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83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包括离心机外壳和离心机上盖和离心室腔体,离心机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离心机外壳内部安装有离心室腔体,离心机的转子安装在离心室腔体内部并由驱动电机驱动;离心室腔体,离心室腔体安装于驱动电机的上方,离心室腔体与驱动电机之间由橡胶密封垫密封固定;离心室腔体周向设有四个仓室,四个仓室包括两个消毒雾化仓和两个过滤仓,消毒雾化仓和过滤仓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离心完成的降速过程中,雾化器工作对离心室腔体内部进行气溶胶浸润,同时风阀开启,真空泵工作,四仓形成循环流,随离心机转子旋转,气流搅拌下沉,将气溶胶迅速旋转吸附到过滤仓。过滤仓。过滤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机
,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气溶胶,又称气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一般大小在0.01~10微米之间。微生物气溶胶是实验室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程度取决于微生物本身的的毒力、浓度、粒子大小以及当时实验室内微小气候条件。离心前样本配重过程中沾染到离心管外侧的污染随着离心时转子的高速运转,被高速的涡流裹挟、搅匀和分散充斥在离心室腔体中,在开盖的一瞬间气溶胶喷出并造成生物污染,尤其当管盖松动导致的样本泼洒时,气溶胶中的微生物含量是惊人的。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中,明确指出离心机属于可能产生气溶胶危害的仪器设备。世卫组织根据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将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为了1级到4级四个等级,其中从二级实验室起就需要对气溶胶进行防护了。
[0003]对于上述风险,针对高风险样本的提取纯化,二级实验室通常采用生物安全柜来防护可能生成的气溶胶,对于体积较小的台式离心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机外壳和离心机上盖和离心室腔体,所述离心机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离心机外壳内部安装有离心室腔体,所述离心机的转子安装在所述离心室腔体内部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离心室腔体,所述离心室腔体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上方,所述离心室腔体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由橡胶密封垫密封固定;所述离心室腔体周向设有四个仓室,所述四个仓室包括两个消毒雾化仓和两个过滤仓,所述消毒雾化仓和所述过滤仓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仓室沿所述离心室腔体均布分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式离心机还包括:风阀,所述风阀固定在所述离心室腔体的通风孔内;吸气泵,所述吸气泵固定在所述离心机外壳的底部,所述吸气泵与所述离心室腔体的排气孔相连;消毒雾化器,所述消毒雾化器固定在离心机外壳的外侧,通过管路将雾化后的消毒液输送到离心室腔体内部;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离心机外壳的底部,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吸气泵、消毒雾化器和所述风阀的工作状态开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气溶胶危害的台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的正面为具有凸面结构的U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宪振王梓涵付立元贾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