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接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及动车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驱动的地铁、动车和高铁车辆等电动机车从悬链线上获得牵引和移动车辆的有效电流。在这个电回路中,有效电流经过车轴和车轮到轨道上,再从轨道传入大地。从车辆的固定部件到转动轴,电流通过被称“接地点”的特殊电桥方式发生转移。将车轴滚柱轴承安放在活动的或者附加的电流回路上。当电流通过时,接地装置必须形成一低电阻电流的电桥保护滚柱轴承和获得一个有效的接地保护,故接地装置能够正常可靠的工作对列车的安全运用尤为重要。
[0003]在现有技术中,接地装置通常安装在电动机车的转向架的轴端,在电机机车运行中轴端会高速旋转,且需通过较大的电流,故接地装置涉及了机械、电学、材料、摩擦等多个学科。
[0004]其中,接地装置的端盖作为外层防护结构,对内部的接地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接地装置在使用中,端盖内部的摩擦副因摩擦产生的石墨粉会从端盖内泄露出并进入到轴承内,导致轴承存在温度过高、磨损异常等问题。另外,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侧翼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为球缺形状,且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以球缺的底面为开口的空腔,所述第一侧翼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周沿;所述端盖开口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端盖的轴向延伸的环状凸块,所述环状凸块环设在所述空腔开口侧的边缘,且所述环状凸块在所述端盖轴向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摩擦盘,所述摩擦盘包括摩擦盘支架和所述摩擦盘本体,所述摩擦盘支架位于所述空腔的开口侧,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侧翼部,所述第二侧翼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周向的外沿;所述摩擦盘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且所述摩擦盘本体的顶面高出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顶面;所述第二侧翼部包括环形的连接段和环形的伸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外周沿,且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延伸,所述伸入段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且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朝向第一端盖一侧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伸入段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周沿形成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摩擦盘支架的所述伸入段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碳刷,所述碳刷包括刷体、刷辫和接线端子,所述刷体的包括有摩擦面以及与摩擦面相对的顶面;所述刷辫是由多股金属线材绞合而成的导线,所述刷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接线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且所述接线端子具有一个内腔;所述刷辫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刷体的顶面和所述接线端子的内腔电气且机械连接;碳刷固定装置,所述碳刷固定装置包括碳刷架和恒压件,所述碳刷架包括多个刷槽,每个所述刷槽都是贯穿所述碳刷架的通孔;所述恒压件包括卷簧支架和卷簧,所述卷簧包括位于底部的固定部和由所述固定部延伸的卷曲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卷簧支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碳刷活动安装在所述刷内,所述卷曲部延伸至所述刷槽的正上方,并与所述碳刷相抵触,且让所述碳刷的摩擦面与所述摩擦盘本体的顶面相导电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往摩擦盘支架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更靠近所述端盖的轴线,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伸入段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在靠近开口的一侧为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内径沿所述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京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