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64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包括缓冲混凝土结构、橡胶止水带、防水板、注浆管和混凝土加强区;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新混凝土采用橡胶止水带连接;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旧混凝土之间,其包括横防水板、竖防水板;横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旧混凝土下;竖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旧混凝的施工缝处;旧混凝土内的钢筋穿过防水板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连接;注浆管置于竖防水板上;混凝土加强区包裹横防水板,并连接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旧地下室连接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很好的连接新旧地下室,并使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连接性,防止沉降事故的发生。防止沉降事故的发生。防止沉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大型房地产项目,由于建筑面积和体量大,会采取分期开发,但因为使用功能和规划的原因,需要将分期工程的地下室进行贯通不留缝隙,形成整体地下室。新建地下空间的连接设计问题是工程中的一个难题,旧混凝土接缝无法设置传统的止水钢板,因此会出现漏水或发生沉降事故,轻者造成防水渗漏,重者使周围建筑沉降、位移、开裂,甚至可能使地下管线移位和断裂。
[0003]目前,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对连接缝进行凿毛处理,后续产生裂缝后进行“打针”修复。但这种防水的防水性及连接性较差,常常无法达到相应的强度及防水效果,也会出现漏水及发生沉降事故。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防水、加强新旧混凝土连接强度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缓冲结构和施工方法能很好的连接新旧地下室,并使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连接性,防止沉降事故的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包括缓冲混凝土结构、橡胶止水带、防水板、注浆管和混凝土加强区;
[0007]所述缓冲混凝土结构置于新地下室的新混凝土和旧地下室的旧混凝土之间;所述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新混凝土采用橡胶止水带连接;
[0008]所述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旧混凝土之间,其包括横防水板、竖防水板,所述竖防水板通过橡胶膨胀止水结构与横防水板连接;所述横防水板和竖防水板均由橡胶膨胀止水材料包裹钢板制成;所述横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旧混凝土下,其上表面与垫层上表面齐平;所述竖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旧混凝的施工缝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的施工缝有效闭合,形成防水层;旧混凝土内的钢筋穿过橡胶膨胀止水结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连接;
[0009]所述注浆管置于竖防水板上,所述注浆管上设有溢流孔和注浆针孔;
[0010]所述混凝土加强区包裹横防水板,并连接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其上表面与垫层上表面齐平,用于延长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的透水路径。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竖防水板的钢板的上端伸出橡胶膨胀止水材料,通过固定钢筋与旧混凝土内的钢筋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注浆管与固定钢筋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橡胶止水带横向设置,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新混凝土的施工缝垂直。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橡胶止水带位于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新混凝土的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混凝土加强区的横向截面为1m
×
0.5m,深50cm。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横防水板、竖防水板的钢板为2mm钢板。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旧地下室连接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该方法通过在新老地下室的混凝土之间增设一块缓冲混凝土结构;缓冲混凝土结构一侧使用橡胶止水带与新混凝土连接;另一侧使用防水板与旧混凝土进行连接,并采用高压注浆对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的施工缝进行封堵,从而起到防沉降及防水加固作用。
[00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绑扎新建地下室混凝土区域钢筋,留设距离用于缓冲混凝土结构后期施工,在接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一侧插入新建地下室混凝土区域,一侧预留待后期浇入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用于止水;
[0020]2)破除旧地下室区域混凝土,留出施工缝接头,清理接缝;
[0021]3)在设计的混凝土加强区范围内进行开挖,开挖深度50cm,两侧开挖宽度分别为50cm,开挖形成横截面为1m
×
0.5m,深度为50cm的区域,该区域一侧伸入旧地下室混凝土底部50cm,另一侧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下;
[0022]4)浇筑新建地下室混凝土、缓冲混凝土结构下的垫层,使该垫层与旧混凝土下的垫层齐平;
