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32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密封圈装配技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包括:运输机构,用于承载工件并运输工件依次经过不同的工位;工件上料机构,所述工件上料机构用于分拣工件并抓取工件至运输机构;密封圈套设机构,所述密封圈套设机构用于分拣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设在运输机构的工件上;工件下料机构,所述工件下料机构用于抓取运输机构上套设密封圈后的工件并自动下料;其中,所述工件上料机构、密封圈套设机构和工件下料机构分别对应着上料工位、装配工位和下料工位。装配工位和下料工位。装配工位和下料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密封圈装配
,涉及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封圈作为一种提高产品气密性和防水性能的产品,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密封圈的装配多采用人工组装的方式。人工组装密封圈的效率较低。
[0003]当工件上需要装配多个密封圈时或工件的体积较小时,工人带着无尘手套,装配难度大大增加,操作难度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0004]因此,设计一种全自动的密封圈套设装置成了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用于工件和密封圈的自动分拣、上料、装配和下料,全自动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包括:
[0008]运输机构,用于承载工件并运输工件依次经过不同的工位;
[0009]工件上料机构,所述工件上料机构用于分拣工件并抓取工件至运输机构;
[0010]密封圈套设机构,所述密封圈套设机构用于分拣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设在运输机构的工件上;
[0011]工件下料机构,所述工件下料机构用于抓取运输机构上套设密封圈后的工件并自动下料;
[0012]其中,所述工件上料机构、密封圈套设机构和工件下料机构分别对应着上料工位、装配工位和下料工位。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构机构为等分盘,所述等分盘上设有多个自夹装置,所述自夹装置用于固定工件,所述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处设有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使自夹装置松弛。
[0014]进一步的,所述自夹装置包括:固定块、自紧滑块、连杆和解锁推杆;
[0015]所述固定块固定于等分盘的顶端,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设有滑槽,所述自紧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自紧滑块与滑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自紧弹簧,所述自紧弹簧用于对自紧滑块施加预紧力;
[0016]所述自紧滑块的侧壁延伸有拨杆,所述拨杆延伸至固定块外;
[0017]所述解锁推杆滑动安装于等分盘的底端,所述解锁推杆外套设有复位弹簧;
[0018]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设有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拨杆和解锁推杆抵接;
[0019]其中,所述自紧弹簧和复位弹簧的预设弹力方向相反,所述解锁推杆受外力压缩后通过连杆驱动自紧滑块压缩自紧弹簧。
[0020]进一步的,所述解锁装置为解锁气缸,所述解锁气缸与解锁推杆位置对应。
[0021]进一步的,所述工件上料机构包括:
[0022]工件送料盘,所述工件送料盘用于分拣工件并筛选工件方向;
[0023]工件直振通道,所述工件直振通道与工件送料盘的出口连接,所述工件直振通道用于将工件依次排序限位进行送料;
[0024]工件分料座,所述工件分料座位于工件直振通道的出口处,所述工件分料座的顶端设有仅能容纳一个工件的工件分料凹槽,所述工件分料座通过工件分料气缸驱动工件分料座水平位移进行分料,所述工件分料座的顶端设有工件分料传感器,所述分料传感器朝向分料凹槽;
[0025]工件上料卡爪,所述上料卡爪通过上料气缸驱动用于抓取工件;
[0026]工件上料运动平台,用于驱动上料卡爪进行平面位移和升降运动;
[0027]其中,工件依次经过工件送料盘和工件直振通道至工件分料座的分料凹槽内,所述上料卡爪在上料运动平台和上料气缸的驱动下抓取工件并转运至运输机构完成上料。
[002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套设机构包括用于分拣密封圈的密封圈送料机构、用于分料的密封圈分料机构、用于转运并套设密封圈的密封圈取料机构和用于驱动密封圈取料机构位移的密封圈运动平台;
[0029]其中,所述密封圈取料机构包括密封圈取料卡爪、密封圈取料卡爪气缸、密封圈退料滑块和密封圈退料气缸,所述密封圈取料卡爪气缸用于驱动密封圈取料卡爪做扩张运动,所述密封圈取料卡爪用于通过内圆固定抓取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退料气缸用于驱动密封圈退料滑块沿退料卡爪做往复运动,所述密封圈退料滑块用于与密封圈发生干涉使密封圈脱离密封圈取料卡爪。
[003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分料机构述密封圈分料机构包括:分料滑槽、分料推杆、密封圈分料气缸、密封圈限位部和密封圈分料传感器;
[0031]所述分料滑槽的侧面设有供密封圈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密封圈送料机构连接;
