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89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磁瓦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安装板、上模、下模、挤压成型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后侧,所述下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下支板,两个下支板均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上支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两个上支板和两个下支板上,所述挤压成型组件设置在底座的顶部前侧,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呈空心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对制作磁瓦的物料进行挤压成型,同时能够保证物料中挤出的水不会出现再次回流至成型模腔内的情况,方便操作人员将成型后的磁瓦取出,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磁瓦的制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瓦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磁瓦是永磁体中的一种主要用在永磁电机上的瓦状磁铁,在居里温度以下,铁磁或亚铁磁材料内部存在很多各自具有自发磁矩,且磁矩成对的小区域,它们排列的方向紊乱,如不加磁场进行磁化,从整体上看,磁矩为零。现有的磁瓦加工工艺中,为了节省成本和简化工艺,很多企业相继开发全倒角成型模具,但由于上模吸水板与下冲头增加倒角后,改变了模具成型部位局部的磁场分布,在实际加工中,常伴随上吸水板吸水不充分,造成浆液中的水回流至成型腔内,在磁瓦内外弧与倒角交界处产生裂纹,烧结后由于产品收缩,裂纹扩大造成废品。
[0003]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现有申请号CN 111873140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通过下冲头的运动带动气压调整片向上运动形成负压,将料浆内的水通过气压挤入上冲头吸水板上并用PVA吸水海绵进行吸收,避免浆液中的水回流至磁瓦成型腔内,在磁瓦内外弧与倒角交界处产生裂纹,另外,通过调整整个磁瓦成型腔的高度,实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板(11)、上模(3)、下模(2)、挤压成型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1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后侧,所述下模(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下支板(22),两个下支板(22)均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上模(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上支板(33),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两个上支板(33)和两个下支板(22)上,所述挤压成型组件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前侧,所述上模(3)和下模(2)均呈空心设置,所述上模(3)和下模(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成型模腔,且挤压成型组件与上模(3)和下模(2)相适配;所述上模(3)的底部内壁上和下模(2)的顶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吸水层(5),所两个成型模腔内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透水块(51),多个透水块(51)分别与对应的吸水层(5)相连接,所述上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32),所述进料管(32)的底端与上模(3)上的成型模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丝杠(4)、两个内丝套筒(41)、齿形皮带(43)和两个齿形带轮(42),两个上支板(33)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丝杠(4),两个下支板(22)上均转动安装有内丝套筒(41),两个内丝套筒(41)分别螺纹套设在对应的固定丝杠(4)上,两个内丝套筒(41)的底端均固定套设有齿形带轮(42),两个齿形带轮(42)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齿形皮带(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瓦内外弧倒角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伺服电机(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荣管群马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诚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