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12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其包括使用时上下伸缩活动的伸缩筒,伸缩筒具有分别设为其内外层的内布套、外布套,内布套与外布套之间形成与负压吸尘机构相接的物料扬尘收集通道,内布套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内加固圈,外布套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外加固圈;外加固圈整体由一个主体腹板和两个端板一体组合成型而成;以外加固圈的截面视角观察,主体腹板平行于伸缩筒的轴向,两个端板分别固定于主体腹板上下端,主体腹板与端板相互垂直且交点处于端板中间。从而加强整个伸缩筒的结构强度,使其能承受内部负压的影响,以免整个伸缩筒发生变形,不影响正常的物料发运过程。不影响正常的物料发运过程。不影响正常的物料发运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装机
,具体来说,是一种装船散装机的伸缩筒体。

技术介绍

[0002]散装机是从库内将熟料自动输送到熟料散装车船的设备。散装机可与料库下给料设备联锁运行,料车装满后,自动停止装料,实现装卸过程自动化,装车效率高、粉尘污染少。散装机也可用于建材、冶金、煤炭以及化工等其他行业的无腐蚀的干燥块状物料的装车或装船作业。
[0003]参考公告号为CN 214494443 U的技术专利,装船散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考CN 214494443 U的技术专利的说明书附图1):散装头下降到最低位置状态,下料管和收尘管通过管箍与中间连接管、散装头连接在一起。物料沿中间下料管靠自重流入散装罐,中间下料管与内外圈收尘管间的环形通道是作为发运过程中的物料扬尘收集通道,扬尘由收尘管道进入布袋收尘袋。散装头的升降是通过传动系统,卷扬装置上的安全控制系统及松绳开关实现的。散装头上升时,其上极限位置是由安全控制系统的开关控制,当散装头上升到极限位置时,开关动作切断电源停止上升。散装头下降时,卷扬装置松绳,散装头靠自重下降,当散装头圆锥面与散装船入灰口上部密合时,再继续松绳时,使锥阀下降到最低位置,此时钢丝绳完全失去悬吊负荷,松绳开关起限位置是由松绳开关及安全控制系统的开关实行联合双重控制的。
[0004]由于装船散装机中间下料管道承担着物料卸料输送功能,而内外圈管道承担着扬尘收集作用,但由于散装随着装船物料量的变化,散装头的伸缩距离亦会随之变化,故散装头材质选用化纤防水布料制成,可实现伸缩延展功能。由于设置了内外化纤溜管的结构形式,发运物料扬尘的解决方案为利用布袋收尘器的负压收集方式,在吸料期间内外下料管均需承受收尘器负压,因而在内外圈管道外围均采用金属环进行加固。在实际使用期间,受内部负压影响,散装机伸缩筒的外部金属环环体变形严重,影响正常的物料发运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内部负压影响,散装机伸缩筒的外部金属环环体变形严重,影响正常的物料发运过程”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其包括使用时上下伸缩活动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具有分别设为其内外层的内布套、外布套,所述内布套与外布套之间形成与负压吸尘机构相接的物料扬尘收集通道,所述内布套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内加固圈,所述外布套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外加固圈;
[0007]所述外加固圈整体由一个主体腹板和两个端板一体组合成型而成;以外加固圈的截面视角观察,所述主体腹板平行于伸缩筒的轴向,两个端板分别固定于主体腹板上下端,
所述主体腹板与端板相互垂直且交点处于端板中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固圈与内加固圈一一对应,且所述外加固圈在径向上正对内加固圈,每个外加固圈均设有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紧固组件,所述外加固圈通过若干紧固组件与内加固圈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径向固定螺栓和数个套接在径向固定螺栓上的锁定螺母,所述径向固定螺栓穿接外加固圈和内加固圈并由锁定螺母固定外加固圈和内加固圈的相对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布套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沿内布套轴向间隔排布的内锥筒,所述内锥筒的最窄端朝下,其最宽端固定连接内加固圈的内圆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固圈和内加固圈均由Q345高碳钢制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在采用Q345高碳钢制作外加固圈和内加固圈之后,使得外加固圈和内加固圈的刚度和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0014]2、对外加固圈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结构强度提升,加强整个伸缩筒的结构强度,使其能承受内部负压的影响,以免整个伸缩筒发生变形,不影响正常的物料发运过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总装图。
