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另一端沿第一通孔穿设入里盒内,并抵接于水溶布上,里盒内设有浮动件,浮动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初始状态下,水溶布包裹住连接轴一端,保证第一轴段、第一轮孔以及第二轴段、第二轮孔的配合连接,车辆溺水时,外盒内淹水,水沿溺水孔进入里盒,浮动件轻松上移,直至第二通孔移至连接轴旁侧,同时淹水也会使水溶布遇水溶解,直至水溶布完全溶解,连接轴受弹性件推动,沿第二通孔横移贯穿,以使细轴段移至第二轮孔内,并脱离与齿轮装置的啮合连接,即可实现触发自动下降车窗玻璃,运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轴弹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轮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轮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外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外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记为:
[0029]1、车门;2、蜗杆;3、蜗轮;31、第一轮孔;4、齿轮装置;41、第二轮孔;5、连接轴;51、
第一轴段;52、第二轴段;53、细轴段;6、外盒;61、进水孔;62、出水孔;63、第一通孔;7、里盒;71、溺水孔;8、水溶布;9、弹性件;91、固定筒;92、活动筒;93、弹簧;10、浮动件;101、第二通孔;102、浮块;103、浮柱;104、切刀;11、固定隔板;12、圆形卡槽;13、卡齿;14、漏水孔;15、翻板;16、导向筒;17、隔水袋;18、吸附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设于车门(1)的车窗升降器旁侧,所述车窗升降器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蜗杆(2)、与蜗杆(2)啮合连接的蜗轮(3)、与蜗轮(3)传动连接的齿轮装置(4),与所述齿轮装置(4)传动连接的升降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5),穿设于所述蜗轮(3)与所述齿轮装置(4)之间,所述连接轴(5)上设有第一轴段(51)、第二轴段(52),所述第一轴段(51)、第二轴段(52)之间设有细轴段(53),所述蜗轮(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段(51)相配合的第一轮孔(31),所述齿轮装置(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轴段(52)相配合的第二轮孔(41);外盒(6),设于车门(1)外侧,所述外盒(6)上开设有进水孔(61),所述外盒(6)底端开设有出水孔(62),所述外盒(6)内部设有里盒(7),所述里盒(7)上开设有溺水孔(71),所述外盒(6)靠近车窗升降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63),所述第一通孔(63)贯通入所述里盒(7)内,所述第一通孔(63)处封闭连接有水溶布(8),所述连接轴(5)一端与车门(1)内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9),另一端沿所述第一通孔(63)穿设入所述里盒(7)内,并抵接于所述水溶布(8)上;浮动件(10),设于所述里盒(7)内,所述浮动件(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1),所述外盒(6)内淹水时,水沿所述溺水孔(71)进入所述里盒(7),并带动所述浮动件(10)上移,所述第二通孔(101)移至所述连接轴(5)旁侧,水溶布(8)遇水溶解,所述连接轴(5)受所述弹性件(9)推动,沿所述第二通孔(101)横移贯穿,以使所述细轴段(53)移至所述第二轮孔(41)内,并脱离与所述齿轮装置(4)的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溺水车窗自动下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3)与所述齿轮装置(4)之间立设有固定隔板(11),所述固定隔板(11)两侧设有圆形卡槽(12),所述蜗轮(3)、所述齿轮装置(4)上固定有卡齿(13),所述卡齿(13)卡接于所述圆形卡槽(12)内,用于沿所述圆形卡槽(12)周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培成杨礼周自宝陈智松单子贤朱繁刘玉柱高坤周定华丁振同海滨周之光张荣芸王建平武新世沙文瀚王云涛王天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