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MAIT和肿瘤细胞两者的多特异性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12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同时结合粘膜相关不变T(MAI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多特异性分子,该多特异性分子包含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Vα7.2T细胞受体(TCR)的域和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域。抗原(TAA)的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结合MAIT和肿瘤细胞两者的多特异性抗体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可用于治疗癌症的多特异性分子。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使用双特异性抗体(BsAbs)的T细胞重定向方法为癌症免疫治疗带来了重大进展。两种T细胞重定向BsAb已获得监管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腹水的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和用于治疗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许多其他人正在接受临床研究。
[0004]T细胞重定向BsAb根本的公认作用机制是通过免疫突触的形成(Offner等,2006;Nagorsen等,2011)。此种BsAb介导的CD3受体和靶细胞肿瘤相关抗原(TAA)的交联导致:T细胞活化,随后穿孔蛋白和粒酶从细胞毒性颗粒释放到免疫突触环境中,最终通过随后的凋亡破坏靶细胞。在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的情况下,形成的免疫突触似乎与在天然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过程中诱导的那些无法区分(Offner等,2006)。由于这些凋亡介质的传递是通过被动扩散完成的,因此突触的大小(由BsAb的抗CD3和抗TAA部分之间的距离定义)对细胞毒效力至关重要。TAA表位和靶细胞膜之间的距离决定了BiTE的活性,并且可以解释不同T细胞重定向BsAb格式之间报告的细胞毒性活性的差异,证实当两个细胞膜最接近时,肿瘤细胞裂解是最有效的。
[0005]此外,活化的T细胞产生白介素(IL)

2和干扰素(IFN)

γ,从而促进它们在肿瘤部位的增殖和扩张,使T细胞成为最有效的免疫应答介质。CD8+细胞是最早增殖并对靶细胞发挥细胞毒性活性的细胞;然而,CD4+细胞以短延迟启动,但同样有助于观察到的细胞毒性。
[0006]选择T细胞重定向机制的最佳TAA是困难的。由于T细胞的高细胞毒性效力,T细胞重定向方法的治疗窗口相当窄。应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是困难的,主要是由于选定的肿瘤相关抗原在健康细胞和组织中的广泛表达导致毒性增加(中靶脱瘤效应)。
[0007]当前的T细胞重定向BsAb靶向CD3,因此将动员肿瘤部位的所有CD3+T细胞,包括CD8+(其是介导靶细胞杀伤的主要效应细胞群),CD4+(其可以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此种疗法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和不想要的Treg(当定位在靶组织中时,它们通过分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和活化CTL上的抑制途径来降低免疫应答并抑制CD8+效应细胞)(Koristka S等,2012;Koristka等,2013)。几个小组报告,分离的Treg可以促进细胞毒活性(Choi等,2013)。然而,也已经证明,在异种移植物模型中在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的T细胞重定向BsAb(PSCA/CD3)进行治疗期间Treg的存在促进了体内肿瘤生长(Koristka等,2012)。尽管一份报告表明在人离体CD33/CD3 T细胞重定向BsAb的研究中未观察到Treg的增殖(Krupka等,2014),但CTL的排他重定向可能提供治疗益处并进一步增强此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此,一项研究(Michalk等,2014)证明PSCA/CD8 BiTE分子能够引发有效的抗肿瘤应答,尽管只有预活化的CD8+T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性。
[0008]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和更安全的T细胞重定向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细胞重定向方法,该方法靶向具有不变/半不变T细胞受体
(TCR)的免疫细胞,例如粘膜相关不变T(MAIT)细胞,并重定向这些特异性T细胞以杀死肿瘤细胞。
[0010]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同时结合MAI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多特异性分子,该多特异性分子包含至少一个抗Vα7.2域,即特异性结合Vα7.2TCR的域,和至少一个抗肿瘤相关抗原域(TAA),即特异性结合TAA的域。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T细胞受体依靠通过此类多特异性分子的交联活化MAIT细胞以杀死肿瘤细胞。参见图1。
[0012]此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a)仅活化针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b)不活化CD4+T细胞,因此细胞因子风暴和自身反应性的风险较小,以及c)不将Treg重定向到肿瘤部位。此外,由于MAIT细胞在人外周组织中,特别是在肝脏和粘膜组织(如肺和肠道)中是丰富的,因此有利于向实体瘤迁移。
[0013]分子优选是多特异性、优选双特异性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特异性抗体如何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TAA和不变的TCR,即α链Vα7.2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抗体实例的示意图。
[0016]图3A显示了代表四个独立实验的CD19
+
Raji细胞上抗Vα7.2/抗CD19Fab