[0032]所述分料推杆位于所述分料滑槽内,所述密封圈分料气缸用于驱动分料推杆在分料滑槽内做往复运动;
[0033]所述分料滑槽与分料推杆相对的一端设有密封圈限位部,所述密封圈限位部用于密封圈的定位;
[0034]所述密封圈分料传感器朝向密封圈限位部,用于监控密封圈限位部是否有密封圈。
[003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限位部包括限位滑块,三个所述限位滑块和分料推杆配合用于限制密封圈的平面自由度,所述限位滑块通过动力卡爪盘驱动。
[003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套设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密封圈套设机构执行着工件上不同位置的密封圈装配工艺。
[0037]进一步的,所述工件下料机构包括下料运动平台、下料卡爪和工件收集滑台;
[0038]所述下料卡爪通过下料气缸驱动用于抓取套设密封圈后的工件;
[0039]所述下料运动平台用于驱动下料卡爪水平位移和竖直升降;
[0040]所述工件收集滑台用于转运工件至外界收集处;
[0041]其中,所述下料卡爪在下料气缸和下料运动平台的驱动下,用于抓取运输机构上套设密封圈后的工件并转运至收集滑台处。
[004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43]1.自动完成工件和密封圈的分拣和分料,包含多个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44]2.通过自夹装置固定工件,在不遮挡工件外围套设密封圈作业的情况下,提高工件的固定效果,确保密封圈的套设精度和工艺的可重复性,减少后期设备停机调试的成本;
[0045]3.解锁装置与自夹装置配合,即实现了固定效果的稳定性,又不影响工件的上下料的自动化;
[0046]4.通过密封圈取料卡爪的内圆固定抓取密封圈,密封圈的受力均匀,相比人工拉扯密封圈进行装配,对密封圈的损害较小,特别是对于体积较小的密封圈,不易发生断裂和老化;
[0047]5.通过密封圈退料滑块转运密封圈至工件上的方式,装配精度高,调试难度较小,工艺稳定,且能避免出现密封圈圈体扭曲翻转的不良现象;
[0048]6.通过可位移的限位滑块和分料推杆配合用于限制密封圈的平面自由度,即保证了密封圈取料时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不干涉取料动作。
[0049]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机构(100),用于承载工件并运输工件依次经过不同的工位;工件上料机构(200),所述工件上料机构(200)用于分拣工件并抓取工件至运输机构(100);密封圈套设机构(300),所述密封圈套设机构(300)用于分拣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设在运输机构(100)的工件上;工件下料机构(400),所述工件下料机构(400)用于抓取运输机构(100)上套设密封圈后的工件并自动下料;其中,所述工件上料机构(200)、密封圈套设机构(300)和工件下料机构(400)分别对应着上料工位、装配工位和下料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100)机构为等分盘,所述等分盘上设有多个自夹装置(110),所述自夹装置(110)用于固定工件,所述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处设有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使自夹装置(110)松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夹装置(110)包括:固定块(111)、自紧滑块(112)、连杆(115)和解锁推杆(116);所述固定块(111)固定于等分盘的顶端,所述固定块(111)的顶端设有滑槽,所述自紧滑块(112)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自紧滑块(112)与滑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自紧弹簧(113),所述自紧弹簧(113)用于对自紧滑块(112)施加预紧力;所述自紧滑块(112)的侧壁延伸有拨杆(114),所述拨杆(114)延伸至固定块(111)外;所述解锁推杆(116)滑动安装于等分盘的底端,所述解锁推杆(116)外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111)的侧面设有铰接有连杆(115),所述连杆(115)的两端分别与拨杆(114)和解锁推杆(116)抵接;其中,所述自紧弹簧(113)和复位弹簧的预设弹力方向相反,所述解锁推杆(116)收外力压缩后通过连杆(115)驱动自紧滑块(112)压缩自紧弹簧(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为解锁气缸(120),所述解锁气缸(120)与解锁推杆(116)位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工位全自动套设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上料机构(200)包括:工件送料盘,所述工件送料盘用于分拣工件并筛选工件方向;工件直振通道(210),所述工件直振通道(210)与工件送料盘的出口连接,所述工件直振通道(210)用于将工件依次排序限位进行送料;工件分料座(220),所述工件分料座(220)位于工件直振通道(210)的出口处,所述工件分料座(220)的顶端设有仅能容纳一个工件的工件分料凹槽,所述工件分料座(220)通过工件分料气缸驱动工件分料座(220)水平位移进行分料,所述工件分料座(220)的顶端设有工件分料传感器,所述分料传感器朝向分料凹槽;工件上料卡爪(230),所述上料卡爪通过上料气缸驱动用于抓取工件;工件上料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余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