[0016]图2是内加固圈和外加固圈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3是外加固圈截面结构的改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2所示,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其包括使用时上下伸缩活动的伸缩筒,伸缩筒具有分别设为其内外层的内布套2、外布套1,外布套1下端固定连接有散装头套12,散装头套12整体为锥筒状,散装头套12通过下不锈钢抱箍5固定于外布套1下端,内布套2与外布套1之间形成与负压吸尘机构相接的物料扬尘收集通道11,内布套2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内加固圈7,外布套1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外加固圈6。
[0020]上述外加固圈6整体由一个主体腹板6a和两个端板6b一体组合成型而成;如图3所示,以外加固圈6的截面视角观察,主体腹板6a平行于伸缩筒的轴向,两个端板6b分别固定于主体腹板6a上下端,主体腹板6a与端板6b相互垂直且交点处于端板6b中间,主体腹板6a的高度尺寸大于端板6b的长度尺寸,外加固圈6的截面呈I字型,主体腹板6a厚度是2.5mm,外加固圈6的截面的整体高度为30mm,宽度为8mm。内加固圈7亦可采用同样的截面结构。
[0021]外加固圈6和内加固圈7均由Q345高碳钢制成,原先是由铝制作而成,强度不足,在采用Q345高碳钢制作外加固圈6和内加固圈7之后,使得外加固圈6和内加固圈7的刚度和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0022]上述外加固圈6与内加固圈7一一对应,且外加固圈6在径向上正对内加固圈7,每个外加固圈6均设有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紧固组件,外加固圈6通过若干紧固组件与内加
固圈7固定连接。
[0023]上述紧固组件包括径向固定螺栓8和数个套接在径向固定螺栓8上的锁定螺母10,径向固定螺栓8穿接外加固圈6和内加固圈7并由锁定螺母10固定外加固圈6和内加固圈7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可知,两组锁定螺母10内外夹持外加固圈6,另外一组锁定螺母10与径向固定螺栓8的螺头部内外夹持内加固圈7。径向固定螺栓8的露出外布套1的部分螺纹连接有导绳环9,以便活动穿接导向绳。
[0024]上述内布套2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沿内布套2轴向间隔排布的内锥筒3,内锥筒3的最窄端朝下,其最宽端固定连接内加固圈7的内圆侧。最低的内锥筒3通过上不锈钢抱箍4固定于内布套2下端,并处于散装头套12之内。
[0025]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6]对原散装机内外圈金属环材质进行调整;原金属环采用铁铝合金材料,其金属屈服强度仅为170Mpa,本方案拟采用Q345高碳钢作为金属环替代材料,其金属屈服强度为345Mpa,通过材料更新,金属环屈服强度增加100%以上,可实现金属环的使用刚度及寿命;
[0027]对外加固圈6与内加固圈7的截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原金属环在环形加工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其包括使用时上下伸缩活动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具有分别设为其内外层的内布套(2)、外布套(1),所述内布套(2)与外布套(1)之间形成与负压吸尘机构相接的物料扬尘收集通道(11),所述内布套(2)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内加固圈(7),所述外布套(1)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外加固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固圈(6)整体由一个主体腹板(6a)和两个端板(6b)一体组合成型而成;以外加固圈(6)的截面视角观察,所述主体腹板(6a)平行于伸缩筒的轴向,两个端板(6b)分别固定于主体腹板(6a)上下端,所述主体腹板(6a)与端板(6b)相互垂直且交点处于端板(6b)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船散装机的内外圈金属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固圈(6)与内加固圈(7)一一对应,且所述外加固圈(6)在径向上正对内加固圈(7),每个外加固圈(6)均设有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紧固组件,所述外加固圈(6)通过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煜锋施炯龚志杰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龙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