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769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弓形冷却管、输水模块和监测模块,弓形冷却管排列布置于混凝土内部,弓形冷却管两端分别与输水模块连通形成闭环,输水模块驱动冷却水通过弓形冷却管并对冷却水回收和降温,监测模块包括温度表和测温线缆,温度表设置于弓形冷却管出入口处,测温线缆插入混凝土内部检测混凝土温度,弓形冷却管包括直管段和大弧弯段,直管段平行排列布置,大弧弯段依次连接形成弓型结构,输水模块包括增压水泵和应急水泵,增压水泵和应急水泵并联,两者与外部冷却管连通处分别设置控制阀,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控温过程中监测、调节不精准,以及冷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控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冶金炼钢工程中,钢结构塔楼及转炉设备基础均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方量巨大,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在连续大体积浇筑过程中,内部会聚集混凝土水化反应热量,需要将内部过热热量传导到外部释放,使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外温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大体积浇筑温度常用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增加各类自动控制及检测设备方面,事实上在生产实践特别是冶金建设施工中,如何提高施工方法及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简便易维护方面才是更为迫切的需求。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4397924b公开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方法,使用了水流反向控制操作,但通过单向运行的水冷方法已经足以实现降温及控温目的,且当水泵发生损坏时未提供紧急预案;

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342086a公开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方法中,埋设的预制水冷管道,可以通过普通冷却水循环实现降温,但是未考虑冷却管的外形及转角处的处理,该方法仅用直条型管道铺设,减小了有效热传导接触面积,但直角弯管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弓形冷却管(1)、输水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弓形冷却管(1)排列布置于混凝土内部,所述弓形冷却管(1)两端分别通过外部冷却管与所述输水模块连通形成闭环,所述输水模块驱动冷却水通过所述弓形冷却管(1)并对冷却水回收和降温;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温度表(13)和测温线缆(2),所述温度表(13)设置于所述弓形冷却管(1)出入口处,所述测温线缆(2)插入混凝土内部,用于检测混凝土温度;所述弓形冷却管(1)包括直管段(11)和大弧弯段(12),所述直管段(11)平行排列布置,所述大弧弯段(12)依次连接相邻所述直管段(11)的同一端形成弓型结构,所述弓形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弓形冷却管(1)、输水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弓形冷却管(1)排列布置于混凝土内部,所述弓形冷却管(1)两端分别通过外部冷却管与所述输水模块连通形成闭环,所述输水模块驱动冷却水通过所述弓形冷却管(1)并对冷却水回收和降温;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温度表(13)和测温线缆(2),所述温度表(13)设置于所述弓形冷却管(1)出入口处,所述测温线缆(2)插入混凝土内部,用于检测混凝土温度;所述弓形冷却管(1)包括直管段(11)和大弧弯段(12),所述直管段(11)平行排列布置,所述大弧弯段(12)依次连接相邻所述直管段(11)的同一端形成弓型结构,所述弓形冷却管(1)首尾两端从混凝土内伸出;所述输水模块包括增压水泵(3)和应急水泵(14),所述增压水泵(3)和所述应急水泵(14)并联,两者与所述外部冷却管连通处分别设置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模块包括模块化鳍型散热冷却器(4)、水箱(5),所述外部冷却管依次连通所述增压水泵(3)、所述模块化鳍型散热冷却器(4)和所述水箱(5),所述增压水泵(3)将所述水箱(5)内储存的冷却水泵出并加速循环;所述模块化鳍型散热冷却器(4)包括多个并联的迂回通路模组,所述迂回通路模组与所述外部冷却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11)、所述大弧弯段(12)采用承插口初步拼接,所述直管段(11)插入所述大弧弯段(12)内,所述直管段(11)的外壁与所述大弧弯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田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