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98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属于地下室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底板块,底板块上均设置有支撑墙,支撑墙上设置有顶板块,相邻底板块之间相互拼接,相邻支撑墙之间相互拼接,相邻的顶板块之间相互拼接,相邻底板之间的拼接缝和相邻支撑墙之间的拼接缝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本申请具有减少在地震时地下室出现大面积坍塌的现象,降低地震时地下室的破坏程度的效果。的破坏程度的效果。的破坏程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室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地下室施工工序一般为开挖、边坡喷锚、垫层施工、底板施工预留后浇带、地下室墙体和顶板施工、后浇带浇筑闭合。其中后浇带是指在两块相邻的底板或顶板之间按要求预留出一段不进行浇筑,待达到一定时间后,相邻底板或顶板之间沉降稳定后,在将后浇带进行浇筑。后浇带浇筑完成后,整个地块的顶板连成一块整体的板,底板连成一块整体的板。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传统的地下室抗震方式是根据抗震等级要求对桩基深度、墙板钢筋布置和混凝土强度等方面进行加强,但是地下室的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力仍然是相互传递的,当地震严重时容易引发连动的大面积坍塌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在地震时地下室出现大面积坍塌的现象,降低地震时地下室的破坏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包括若干底板块,若干所述底板块上均设置有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上设置有顶板块,相邻所述底板块之间相互拼接,相邻所述支撑墙之间相互拼接,相邻的所述顶板块之间相互拼接,相邻所述底板之间的拼接缝和相邻所述支撑墙之间的拼接缝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若干底板块、支撑墙和顶板块拼接在一起,然后在拼接缝处塞入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地震时,每块地板块相互之间不会引发连动,从而减少地下室的破坏程度,在正常状态下,遇水膨胀止水条减少外部土层的水渗入地下室,实现抗震抗渗的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底板块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支撑墙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相邻所述底板块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相互拼接且连通,相邻所述支撑墙的所述第二安装槽相互拼接且连通,相互拼接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拼接缝和相互拼接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拼接缝均设置有耐候胶,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相邻的第二安装槽共同围成一个放置槽,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候胶将相邻第一安装槽的拼接缝和相邻第二安装槽的拼接缝密封,然后将遇水膨胀止水条塞入放置槽内,进一步加强了底板块和支撑墙之间的防水作用。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交接面为弧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遇水膨胀止水条能与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的交接面贴合。
[0012]可选的,用于放置所述底板块的基坑四周设置有地连墙,所述地连墙朝向所述支撑墙一侧涂抹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并设置有第一防水卷材层,所述支撑墙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贴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连墙替代了支撑块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同时水泥基渗透结晶和第一防水卷材层提高了地连墙的防水作用,通过地连墙的设置,外部土体的水不直接与支撑墙接触,减少支撑墙渗漏的情况。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上设置有防水砂浆层,所述支撑墙与所述防水砂浆层贴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砂浆层保护第一防水卷材层,减少支撑墙在安装时刮破第一防水卷材层。
[0016]可选的,所述底板块上开设有供桩基钢筋伸出所述底板块的连接孔,所述底板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板块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桩基钢筋伸出所述连接孔的一端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板块能与桩基连接,使底板块更加稳定,同时支撑柱支撑着顶板块,提高顶板的承载力实现高层施工。
[0018]可选的,相邻所述顶板块拼接处注入有双组份高涌透改性环氧树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组份高涌透改性环氧树脂为A组和B组两种液体混合经过短暂时间反应后凝结时间后形成胶体,将双组份高涌透改性环氧树脂的A组分液体和B组分液体注入到渗漏处内,双组份高涌透改性环氧树脂凝结前会填满顶板块的拼接缝,一定时间后凝结成胶体,减少拼接缝渗漏的情况。
[0020]可选的,所述顶板块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上设置有保护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卷材层将顶板块拼接缝盖住,保护层减少回填土对第二防水卷材层的破坏,提高了顶板块的防水作用。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将底板块之间相拼接,然后将遇水膨胀止水条设置在相邻底板块和相邻支撑墙之间,减少水渗漏进地下室的情况,同时,当发生地震时,减少底板块之间引发的连动,减少地下室发生大面积坍塌的情况,提高了地下室的抗震效果;
[0024]2.地连墙替代支撑墙作为基坑支护,同时地连墙涂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并设置有第一防水卷材层,减少支撑墙直接与外部土层的接触,从而减少水直接与支撑墙接触,减少支撑墙渗漏。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块;11、第一安装槽;12、连接孔;2、支撑墙;21、第二安装槽;3、顶板块;31、双组份高涌透改性环氧树脂;32、第二防水卷材层;33、保护层;4、耐候胶;5、放置槽;51、弧面;6、遇水膨胀止水条;7、支撑柱;8、地连墙;81、水泥基渗透结晶;82、第一防
水卷材层;83、防水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
[0031]如图1、图2和图3,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包括若干底板块1,若干底板块1靠近基坑的一侧上均设置有支撑墙2,同一块底板块1上的支撑墙2共同连接有一块顶板块3,相邻底板块1之间相互拼接,相邻支撑墙2之间相互拼接,相邻顶板块3之间相互拼接,底板块1拼接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支撑墙2拼接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1,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21均为竖向截面呈L型的槽。相邻第一安装槽11之间相互拼接,相邻第二安装槽21之间相互拼接,相拼接的第一安装槽11和相拼接的第二安装槽21之间的拼接缝均设置有耐候胶,一块底板块1的第一安装槽11与设置在该底板块1上的支撑墙2的第二安装槽21相互连通,两个相邻的第一安装槽11和两个相邻的第二安装槽21围成一个放置槽5,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的交接面为弧面51,相邻的支撑墙2和相邻的底板块1之间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6,遇水膨胀止水条6设置在放置槽5内。
[0032]底板块1上开设有供桩基钢筋穿过底板块1的连接孔12,底板块1上设置有支撑柱7,桩基钢筋穿过连接孔12与支撑柱7连接,支撑柱7支撑着顶板块3,相邻的顶板块3之间的拼接缝之间注入有双组份高涌透改性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底板块(1),若干所述底板块(1)上均设置有支撑墙(2),所述支撑墙(2)上设置有顶板块(3),相邻所述底板块(1)之间相互拼接,相邻所述支撑墙(2)之间相互拼接,相邻的所述顶板块(3)之间相互拼接,相邻所述底板块(1)之间的拼接缝和相邻所述支撑墙(2)之间的拼接缝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块(1)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所述支撑墙(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11)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连通,相邻所述底板块(1)的所述第一安装槽(11)相互拼接且连通,相邻所述支撑墙(2)的所述第二安装槽(21)相互拼接且连通,相互拼接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拼接缝和相互拼接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1)的拼接缝均设置有耐候胶(4),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槽(11)和相邻的第二安装槽(21)共同围成一个放置槽(5),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6)设置在所述放置槽(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抗震抗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的交接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骥常超沈礼鹏王曦陈志王晓娜李安平张翠张蒙翟丁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