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包括供油箱、主油箱、发动机,主油箱的内部设置有供油管、输油管、增压管,供油管上设置有燃油增压泵与快卸自封闭接头,供油管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供油箱内部的随动取油器,供油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油端连接;增压管上设置有呼吸阀,增压管的进气端与发动机的排气端连接,增压管的出气端延伸至主油箱内侧顶部;输油管的一端与供油箱的顶部连接,输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主油箱内侧底部;能够在无人机进行短时间负过载飞行的过程中保证供油管充分浸没在燃油中,进而保证燃油泵能够将充足的燃油泵至发动机,进而避免无人机负过载飞行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断油或供油不足的情况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燃油供给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小型无人机的种类和用途越来越多样,特别是以小型涡喷、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小型无人机,可用作侦查、探测、攻击、靶标等用途,这就对无人机的机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无人机可作出大量机动动作,如俯冲拉起、半滚倒转、桶滚、短时倒飞等,此时油料会在加速度、重力的作用下在油箱内晃动。当燃油在惯性的作用下晃动时,会导致供油管无法完全浸没在燃油中,进而造成普通的无人机供油管会出现无法吸取燃油或吸取燃油不足的情况。这就会进一步导致发动机因供油量波动造成转速大范围波动,甚至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直接威胁到无人机的安全,因此对燃油系统在短时间内抵抗负过载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0003]专利技术CN107264818A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的发动机增压供油系统,能够在不同的飞行工况,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设置稳压阀自适应调节,增加无人机油箱供油压力,达到供油系统压力平衡的目的,进而避免燃油泵空吸。但该专利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当无人机面对负过载情况下,如大角度俯冲拉起、短时倒飞等工况,依靠稳压阀自适应调节油箱内压力需要一定时间,向发动机供油依旧会出现短暂断油或供油不足的情况,同样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大范围波动,甚至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直接威胁到无人机的安全。
[0004]因此,针对无人机在短时间内进行负过载飞行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燃油泵空吸,进而导致发动机出现短暂断油或供油不足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能够在无人机进行短时间负过载飞行的过程中保证供油管充分浸没在燃油中,进而保证燃油泵能够将充足的燃油泵至发动机,进而避免无人机负过载飞行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断油或供油不足的情况发生。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包括供油箱、主油箱、发动机,所述主油箱的内部设置有供油管、输油管、增压管,所述供油管上设置有燃油增压泵与快卸自封闭接头,所述供油管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供油箱内部的随动取油器,所述供油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增压管上设置有呼吸阀,所述增压管的进气端与发动机的排气端连接,所述增压管的出气端延伸至主油箱内侧顶部;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与供油箱的顶部连接,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主油箱内侧底部。
[0008]地面加油状态时,此时无人机的发动机停机,将燃油加油装置与供油管上的快卸
自封闭接头连接,通过燃油加油装置向供油管中注入油液,使得油液通过供油管进入供油箱进行加油。供油箱注满后,满溢的油液通过供油箱顶部的输油管流向主油箱的底部,以对主油箱进行加油。
[0009]地面放油状态时,此时无人机的发动机停机,将燃油放油装置与供油管上的快卸自封闭接头连接,然后开启燃油增压泵,通过燃油增压泵产生的吸力将供油箱内部的油液抽出并通过供油管排放至燃油放油装置实现放油。主油箱中的油液则通过输油管被抽吸至供油箱,通过供油管实现放油。
[0010]无人机处于空中飞行状态时,将供油管上的快卸自封闭接头关闭,同时开启燃油增压泵,通过燃油增压泵在随动取油器处产生吸力,进而通过随动取油器将供油箱内部的油液抽吸至供油管中,并通过供油管将油液供给至发动机的进油端,实现对发动机持续供油。当无人机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时,供油箱内部的油液在惯性作用下也会向上或向下运动,此时随动取油器也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保证随动取油器始终浸没在油液中,避免无人机在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发生油液空吸的情况。
[0011]同时,发送机气缸在冲程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压气体则通过气缸的排气端输送至增压管,并进一步通过增压管进入主油箱的顶部,进而保证主油箱中有足够的气压以压迫主油箱中的油液通过输油管进入供油箱,实现对供油箱进行油液补给,使得供油箱中始终储存有足够的油液以供发动机取用。同时,通过增压管上的呼吸阀能够排出部分高压气体,进而将主油箱内部的气压控制在适宜范围。
[0012]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本身的结构并不是本申请的改进点,故发动机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且将供油管与发动机的进油端连接,将增压管与发动机的排气端连接是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故供油管、增压管、发动机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供油管上还设置有压力信号器和流量传感器,通过压力信号器实时检测供油管向发动机输送油液的压力,通过流量传感器实时检测供油管向发动机输送油液的流量。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增压管上设置有调压组件。
[00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增压管上的限流套和增压接头,所述限流套上设置有限流孔,所述增压接头上设置有增压口。
[00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增压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
[00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随动取油器包括取油金属头、波纹软管、安装法兰,所述波纹软管的一端通过安装法兰与供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波纹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供油箱的内部并安装有取油金属头,所述取油金属头上设置有取油孔。
[001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取油金属头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波纹软管同轴的主取油孔。
[001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取油金属头上位于主取油孔的周围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辅助取油孔。
[002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供油箱与主油箱的底部均设置有放油塞。
[002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主油箱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缓冲隔板。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通过在供油管的一端设置随动取油器,在无人机进行负过载飞行时,通过随动取油器在加速度以及惯性的作用下伴随油液进行折弯,保证随动取油器能够保持浸没在油液中,进而保证燃油增压泵能够通过随动取油器从供油箱中吸取足够的油液供给至发动机,避免了无人机进行负过载飞行的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断油或供油不足的问题,进而保证了无人机发动机保持平稳转速区间;
[0024](2)本技术通过设置与发动机的排气端连接的增压管,通过增压管将发动机自产生的高压气体输送至主油箱,进而保证主油箱内部具备一定的气压,通过气压作用使得主油箱内部的油液能够稳定连续的输送至供油箱,然后输送至发动机,保证了发动机稳定充足的油液供给。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随动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主取油孔与辅助取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包括供油箱(1)、主油箱(2)、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2)的内部设置有供油管(3)、输油管(4)、增压管(5),所述供油管(3)上设置有燃油增压泵(14)与快卸自封闭接头(13),所述供油管(3)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供油箱(1)内部的随动取油器(6),所述供油管(3)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增压管(5)上设置有呼吸阀(7),所述增压管(5)的进气端与发动机的排气端连接,所述增压管(5)的出气端延伸至主油箱(2)内侧顶部;所述输油管(4)的一端与供油箱(1)的顶部连接,所述输油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主油箱(2)内侧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3)上还设置有压力信号器(8)和流量传感器(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5)上设置有调压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负过载小型无人机的燃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增压管(5)上的限流套(10)和增压接头(11),所述限流套(10)上设置有限流孔,所述增压接头(11)上设置有增压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耀文,唐高虎,韩伟,王振东,李莹,陈启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