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87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包括机械本体,包含有多个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边缘定位模块和零点快换模块,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通过零点快换装置实现在工作台上快速地高重复度定位及固定,零点快换模块和边缘定位模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感知单元通过布置在工作台周围不同点位的各类传感器获取具体的数据信息,再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决策数据,根据决策数据对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进行最优的姿态调整,达到理想夹持状态;控制单元利用决策数据进行控制得到最优夹具夹持布局,实现被加工件最小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加工过程中薄板件变形的监测调整薄板件的夹持布局,从而控制薄板件的加工变形进而保证薄板件的加工精度。而保证薄板件的加工精度。而保证薄板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装备领域,具体涉及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薄板类零件因符合轻量化的设计需求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船舶车辆等行业之中。薄板件加工精度关乎航空航天、船舶车辆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但其弱刚性、易变形的特点为保证加工精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提升薄板件的加工精度,亟需对薄板件夹具的设计方案进行创新改进。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是基于“N
‑2‑
1”定位原理,嵌有传感器并自动化实现最优的定位夹紧布局的智能夹具,涵盖有机械本体、感知单元、控制单元。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旨在通过夹持点和夹紧力的优化调整解决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形状曲率的薄板件在加工制造中易变形而导致较大加工误差的问题,从而保证薄板件的加工精度和薄板件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形状曲率的薄板件在不同工况下的自适应装夹。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关节型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本体、感知单元、控制单元,所述机械本体包含有多个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2)、边缘定位模块(1)和零点快换模块(3),所述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2)通过零点快换模块(3)快速定位并固定到工作台(4)上,所述零点快换模块(3)和边缘定位模块(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4)上,完成机械本体的组建;所述感知单元,通过布置在工作台(4)周围不同点位的压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光栅位移传感器和深度视觉相机获取具体的数据信息,再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决策数据,根据所述决策数据并通过工控机对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2)进行最优的姿态调整,达到理想夹持状态;所述控制单元利用决策数据进行控制得到最优夹具夹持布局,实现被加工件最小变形的目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定位模块(1)包括沿工作台(4)边缘固定的框架型固定底板(15),沿所述固定底板(15)短边内侧和长边外侧分布有固定光栅尺的长条板、侧边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竖直朝上的挡块(18),每个挡块(18)通过螺钉固定在螺母上,螺母嵌套在滚珠丝杠(20)上,所述滚珠丝杠(20)通过固定座(17)与支撑座(19)连接在工作台(4)上,所述滚珠丝杠(20)朝外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16);所述挡块(18)有3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型薄板件智能可重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2)包括与零点快换模块(3)上部结构完全适应的拉钉固定板(5),所述拉钉固定板(5)底部固定有拉钉(24),所述拉钉(24)能够固定连接在所述拉钉孔内;所述关节型法向夹持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勃孟颖刘辰王寿江高峰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