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83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金属导体,以及与金属导体连接的接地导线,所述的接地导线与金属导体连接处包裹有把手,所述的把手由绝缘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特点是使用简便、经济耐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且静电消除装置无需另外增加外接电源,只需由一组接地的金属铜线、尼龙托架、专用电线插座、消除器塑料管棒、接地导线等附件组成,另外,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因电晕电流较大,所以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的静电荷数目较多;再一是临界电压较低,剩余的静电压就越小,静电消除装置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的安全装置。技术背景一般在生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收巻过程中,由于薄膜先后经过挤 出、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测厚、电晕处理、收巻等多组辊筒的摩擦 和接触,膜巻上产生较多的静电。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的声光和电磁波,在生产过程中将引起生产故 障或降低产品质量,由静电放电造成的瞬间冲击性的电击,对人体的 影响一般是痛感和震颤、还可能当操作人员站高换巻时造成高处坠落 等二次灾害的人身事故。从防火防爆角度看,静电放电是由电能转换 成热能的过程,并有可能将可燃物点燃,成为着火或爆炸的来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 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所述的静电消 除装置包括金属导体,以及与金属导体连接的接地导线,所述的接地导线与 金属导体连接处包裹有把手,所述的把手由绝缘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的金属导体呈o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进一步包括 所述的接地导线与金属导体之间设置有接线庄头,该接线庄头一端与金属导 体连接,另一端与接地导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进一步包括 所述的接线庄头与金属导体之间采用托架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进一步包括 所述的托架由尼龙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进一步包括 所述的把手至少部分固定托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进一步包括 所述的把手为塑料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特点是使用简便、 经济耐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且静电消除装置无需另外增加外接 电源,只需由一组接地的金属铜线、尼龙托架、专用电线插座、消除 器塑料管棒、接地导线等附件组成,另外,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因 电晕电流较大,所以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的静电荷数目较多;再一是临 界电压较低,剩余的静电压就越小,静电消除装置的效果得到明显提 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巻薄膜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导体,2.接地导线,3.把手,4.接线庄头,5. 托架,6.薄膜巻,7.传动箱。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 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 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l所示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包括金属导体1,以及与 金属导体1连接的接地导线2,接地导线2与金属导体1连接处包裹 有把手3,所述的把手3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中,该金属导体1呈0 型,且金属导体1为铜等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制成。采用上述形状,便 于操作人员收集薄膜表面的静电。上述接地导线2与金属导体1之间 设置有接线庄头4,该接线庄头4 一端与金属导体1连接,另一端与 接地导线2连接。为使接地庄头4与金属导体l连接牢固,故在接线 庄头4与金属导体1之间采用托架5固定,并且托架5采用尼龙材料 制成。另外,把手3至少部分固定托架5上,且把手3为塑料材料制 成。如图2,当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巻6生产至规定直径大小后,收巻 传动箱7自动翻转,待需要卸巻的薄膜巻6停稳后,左右操作工各持 一把静电消除装置的把手3对8.2米幅宽的薄膜巻6表面(距表面 l-2cm)进行来回数次的静电消除,即由于薄膜巻6的静电感应,金属 导体1顶端会出现相反电荷,在附近形成强电场,并形成气体电离,在所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薄膜巻6和金属导体1 顶端移动,与薄膜巻6电性相反的离子抵达带电体表面时,即与静电 中和;而移到金属导体1顶端的离子通过接地导线2把电荷导入大地。 当静电完全消除后进行御巻。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 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 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金属导体(1),以及与金属导体(1)连接的接地导线(2),所述的接地导线(2)与金属导体(1)连接处包裹有把手(3),所述的把手(3)由绝缘材料制成。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体(1)呈o型。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 导线(2)与金属导体(1)之间设置有接线庄头(4),该接线庄头(4) 一端 与金属导体(1)连接,接线庄头(4)另一端与接地导线(2)连接。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 庄头(4)与金属导体(1)之间采用托架(5)固定。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 (5)由尼龙材料制成。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 (3)至少部分固定托架(5)上。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 (3)为塑料材料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金属导体,以及与金属导体连接的接地导线,所述的接地导线与金属导体连接处包裹有把手,所述的把手由绝缘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特点是使用简便、经济耐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且静电消除装置无需另外增加外接电源,只需由一组接地的金属铜线、尼龙托架、专用电线插座、消除器塑料管棒、接地导线等附件组成,另外,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因电晕电流较大,所以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的静电荷数目较多;再一是临界电压较低,剩余的静电压就越小,静电消除装置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文档编号H05F3/02GK101404851SQ200810236130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华国正, 吕军锋, 於冬雷, 王伟新, 王晓军, 薛永美 申请人: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感应式静电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金属导体(1),以及与金属导体(1)连接的接地导线(2),所述的接地导线(2)与金属导体(1)连接处包裹有把手(3),所述的把手(3)由绝缘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华国正薛永美王伟新於冬雷吕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