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54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单元,所述柜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供氧管,所述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所述供氧管位于柜体内部的一端均与输出管连通,两个所述供氧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所述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柜体的内后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后壳,所述后壳的正面安装有前壳,所述后壳与前壳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壳和后壳对电磁阀进行隔离,通过对容纳腔内部的氧气量进行检测,不易出现电磁阀动作时与氧气接触而产生火灾,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整个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整个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切换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病房供氧管线系统是医院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将中心供氧站的氧气通过管线输出到供氧终端,其中,中心供氧站由氧气瓶组、汇流排、氧源切换装置、安全阀、报警装置等设备组成。
[0003]氧源切换装置是当主供氧瓶组的压力降至设定压力时,系统开始自动切换,由备用气瓶组开始供气,从而实现不间断供气功能的一种设备。中心供氧系统氧气自动切换柜通常采用电磁阀式自动切换柜,电磁阀式氧气自动切换柜因需使用继电器驱动阀门执行器动作,运行时难免会产生电火花,同时由于普通电磁阀还有线圈发热量大、容易短路烧毁等问题,如遇氧气逸出就很容易引发火灾。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心供氧系统氧气自动切换柜通常采用电磁阀式自动切换柜,电磁阀式氧气自动切换柜因需使用继电器驱动阀门执行器动作,运行时难免会产生电火花,如遇氧气逸出易容易引发火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单元,所述柜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供氧管,所述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所述供氧管位于柜体内部的一端均与输出管连通,两个所述供氧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所述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08]所述柜体的内后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后壳,所述后壳的正面安装有前壳,所述后壳与前壳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均位于容纳腔的内部,所述后壳和前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半圆槽,所述供氧管贯穿于半圆槽的内部,所述前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压检测表,所述第二气压检测表的检测端位于前壳的内部,所述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第二气压检测表和声光报警器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供氧管位于柜体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手动阀门。
[0010]优选的,所述前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后壳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半圆槽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垫。
[0012]优选的,所述前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边框,所述后壳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边框
插接于插槽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柜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前壳和后壳的配合设置,将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罩于其中,当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与供氧管的连接处出现漏氧的情况时,将氧气限制于容纳腔的内部,当容纳腔内部的氧气聚集到第二气压检测表设定的额定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电磁阀和第一气压检测表与供氧管的连接处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氧气外泄的情况,从而尽量避免电磁阀动作时与氧气接触而出现火灾的情况,且当外部的其他结构出现氧气外漏时,前壳和后壳对电磁阀进行隔离,从而在电磁阀动作时,不易与外部的氧气接触而产生火灾,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输出端与供氧管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后壳与前壳连接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柜体;2、控制单元;3、供氧管;4、输出管;5、电磁阀;6、第一气压检测表;7、后壳;8、前壳;9、容纳腔;10、半圆槽;11、第二气压检测表;12、声光报警器;13、手动阀门;14、连接板;15、密封垫;16、边框;17、插槽;18、安装板;1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包括柜体1,柜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上开设有安装孔19,通过螺栓等穿过安装孔19并与墙体等进行连接,即可实现整个装置的安装。
[0022]柜体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单元2,柜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供氧管3,供氧管3与外部的供养设备进行连接,当其中一个供氧管3工作时,另一个供氧管3处于备用状态。柜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4,供氧管3位于柜体1内部的一端均与输出管4连通。两个供氧管3上均安装有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均与控制单元2电性连接,当其中一个供氧管3上的第一气压检测表6检测对应的供氧管3内部氧气气压降低(小于设定的额定值)时,控制单元2关闭所在供氧管3上的电磁阀5,并打开另一个供氧管3上的电磁阀5,实现氧气的稳定输送。
[0023]柜体1的内后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后壳7,后壳7的正面安装有前壳8,后壳7与前壳8之间形成有容纳腔9,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均位于容纳腔9的内部,前壳8和后壳7对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进行防护,当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与供氧管3的连接处出现漏氧的情况时,将氧气限制于容纳腔9的内部。前壳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通过固定螺栓与后壳7固定连接,此种结构的设置,便于将前壳8与后壳7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对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进行维护。
[0024]后壳7和前壳8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腔9连通的半圆槽10,供氧管3贯穿于半圆槽10的内部,半圆槽10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的设置,提高了供氧管3与前壳8和后壳7之间的密封性,不易出现氧气外溢的情况。前壳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边框16,后壳7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7,边框16插接于插槽17的内部,边框16和插槽17的设置,提高了前壳8与后壳7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0025]前壳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压检测表11,第二气压检测表11的检测端位于前壳8的内部,柜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12,第二气压检测表11和声光报警器12均与控制单元2电性连接,当容纳腔9内部的氧气聚集到第二气压检测表11设定的额定值时,控制单元2控制声光报警器12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与供氧管3的连接处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氧气外泄的情况,从而尽量避免电磁阀5动作时与氧气接触而出现火灾的情况。供氧管3位于柜体1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手动阀门13,手动阀门13的设置,能够对供氧管3的通断进行控制,从而有利于对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进行维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房供氧管线系统的一体化氧源切换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单元(2),所述柜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供氧管(3),所述柜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4),所述供氧管(3)位于柜体(1)内部的一端均与输出管(4)连通,两个所述供氧管(3)上均安装有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所述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均与控制单元(2)电性连接;所述柜体(1)的内后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后壳(7),所述后壳(7)的正面安装有前壳(8),所述后壳(7)与前壳(8)之间形成有容纳腔(9),所述电磁阀(5)和第一气压检测表(6)均位于容纳腔(9)的内部,所述后壳(7)和前壳(8)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腔(9)连通的半圆槽(10),所述供氧管(3)贯穿于半圆槽(10)的内部,所述前壳(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压检测表(11),所述第二气压检测表(11)的检测端位于前壳(8)的内部,所述柜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12),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骁诚陈任生李贤勇王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依技设备成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