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27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包括有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板,支撑柱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四角,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集水池和气浮组件,气浮组件设置在集水池的后方,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支撑柱上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设有沉淀池,第一支撑板的后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且过滤组件置于集水池和气浮组件的上方,靠近集水池前方的一对支撑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置于集水池上方,固定板上设置有下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不能将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和较小固体杂质分别进行过滤去除,过滤效果单一、效率不高等问题。效率不高等问题。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造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将生产废水随意的排放会造成污染的惨重后果,并且废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水源污染同时又增加成本,将会影响居民饮用水的质量。
[0003]公开号为CN20691582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一种造纸白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柜门,所述壳体的左侧上部设有回流管,所述壳体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液管、进药管和排放管,所述回流管、进液管、进药管和排放管上均设有第一定量阀,通过光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二筛板旋转,第一筛板堵住回流管避免纤维流失,转动的第二筛板和第一筛板上积累纤维,在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提起,进行回收纤维,一部分废水通过输送管进入第二盛放槽,进药管输入混凝剂,利用卷扬机带动筛框上下移动,水平翼板搅动废水,使废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废水在第二盛放槽内与混凝剂混合反应,形成絮凝体,利用卷扬机带动筛框取出固体,排放管排出清液,该装置操作简单,可以对造纸白水进行纤维回收和循环利用。
[0004]由上可知,这种回收装置使用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对废水进行过滤,过滤方式单一,并且不能将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和较小固体杂质分别进行过滤去除,一些较小固体杂质还会穿过滤网,从而导致无法回收处理,效果差,没有对废水中的杂质有效去除,因此现提供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来解决不能将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和较小固体杂质分别进行过滤去除,过滤效果单一、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以解决不能将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和较小固体杂质分别进行过滤去除,过滤效果太过单一、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包括有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板,支撑柱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四角,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集水池和气浮组件,气浮组件设置在集水池的后方,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支撑柱上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设有沉淀池,第一支撑板的后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且过滤组件置于集水池和气浮组件的上方,靠近集水池前方的一对支撑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置于集水池上方,固定板上设置有下料组件。
[0008]进一步,所述气浮组件包括有气浮机、第一导管、抽水泵和第二导管,气浮机设置在集水池的后方且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抽水泵置于气浮机的右侧,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抽水泵的进水口和集水池之间通过第一导管连通,且第一导管置于集水池右侧,抽
水泵的出水口和气浮机连通,第二导管的一端设置在气浮机的下侧,另一端则穿过第一支撑板置于沉淀池内。
[0009]进一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支撑杆和过滤框,支撑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边缘处,过滤框固定设在支撑杆上,且过滤框的出水口一端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过滤框的内部靠近出水口一侧固定有滤网。
[0010]进一步,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支撑架、储料框、出料管和阀门,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储料框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出料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储料框的底部,另一端则处于集水池的上方,阀门设在出料管上。
[0011]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前侧设置有排水口。
[0012]进一步,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通过铰接设置在滤网上方靠近进水口一侧的过滤框上。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生产的废水经过滤组件可以去除较大固体杂质,再经气浮组件的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较小固体杂质,从而进一步实现固液分离;在气浮组件处理之前通过下料组件投加定量的混凝剂,进一步增强废水处理的效果,最后处理好的废水可循环使用和排放,水质可以达到造纸厂标准,输送给造纸厂使用,从而达到零排放;这些处理过的水可能得到循环使用,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匮乏现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说明:1、支撑柱;101、固定板;2、第一支撑板;3、集水池;4、气浮组件;401、气浮机;402、第一导管;403、抽水泵;404、第二导管;5、第二支撑板;6、沉淀池;7、过滤组件;701、支撑杆;702、过滤框;703、滤网;704、密封盖板;8、下料组件;801、支撑架;802、储料框;803、出料管;804、阀门;9、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支撑柱1和第一支撑板2,支撑柱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的四角,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7,用去除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第一支撑板2上还固定设置有集水池3和气浮组件4,过滤组件7置于集水池3和气浮组件4的上方;去除废水中较大固体杂质之后,可直接流入到集水池3内。气浮组件4设置在集水池3的后方,对集水池3内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去除废水中较小固体杂质的效果。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支撑柱1上的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上固定设有沉淀池6,沉淀池6的前侧还设置有排水口9,用于连接管道;废水经气浮组件4处理之后,流入到沉淀池6内,静置沉淀之后即可从沉淀池6上的排水口9排出。靠近集水池3前方的一对支撑柱1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1,且固定板101置于集水池3上方,固定板101上设置有下料
组件8,用于投加定量的混凝剂到集水池3内,从而进一步增强废水处理的效果。废水通过过滤组件7去除较大固体杂质之后,流入到集水池3内,再手动控制下料组件8对集水池3内投加混凝剂,混凝剂的原理是破坏这些细小颗粒的稳定性,使其互相接触而凝聚在一起,形成絮状物,并下沉分离,增强处理的效果,然后在气浮组件4的作用下,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较小固体杂质,去除完成之后流入到沉淀池6进行沉淀和存放,需要使用时再进行排放。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气浮组件4包括有气浮机401、第一导管402、抽水泵403和第二导管404,气浮机401设置在集水池3的后方且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上,抽水泵403置于气浮机401的右侧,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上;抽水泵403的进水口和集水池3之间通过第一导管402连通,且第一导管402置于集水池3右侧,抽水泵403的出水口和气浮机401连通,用来把集水池3里的废水抽到气浮机401里进行处理;第二导管404的一端设置在气浮机401的下侧,另一端则穿过第一支撑板2置于沉淀池6内,使得通过气浮机401处理好后的废水流入到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柱(1)和第一支撑板(2),支撑柱(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的四角,第一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集水池(3)和气浮组件(4),气浮组件(4)设置在集水池(3)的后方,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支撑柱(1)上的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上固定设有沉淀池(6),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7),且过滤组件(7)置于集水池(3)和气浮组件(4)的上方,靠近集水池(3)前方的一对支撑柱(1)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1),且固定板(101)置于集水池(3)上方,固定板(101)上设置有下料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气浮组件(4)包括有气浮机(401)、第一导管(402)、抽水泵(403)和第二导管(404),气浮机(401)设置在集水池(3)的后方且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上,抽水泵(403)置于气浮机(401)的右侧,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上,抽水泵(403)的进水口和集水池(3)之间通过第一导管(402)连通,且第一导管(402)置于集水池(3)右侧,抽水泵(403)的出水口和气浮机(401)连通,第二导管(4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俊伍鹤时邓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理文卫生用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