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25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发光件、光学组件及背板,发光件用于朝向光学组件发射光线,背板包括底板及围接于背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光学组件设于底板上,发光件设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第三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片,第四侧板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弹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弹性抵接光学组件的相对两侧。当光学组件发生热膨冷缩或移位时,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发生相应压缩或回弹,使得光学组件能够发生均匀的膨胀或收缩,从而使得光学组件与发光件的位置保持对应,降低背光模组的显示产生灯影现象的概率,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电显示技术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搭配薄膜晶体管的液晶背光模组(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已经越发成熟,由于其轻薄、携带方便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随着背光模组的不断发展,对背光模组光学、面板厚度以及面板边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相关技术的背光模组中,在冷热交替过程中,光学组件发生热膨冷缩使得光学组件与发光器件之间的位置发生错位,导致背光模组的显示产生灯影等现象,影响所述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背光模组的光学组件发生热膨冷缩使得导光板与发光器件之间的位置发生错位,导致背光模组的显示产生灯影等现象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6]发光件和光学组件,所述发光件用于朝向所述光学组件发射光线;及
[0007]背板,包括底板及围接于所述背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片,所述第四侧板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弹性抵接于所述光学组件的相对两侧。
[0008]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光学组件设于背板的底板上,发光件设于光学组件于第一侧板之间,第三侧板设有第一弹片,第四侧板设有第二弹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弹性抵接于光学组件的相对两侧。当光学组件发生热膨冷缩或移位时,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发生相应的压缩或回弹,使得光学组件能够发生均匀的膨胀或收缩,从而使得光学组件与发光件的位置保持对应,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显示产生灯影现象的概率甚至避免背光模组的显示产生灯影现象,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0009]其中,所述背板通过冲裁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弹片以及所述第二弹片。
[0010]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导光板和第一光学膜层,所述第一光学膜层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膜层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耳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挂耳部;所述第三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挂耳部,所述第四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挂耳部。
[0011]其中,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内,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弹片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收容部内,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二弹片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挂耳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挂耳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凸起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限位所述第一光学膜层,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限位所述第一光学膜层。
[0012]其中,所述第二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弹性抵接与所述光学组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0013]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膜层的边缘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挂耳部,所述第二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收容部,所述第三收容部对应所述第三挂耳部;
[0014]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收容部内,所述第三弹片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弹片背离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挂耳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三凸起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通孔限位所述第一光学膜层。
[0015]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沿第一方向的可移动位移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沿第二方向的可移动位移,所述第二凸起部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沿第一方向的可移动位移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沿第二方向的可移动位移,所述第三凸起部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沿第一方向的可移动位移小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沿第二方向的可移动位移;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三侧板或所述第四侧板的延伸方向。
[0016]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及所述第四侧板的三个导光侧面;
[0017]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光学膜层,所述第二光学膜层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个翻折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底板的一侧,所述翻折部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导光侧面。
[0018]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一固定凹槽和第二固定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固定凹槽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且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胶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凹槽与所述背板卡合连接,所述胶框还用于对所述第一光学膜层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进行限位。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对应设置。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二提供的一种第二侧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三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四提供的一种第二侧板以及光学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五提供的一种第一光学膜层以及背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显示装置

1000、背光模组

1、发光件

11、光学组件

12、导光板

13、第一光学膜层

14、第一挂耳部

141、第二挂耳部

142、第三挂耳部

143、第一通孔

144、第二通孔

145、第三通孔

146、第二光学膜层

15、翻折部

151、背板

20、第一侧板

21、第二侧板

22、第三侧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件和光学组件,所述发光件用于朝向所述光学组件发射光线;及背板,包括底板及围接于所述背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片,所述第四侧板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弹性抵接于所述光学组件的相对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通过冲裁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弹片以及所述第二弹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导光板和第一光学膜层,所述第一光学膜层设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膜层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耳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挂耳部;所述第三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挂耳部,所述第四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挂耳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内,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弹片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收容部内,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二弹片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挂耳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挂耳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凸起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限位所述第一光学膜层,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限位所述第一光学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弹性抵接与所述光学组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层的边缘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挂耳部,所述第二侧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龙李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