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43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城市恢复力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城市数据;构建系统性能曲线;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获取总模拟时间,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将系统性能曲线进行区间划分,并求解每个区间的积分值,并得到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通过系统性能最大值与总模拟时间的乘积来表征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通过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与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的比例,得到恢复力评估结果并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改进后的系统性能曲线的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进行评估,为城市恢复力的评估与决策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复力的评估与决策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复力的评估与决策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恢复力评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频繁的自然灾害(如洪涝灾害)会严重地威胁到城市的稳定性,并对人民的经济财产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保证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应对城市灾害的热点问题。恢复力可以表征城市在经受灾害后的弹性状态,对于评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由于恢复力概念的多学科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来评估恢复力,并且在不同灾害下,恢复力的评估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在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评估。
[0004]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率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次数也日益增多。因此,为了提升城市对于洪涝灾害的风险管理和应急保障能力,需对城市适应灾害的能力进行有效评估。目前,现有的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多以受灾程度(如淹没面积、淹没时间)来间接表达而并未真正直接量化城市受灾后恢复到较好状态的能力,且仅应用于较小范围(如社区、学校、行政区等),未能应用于较大范围(城市、城市群、省份等)。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00:获取目标城市数据;
[0010]S200:构建系统性能曲线;
[0011]S300: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获取总模拟时间,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将系统性能曲线进行区间划分,并求解每个区间的积分值,并得到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
[0012]S400:通过系统性能最大值与总模拟时间的乘积来表征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
[0013]S500:通过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与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的比例,得到恢复力评估结果并输出。
[0014]优选的,S100获取的目标城市数据包括:目标城市的地理信息数据、目标城市的排水能力、目标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以及目标城市的洪涝灾害数据。
[0015]优选的,所述S200,包括:
[0016]S210:基于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洪涝灾害数据,将目标城市受到洪涝灾害的情况分为洪水淹没部分以及未淹没部分;
[0017]S220:以目标城市未淹没的面积与目标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来反映城市的系统性能,得到系统性能曲线。
[0018]优选的,所述S300,包括:
[0019]S310:通过目标城市的排水能力来获取洪涝积水的排水时间;
[0020]S320: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并将所述排水时间与天气预报数据中的降雨时间相加,得到总模拟时间;
[0021]S330:将总模拟时间段以预设的时间间隔等比例划分为多个区间,并认为区间内的闭合形状为光滑梯形,并将系统性能曲线的横坐标的时间间隔作为梯形的高;
[0022]S340:将一段区间的两端的系统性能作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通过面积公式求解,得到该段区间的积分值;
[0023]S350:计算所有区间的积分值,并将所有区间的积分值加和得到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
[0024]优选的,所述S400,包括:通过面积法来量化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将目标城市的整个受灾前的区间作为矩形,其中,矩形的长为总模拟时间,矩形的宽为纵坐标的系统性能最大值,得到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
[00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系统,包括:
[0026]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城市数据;
[0027]构建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构建系统性能曲线;
[0028]第一计算单元,与所述构建单元连接,用于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获取总模拟时间,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将系统性能曲线进行区间划分,并求解每个区间的积分值,并得到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
[0029]第二计算单元,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连接,用于通过系统性能最大值与总模拟时间的乘积来表征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
[0030]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连接,用于通过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与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的比例,得到恢复力评估结果并输出。
[0031]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的步骤。
[003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基于改进后的系统性能曲线对城市面对洪涝灾害的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为城市恢复力的评估与决策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的有益效果为:
[0033](1)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系统性能曲线对城市面对洪涝灾害的适应能力进行的评估分析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易于操作的优点;
[0034](2)本专利技术得出的评估结果准确高,有利于为城市恢复力评估与决策支持提供有力依据。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评估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评估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系统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1
[0041]一方面,参见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00:获取目标城市数据;
[0043]S200:构建系统性能曲线;
[0044]S300: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获取总模拟时间,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将系统性能曲线进行区间划分,并求解每个区间的积分值,并得到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
[0045]S400: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目标城市数据;S200:构建系统性能曲线;S300: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获取总模拟时间,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将系统性能曲线进行区间划分,并求解每个区间的积分值,并得到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S400:通过系统性能最大值与总模拟时间的乘积来表征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S500:通过目标城市的受灾积分总值与目标城市的总积分值的比例,得到恢复力评估结果并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获取的目标城市数据包括:目标城市的地理信息数据、目标城市的排水能力、目标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以及目标城市的洪涝灾害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包括:S210:基于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洪涝灾害数据,将目标城市受到洪涝灾害的情况分为洪水淹没部分以及未淹没部分;S220:以目标城市未淹没的面积与目标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来反映城市的系统性能,得到系统性能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的城市恢复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包括:S310:通过目标城市的排水能力来获取洪涝积水的排水时间;S320:对目标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模拟,并将所述排水时间与天气预报数据中的降雨时间相加,得到总模拟时间;S330:将总模拟时间段以预设的时间间隔等比例划分为多个区间,并认为区间内的闭合形状为光滑梯形,并将系统性能曲线的横坐标的时间间隔作为梯形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美蓉张源岳文淙余春雪滕艳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