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83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高磁活塞、直道型轨道管、电磁线圈、电路控制部件、支架、机体、吸气阀、排气阀、密封圈、吸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等组成。所述直道型轨道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直道型轨道管外用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在首末位置均匀环绕,高磁活塞置于直道型轨道管中并通过密封环进行密封,高磁活塞受磁场作用力在直道型轨道管中进行往返运动压缩气体。吸气阀与吸气管道相连,吸气阀在运行过程中可利用内外压差开启或关闭,排气阀与排气管道连接,排气阀在管内气体压力达到排气压力时开启,完成排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实现压缩机高效稳定的运行。缩机高效稳定的运行。缩机高效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


[0001]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一个高磁活塞受通有加载交流电流的线圈的交变磁场的力的作用实现高磁活塞往返运动压缩气体的电磁活塞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在石化和制冷等行业运用,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压缩多种不同的工质(空气、氟利昂等制冷剂)。电磁活塞压缩机与目前大量应用的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相比较具有功耗低、运行平稳和噪音小的特点。
[0003]微型压缩机具有迷你的体积、轻巧的重量和超强的耐久力;工作安静,振动轻微。在航空航天、冷链物流和电子器件冷却方面都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微型压缩机所使用的往复式压缩机在减振方面的设计难以达到预期,压缩机振动较大会产生压缩机运行可靠性下降、仪表失灵,甚至损坏,使操作人员工作条件恶化,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解决了当前电机驱动活塞压缩机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直道型轨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道型轨道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直道型轨道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直道型轨道管的上部外侧分别固定有吸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直道型轨道管内有一个高磁活塞,所述直道型轨道管外用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在首末位置均匀环绕,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固定于机体内壁,所述机体的右侧装设有电路控制部件。
[0007]进一步,所述高磁活塞在通电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中通过加载交流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与高磁活塞的磁场力相互作用使得高磁活塞进行往复运动,高磁活塞上设有密封环用以保证密封性能。
[0008]进一步,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磁活塞与直道型轨道管密封段之间的密闭容积为压缩容积,高磁活塞与直道型轨道管密封段之间的气体因密闭容积的缩小而被压缩。
[0009]进一步,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部件与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连接,电路控制部件通过控制进入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的交流电流频率和相位,使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对高磁活塞的磁场力。所述直道型轨道管侧旁开设有与吸气管道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吸气管道相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道型轨道管侧旁开设有与排气管道相连接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排气管道相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道型轨道管底部装设有支架、支撑板,所述支架支撑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由起减振作用的弹性主体构成。
[0012]进一步,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外部均套设有与吸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相密封的密封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电磁活塞压缩机,电路控制部件通过控制进入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的交流电流频率和相位,使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对高磁活塞的磁场力,推动高磁活塞在直道型轨道管中加速往复运动,此时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气体在高磁活塞与直道型轨道管构成的密闭容积内被压缩,待高磁活塞向直道型轨道管开口端运动时,由于吸气阀内外压差不同,吸气阀保持开启状态继续进气,完成吸气过程。待高磁活塞向直道型轨道管封闭端运动时,由于高磁活塞与直道型轨道管构成的密闭容积逐渐变小,压力逐渐升高直至达到设定的排气压力,排气阀开启,完成排气过程。此时电路控制部件控制电磁线圈的正负极,从而控制高磁活塞在直道型轨道管往复运动,排气阀再次处于关闭状态,重复上述步骤,如此进行循环工作。
[0015](2)本技术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能够解决当前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结构复杂的问题。电磁线圈由电路控制部件独立控制,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的特点。本技术电磁活塞压缩机具有结构新颖、控制简单、电磁力强、响应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本申请将以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吸气过程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压缩过程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排气过程示意图;
[0021]其中:高磁活塞1,直道型轨道管2,支架3,支撑板4,第一电磁线圈5,电路控制部件6,机体7,密封环8,排气口9,排气管道10,排气阀11,排气装置12,吸气装置13,密封圈14,吸气阀15,吸气管道16,连接孔17,第二电磁线圈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3]本技术请参阅图1

4: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高磁活塞1、直道型轨道管2、电磁线圈5、电路控制部件6、支架3、机体7、吸气装置13和排气装置12等组成。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直道型轨道管2的上部外侧分别固定有吸气装置13和排气装置12,直道型轨道管2内有一个高磁活塞1,直道型轨道管2外用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在首末位置均匀环绕。机体7内壁固定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所述机体7的右侧装设有电路控制部件6。所述高磁活塞1在通电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中通过加载交流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与高磁活塞
1的磁场力相互作用使得高磁活塞1进行往复运动,高磁活塞1上设有密封环8用以保证密封性能。所述高磁活塞1与直道型轨道管2密封段之间的密闭容积为压缩容积,高磁活塞1与直道型轨道管2密封段之间的气体因密闭容积的缩小而被压缩。所述电路控制部件6与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连接,电路控制部件6通过控制进入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的交流电流频率和相位,使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产生对高磁活塞1的磁场力。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侧旁开设有与吸气管道16相连接的连接孔17。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侧旁开设有与排气管道10相连接的排气口9。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底部装设有支架3、支撑板4,所述支架3支撑在支撑板4上,所述支撑板4由起减振作用的弹性主体构成。
[0025]本技术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对于本技术利用第一电磁线圈5、第二电磁线圈18和高磁活塞1之间的耦合磁场,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活塞压缩机,包括直道型轨道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直道型轨道管(2)的上部外侧分别固定有吸气装置(13)和排气装置(12),直道型轨道管(2)内有一个高磁活塞(1),所述直道型轨道管(2)外用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在首末位置均匀环绕,所述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固定于机体(7)内壁,所述机体(7)的右侧装设有电路控制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磁活塞(1)在通电第一电磁线圈(5)和第二电磁线圈(18)中通过加载交流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与高磁活塞(1)的磁场力相互作用使得高磁活塞(1)进行往复运动,高磁活塞(1)上设有密封环(8)用以保证密封性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磁活塞(1)与直道型轨道管(2)密封段之间的密闭容积为压缩容积,高磁活塞(1)与直道型轨道管(2)密封段之间的气体因密闭容积的缩小而被压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张博文张琳晗曾骋陈浪梁明可刘快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