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89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框和保护管,所述接地框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且接地框的上端设置有衔接框,所述保护管设置于接地框的内侧,且保护管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所述接地框的右侧连接有引下线保护管,且引下线保护管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接地框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氧化涂层,且聚氧化涂层的右表面设置有纳米防水涂层。该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采用固定组件的设置在安装电缆线本体时可避免其连接框出现晃动,同时弹簧的设置能够减轻安装时所产生的震感,接着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将装置与地面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保持装置的稳定性,然后保护管和引下线保护管对电缆线本体进行保护。护管和引下线保护管对电缆线本体进行保护。护管和引下线保护管对电缆线本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加快,电力电缆在电网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的电能或信号传输设备,在电缆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需要在土地中埋入接地针连接地线,以保护施工人员或设备的安全。
[0003]市场上的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在使用时,电缆接在接地针上,容易因土地松软、恶劣天气、人为干扰等外部原因造成缠绕失效、缆芯与接地针分开,从而导致接地效果失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接地框和保护管,接地框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且接地框的上端设置有衔接框,保护管设置于接地框的内侧,且保护管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接地框的右侧连接有引下线保护管,且引下线保护管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吸水海绵,接地框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氧化涂层,且聚氧化涂层的右表面设置有纳米防水涂层,接地框的下端设置有便于安装的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包括接地基板、连接板和地插,接地基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且接地基板的两侧设置有地插。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框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雷击的辅助组件,且衔接框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连接框。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空心柱和实心杆,空心柱的上端设置有实心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金属球和避雷针,实心杆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且金属球的外部环形设置有避雷针。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设置有电缆线本体,且电缆线本体的外部环形设置有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加固保护的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包括横向衔接杆、螺栓和纵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衔接杆的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纵向连接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衔接杆、螺栓和纵向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且横向衔接杆的竖直中轴线和纵向连接杆的横向中轴线相垂直。
[0012]本技术提供了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采用固定组件的设置在安装电缆线本体时可避免其连接框出现晃动,同时弹簧的设置能够减轻安装时所产生的震感,接着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将装置与地面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保持装置的稳定性,然后保护管和引下线保护管对电缆线本体进行保护,同时纳米防水层和吸水棉的设置能够将进入内部的水分进行阻
拦吸收,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4]1、本技术显示屏的设置,在地缆出现故障时可及时了解并对其进行处理,同时接地框和衔接框的设置能够在将地缆进行安装时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地缆出现漏电的现象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管和引下线保护管的设置能够对接地线进行保护,这样接地线能够在避免造成施工人员感应电触电,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吸水海绵能够在引下线保护管埋入地下时避免其地下的湿气进入内部,造成接地线出现短路的现象。
[0015]2、本技术聚氧化涂层的设置,能够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造成装置出现氧化的现象,同时纳米防水涂层的设置能够提高装置的防水性,避免水分进入内部造成接地线出现短路的现象,从而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连接组件的设置在装置进行安装时可通过地插贯穿接地基板,使接地基板能够与地面进行安装,这样可有效的避免装置的丢失,同时连接板增强装置的牢固性,以此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性。
[0016]3、本技术辅助组件的设置,在电缆线本体进行使用时遇到特殊天气时,可将实心杆沿着空心柱向上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金属球也随之进行调整,这样避雷针可有效的避免特殊天气造成电缆线本体的损坏,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固定组件的设置可通过螺栓贯穿横向衔接杆将纵向连接杆进行连接,这样固定组件能够对连接框进行保护,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晃动,有利于保持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衔接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接地基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接地框;2、显示屏;3、衔接框;4、保护管;5、接地线;6、引下线保护管;7、吸水海绵;8、连接组件;801、接地基板;802、连接板;803、地插;9、聚氧化涂层;10、纳米防水涂层;11、辅助组件;1101、空心柱;1102、实心杆;1103、金属球;1104、避雷针;12、连接框;13、电缆线本体;14、弹簧;15、固定组件;1501、横向衔接杆;1502、螺栓;1503、纵向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框1和保护管4,接地框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且接地框1的上端设置有衔接框3,显示屏2的设置在地缆出现故障时可及时了解并对其进行处理,同时接地框1和衔接框3的设置能够在将地缆进行安装时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地缆出现漏电的现象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管4设置于接地框1的内侧,且保护管4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5,保护管4和引下线保护管6的设置能够对接地线5进行保护,这样接地线5能够在避免造成施工人员感应电触电,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吸水海绵7能够在引下线保护管6埋入地下时避免其地下的湿气进入内部,造成接地线5出现短路的现象,接地框1的右侧连接有引下线保护管6,且引下线保护管6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吸水海绵7,接地框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氧化涂层9,且聚氧化涂层9的右表面设置有纳米防水涂层10,聚氧化涂层9的设置能够避免在长时间使用时造成装置出现氧化的现象,同时纳米防
水涂层10的设置能够提高装置的防水性,避免水分进入内部造成接地线5出现短路的现象,从而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接地框1的下端设置有便于安装的连接组件8,且连接组件8包括接地基板801、连接板802和地插803,接地基板80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802,且接地基板801的两侧设置有地插803,连接组件8的设置在装置进行安装时可通过地插803贯穿接地基板801,使接地基板801能够与地面进行安装,这样可有效的避免装置的丢失,同时连接板802增强装置的牢固性,以此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衔接框3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雷击的辅助组件11,且衔接框3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连接框12,辅助组件11包括空心柱1101和实心杆1102,空心柱1101的上端设置有实心杆1102,辅助组件11还包括金属球1103和避雷针1104,实心杆1102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1103,且金属球1103的外部环形设置有避雷针1104,连接框12的内部设置有电缆线本体13,辅助组件11的设置在电缆线本体13进行使用时遇到特殊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框(1)和保护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框(1)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且接地框(1)的上端设置有衔接框(3),所述保护管(4)设置于接地框(1)的内侧,且保护管(4)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5),所述接地框(1)的右侧连接有引下线保护管(6),且引下线保护管(6)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吸水海绵(7),所述接地框(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氧化涂层(9),且聚氧化涂层(9)的右表面设置有纳米防水涂层(10),所述接地框(1)的下端设置有便于安装的连接组件(8),且连接组件(8)包括接地基板(801)、连接板(802)和地插(803),所述接地基板(80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802),且接地基板(801)的两侧设置有地插(8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框(3)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雷击的辅助组件(11),且衔接框(3)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连接框(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临时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11)包括空心柱(1101)和实心杆(11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红德杨磊明张涛范旭光李向阳何丹丹程晓菲李东刘卓娅黄钦辉吕冰叶延峰王振华卢培君毛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宝丰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