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58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包括与医院真空吸引端相连的吸引分气缸、连接于吸引分气缸输出端的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以及连接于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输出端的两个气管,且每个气管上均依次安装有真空缓冲罐、真空泵和废气排放灭菌器,两个气管对应所述真空缓冲罐、真空泵和废气排放灭菌器的上下游位置均通过第一支管相连通;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医用吸引系统的智能电器控制柜和值班室监测服务器,智能电器控制柜内集成有自动控制电路,值班室监测服务器通过导线与智能电器控制柜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各种典型的医院中心吸引系统,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中,以往的中心吸引系统中,有安装细菌过滤器的往往是没有消毒剂发生器,虽然可以达到过滤细菌和病毒的目的,维修工作人员却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且滤芯上附着的各种细菌和病毒,若处理不当,也会存在着细菌和病毒扩散的危险。
[0003]且在现有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中,通常采用常规的三种类型,即水环式真空泵、油润滑旋片式真空泵和无油爪式真空泵,而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真空泵,其废气排放灭菌器都采用高温灭菌形式,而在使用油润滑旋片式真空泵时,废气排放时存在油雾的泄漏和排放,如果采用高温灭菌器,存在油雾高温燃烧和爆炸的危险,特别是在油润滑旋片式真空泵的油雾过滤失效时,会有大量的油雾排出,此时的危险性更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包括与医院真空吸引端相连的吸引分气缸、连接于吸引分气缸输出端的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以及连接于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输出端的两个气管,且每个气管上均依次安装有真空缓冲罐、真空泵和废气排放灭菌器,两个气管对应所述真空缓冲罐、真空泵和废气排放灭菌器的上下游位置均通过第一支管相连通;
[0006]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医用吸引系统的智能电器控制柜和值班室监测服务器,智能电器控制柜内集成有自动控制电路,值班室监测服务器通过导线与智能电器控制柜相连。
[0007]可选地,所述吸引分气缸上设有真空表,且吸引分气缸通过真空传感器与智能电器控制柜相连。
[0008]可选地,所述吸引分气缸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设置于医院吸引系统最低点的集污器。
[0009]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
[0010]可选地,所述气管位于真空泵和废气排放灭菌器之间的位置还设有水气分离器,且所述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包括两个并列布置于两个气管输入端的细菌过滤器,细菌过滤器内置有可拆卸的滤芯,且两个细菌过滤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二支管连通消毒剂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消毒剂发生器随真空泵运行而启动,消毒剂带入贮罐、泵、水箱及气管并消毒。
[0011]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为无油爪式真空泵。
[0012]可选地,所述废气排放灭菌器为高温灭菌器,且废气排放灭菌器的工作温度为80℃

120℃,过滤精度为0.01μm,消毒剂发生量为30g/h。
[0013]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为油润滑旋片式真空泵。
[0014]可选地,所述废气排放灭菌器为无热型臭氧发生器,且废气排放灭菌器的臭氧排放浓度≤1ppm,过滤精度为0.01μm,臭氧发生量为40g/h。
[0015]可选地,所述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包括两个并列布置于两个气管输入端的细菌过滤器,细菌过滤器内置有可拆卸的滤芯,且两个细菌过滤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二支管连通消毒剂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细菌过滤器的输出端上通过消毒排放管与气管的高空排放段相连通,所述消毒剂发生器于真空泵运行时不开启,仅在更换滤芯时启动,针对滤芯消毒。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实现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前置过滤,不会进入吸引站,保证了吸引站的设备洁净和安全,防止吸引站成为细菌和病毒感染源,而用于吸引气体过滤的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更换,确保了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持续过滤。
[0018]2、本技术于过滤机构的上游设置集污器,用于先收集吸引气体中的含菌污液,从而减少含菌污液对滤芯的污染,提高对吸引气体中细菌和病毒的过滤效果,并进一步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
[0019]3、本技术配合智能电器控制柜的使用,有效的保证整个医用吸引系统的协调运转,且双线布置的细菌过滤器、真空缓冲罐、真空泵和废气排放灭菌器,可以有效的保证吸引系统在检修时,单线贯通,仍可以维持医院的吸引系统运行,提供医患使用。
[0020]4、本技术根据各家医院中心吸引系统的不同类型真空泵,进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和废气排放灭菌器,更有效地消毒灭菌,防止危险存在,适用于各种典型的医院中心吸引系统。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吸引分气缸1、集污器2、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真空缓冲罐4、废气排放灭菌器5、真空泵6、水气分离器7、智能电器控制柜8、值班室监测服务器9、真空表10、真空传感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1

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附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包括与医院真空吸引端相连的吸引分气缸1、连接于吸引分气缸1输出端的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以及连接于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输出端的两个气管,且每个气管上均依次安装有真空缓冲罐4、真空
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两个气管对应所述真空缓冲罐4、真空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的上下游位置均通过第一支管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气管于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真空缓冲罐4、真空泵 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的上下游位置均安装有多个启闭阀门,用于对各个部件之间的废气通道进行启闭控制,配合进行分段检修;
[0029]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医用吸引系统的智能电器控制柜8和值班室监测服务器9,智能电器控制柜8内集成有自动控制电路,值班室监测服务器9通过导线与智能电器控制柜8相连,智能电器控制柜8还通过电气控制线与真空缓冲罐4、真空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相连接,有效的保证整个医用吸引系统的协调运转,且双线布置的细菌过滤器、真空缓冲罐4、真空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可以有效的保证吸引系统在检修时,单线贯通,仍可以维持医院的吸引系统运行,提供医患使用。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引分气缸1上设有真空表10,且吸引分气缸1通过真空传感器11与智能电器控制柜8相连;所述吸引分气缸1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设置于医院吸引系统最低点的集污器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集污器2也配备有消毒器,防止更换时细菌和病毒感染,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003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真空泵6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废气排放灭菌器5为高温灭菌器,且废气排放灭菌器5的工作温度为80℃

120℃,过滤精度为0.01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医院真空吸引端相连的吸引分气缸(1)、连接于吸引分气缸(1)输出端的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以及连接于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输出端的两个气管,且每个气管上均依次安装有真空缓冲罐(4)、真空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两个气管对应所述真空缓冲罐(4)、真空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的上下游位置均通过第一支管相连通;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医用吸引系统的智能电器控制柜(8)和值班室监测服务器(9),智能电器控制柜(8)内集成有自动控制电路,值班室监测服务器(9)通过导线与智能电器控制柜(8)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分气缸(1)上设有真空表(10),且吸引分气缸(1)通过真空传感器(11)与智能电器控制柜(8)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6)为水环式真空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医用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位于真空泵(6)和废气排放灭菌器(5)之间的位置还设有水气分离器(7),且所述双联吸引前置细菌过滤器(3)包括两个并列布置于两个气管输入端的细菌过滤器,细菌过滤器内置有可拆卸的滤芯,且两个细菌过滤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二支管连通消毒剂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消毒剂发生器随真空泵(6)运行而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骁诚李贤勇余宏亮王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依技设备成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