[0023]5)绑扎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的上下层钢筋,其结构与新建地下室混凝土区域的钢筋结构相同;旧混凝土内的上层钢筋直接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的上层钢筋连接,旧混凝土内的下层钢筋穿过防水板上的橡胶膨胀止水结构上的孔后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的下层钢筋连接;设置固定钢筋,使固定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旧混凝土内的上下层钢筋连接;在固定钢筋的中部位置横挑出一根短横钢筋,将短横钢筋与竖防水板上的伸出橡胶膨胀止水材料的钢板连接;
[0024]6)在竖防水板顶部设置注浆管,并使注浆管与短横钢筋连接;注浆管有溢浆孔一侧对向旧混凝土与缓冲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处,便于后期进行补浆;
[0025]7)浇筑混凝土加强区及缓冲混凝土结构区域的混凝土结构,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有效连接;
[0026]8)待混凝土初凝前,开始向注浆针孔内注入环氧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浆,砂浆通过注浆管及溢浆孔向施工缝内高压流入,封闭振捣未完全的空隙,增强其防水能力;
[0027]9)浇筑及注浆完成,封膜养护,此时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旧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为一体,新建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间通过橡胶止水带的伸缩缝进行结合。在新建地下室沉降过程中,橡胶止水带的软性防水能够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缓冲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沉降缓冲,避免旧地下室区域的施工缝沉降开裂。
[0028]本专利技术中,橡胶膨胀止水材料可为掺入无机吸水材料、高粘性树脂的止水材料。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通过在新老地下室之间增设一块缓冲混凝土结构,一侧使用橡胶止水带与新混凝土连接,一侧使用防水板结构与旧混凝土进行连接,并在防水板上设注浆管,来对新旧地下室的连接段进行缓冲连接,能有效防止水流进入,通过高压注浆方式注浆、膨胀止水等方式来延长防水年限和提高修复便捷性,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沉降及防水加固作用;减少了施工缝处渗水几率,加固了施工缝处的结构,取得了一定的质量优化结果和经济效益;
[0031]防水板结构通过橡胶膨胀止水材料包裹钢板组成,既能保证与混凝土的粘接连接,又能在浇筑后在钢板的作用下提高防水的保障年限,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防裂效果;
[0032]防水板采用穿孔的方式和上部焊接的方式与钢筋进行固定,既不妨碍缓冲结构与旧地下室板的钢筋有效连接,又能够使防水材料和混凝土板有效结合,增强了防水性能;
[0033]固定钢筋通过短横钢筋与防水板和注浆管固定连接,一举两得,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0034]混凝土加强区分别向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地下室的旧混凝土区域伸出50cm,延长了新旧混凝土间的水流路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为一体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抗裂和防沉降加强效果;
[0035]在新建地下室的混凝土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混凝土结构、橡胶止水带、防水板、注浆管和混凝土加强区;所述缓冲混凝土结构置于新地下室的新混凝土和旧地下室的旧混凝土之间;所述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新混凝土采用橡胶止水带连接;所述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与旧混凝土之间,其包括横防水板、竖防水板,所述竖防水板通过橡胶膨胀止水结构与横防水板连接;所述横防水板和竖防水板均由橡胶膨胀止水材料包裹钢板制成;所述横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旧混凝土下,其上表面与垫层上表面齐平;所述竖防水板置于缓冲混凝土结构、旧混凝的施工缝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的施工缝有效闭合,形成防水层;旧混凝土内的钢筋穿过橡胶膨胀止水结构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连接;所述注浆管置于竖防水板上,所述注浆管上设有溢流孔和注浆针孔;所述混凝土加强区包裹横防水板,并连接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其上表面与垫层上表面齐平,用于延长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的透水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防水板的钢板的上端伸出橡胶膨胀止水材料,通过固定钢筋与旧混凝土内的钢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与固定钢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横向设置,与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新混凝土的施工缝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位于缓冲混凝土结构和新混凝土的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加强区的横向截面为1m
×
0.5m,深50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防水板、竖防水板的钢板为2mm钢板。8.一种新旧地下室连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

7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新旧地下室连接的缓冲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旧地下室连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帆张志海鲍黎明赵海莲邢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