Fab的结合概况(profile)。
[0017]图3B显示了代表三种不同供体的Vα7.2
+
细胞上抗Vα7.2/抗CD19 Fab

Fab的结合概况。
[0018]图4A显示了用于确定CD8
+
T细胞活化的流式细胞术门控策略。
[0019]图4B显示了用不同摩尔浓度的抗Vα7.2/抗CD19 Fab

Fab或抗CD3,或抗Vα7.2包被的孔中CD25
+
、CD69
+
和双阳性(CD25
+
CD69
+
)CD8
+
TCRγδ

T细胞(代表两个供体)的百分比。
[0020]图5A显示了用于确定MAIT细胞活化的流式细胞术门控策略。
[0021]图5B显示了用不同摩尔浓度的抗Vα7.2/抗CD19 Fab

Fab或抗CD3或抗Vα7.2包被的孔中CD25
+
、CD69
+
和双阳性(CD25
+
CD69
+
)MAIT(CD8
+
TCRγδ

CD161
hi
IL18RA
+
)细胞(代表两个供体)的百分比。
[0022]图6显示了当在不同浓度的抗Vα7.2/抗CD19 Fab

Fab和不同的效应物:靶标比率下共培养48小时时,Raji细胞的特异性裂解百分比。
[0023]图7A显示了CD19+NALM

6肿瘤细胞上的抗Vα7.2/抗CD19 Fab

Fab和抗CD19/抗Vα7.2Fab

Fab抗体的结合概况,以及阴性对照Fab

Fab抗体的结合概况。显示了3个独立实验的中值。
[0024]图7B显示了CD19+NALM

6肿瘤细胞上的抗Vα7.2/抗CD19 BiXAb和抗CD19/抗Vα7.2BiXAb抗体的结合概况,以及阴性对照BiXAb抗体的结合概况。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能够同时结合粘膜相关不变T(MAI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多特异性分子,所述多特异性分子包含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Vα7.2T细胞受体(TCR)的域和至少一个特异性结合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域。2.权利要求1的多特异性分子,其是多特异性的,优选双特异性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3.权利要求1或2的多特异性分子,其包含至少一个多特异性抗原结合片段,所述多特异性抗原结合片段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CH1和CL域的Fab片段,其中所述Fab片段以任何顺序串联排列,第一Fab片段的CH1域的C端末端通过多肽接头连接到后面的Fab片段的VH域的N端末端,其中至少一个Fab片段结合Vα7.2,并且至少另一个Fab片段结合TAA。4.权利要求3的多特异性分子,其由如权利要求3中所定义的多特异性抗原结合片段组成。5.权利要求3的多特异性分子,其包含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臂,每个臂由如权利要求3中所定义的多特异性抗原结合片段组成,优选地其中所述多特异性分子具有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其包含:

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臂,每个臂由如权利要求3中所定义的多特异性抗原结合片段组成;

免疫球蛋白的二聚化的CH2和CH3域;

IgA、IgG或IgD的铰链区,其将所述抗原结合臂的CH1域的C端末端连接到所述CH2域的N端末端,仍优选地,其中所述多特异性分子是包含至少两条重链和四条轻链的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每条重链还包含含有铰链

CH2

CH3域的免疫球蛋白的Fc区。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多特异性分子,其中所述结合Vα7.2TCR的域结合Vα7.2

Jα33、Vα7.2

Jα20或Vα7.2

Jα12。7.权利要求6的多特异性分子,其能够与单克隆抗体3C10竞争或结合Vα7.2

Jα33多肽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表位。8.权利要求6或7的多特异性分子,其中所述抗Vα7.2域的重可变链包含以下CDR:GFNIKDTH(SEQ ID NO:4);TDPASGDT(SEQ ID NO:5)和CAHYYRDDVNYAMDY(SEQ ID NO:6);和/或所述抗Vα7.2域的轻可变链包含以下CDR:QNVGS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兰茨S阿米戈莱纳M塞塔基斯M圭洛特德洛斯特E朱科夫斯基PE杰拉德M法鲁迪
申请(专利权)人:居里研究所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