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615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民用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器,包括上下外壳、置于上下外壳之间的菲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以及置于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因在上下外壳之间设置有本公司研发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使得可以消除以本产品为中心,直径为30cm以内的所有物体表面产生的静电,把危害人身体健康的静电消除掉;在消除静电时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上的LED灯显示,让人能直观了解静电是否消除掉了。以及消除电子产品上的静电,使其增加使用寿命。又因其设置有卡壳,配置有手带和钥匙扣,使得该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具有携带方便的效果;由于其功能是非接触的方式消除静电,所以使用非常简单、方便,带在手上或者挂在钥匙扣上就不用管它了,他就自动开始工作,把你周围30cm内的静电消除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技术領域本技术有关一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非接触式的民用静电消除器。背紫技朮在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我们人体和导电物体因为摩擦(人体静电是人和衣服等摩擦产生的;物体静电是物体和风、电器等产生的。)产生了大量的静电电 荷携带在其上,当人体在接触到导电物体的时候,双方的电荷将发生转移,由 于有电势差的原故,所以在电荷转移的时候静电就会击打人体,使人体瞬间麻痹或者痛楚;还会击穿或者损伤电子产品里面的电路版,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等。而且大量的静电电荷长期附着在人体上,对我们人的身体健康是个隐患。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导电物体表面存在人量的静电,有一些物体的表面带 静电的电量虽小,但也阻碍人们正常的使用该物品,因此静电存在成了人们生 活中的贯要障碍物。例如,寒冷干燥的冬天,议们在上下汽车时,幵关汽车门、接触电脑、金属物休、甚至和别人捉手,都常常被静电电击到,il:你麻痹"半 天"-特别是女性朋友,更为尴尬的是漂亮的裙子老是粘连在自己的腿上,11: 你"寸步难行"-人们在外出回来以后会发现身上的衣服占有一层灰尘,因在你的身上有静电,该静电能吸附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使得你的衣服会变得很脏-还有,电子产品的生产车间里面的工作人员都要带接地式静电腕带和穿防'静电衣服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使用新型为了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消除产品周 围30CM以内非接触的物体的静电;并使用了LED灯显示,可以很直观的告诉人 们静电已经消除完毕而且还有使用和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包括 上下外壳、置于上下外壳之间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以及置于下外壳上的 电镀卡壳。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在上下外壳之间置于了一个用于非接触的非接触式静 电消除模块。依据上述主要特征,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的电路由静电感应吸收^ 、静电消除控制^i&和:i:f乍状态输出^三部分组成。依据上述主要特征,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上使用了3V纽扣电池。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外壳的表面开设有-个LED灯显示的小孔。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在下外壳置于了一个电镀卡壳。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电镀的导电体是由塑料加XM成的。依据上述:t要特征,电镀卡壳要有金属嫘丝贯穿和内置的非接触式静电消 除模块上的探头接触。与现冇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在上下外壳之间设置有非 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使得可以消除产品周围30CM以内非接触的物体的静电, 使符消除存在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隐患不在发生;又因在上外壳的友而开设有 一个LED灯昆示的小孔,并使用了 LED灯显示,可以很直观的告诉人们静电巳 经消除究毕;还因在下外壳设置了一个电镀长壳,吊千使用手带和梦J匙扣,所 以还有使用和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的效果-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冇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拐详细说明如下附圉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非^tt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正面图。两2为本技术非gHtt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下壳正面图。图3为本实ffl新型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后惻视图。图4为本技术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外观图5为本技术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电镀卡壳图。 图6为本技术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电路图。具体实簾方式请参阅图l、图2、图3、图4、图5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 技术所采用一种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包括上下外壳图l、图2、置于 上下外壳图1、图2之间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图4、上外壳图1的表面开设 有一个LED灯显示的小孔1,置于下外壳图2上的电镀卡壳图5。组装时,内置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先置与上外壳图1内,使其PCB上 的LED灯插入到上外壳图1表面的LED灯孔1处,然后盖上下外壳图2,使其上 外壳图1和下外壳图2边缘紧密接触,之后安装上电镀外壳图5,置于下外壳图 2的上部,最后通过螺钉固定,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成品非接触式民用静电 消除器。其原理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的电路使用了 3V纽扣电池。非接蝕式静电消除模 块的电路A静电感应吸收电路、静电消除控制电路和工作状态输出电路三部分 组成,艽中静电感应吸收控制电路由!. TC.. Rl、 R2、 RT、 RT1粗成。2. 工作状态控制电路由TC、 n、 R4组成静电消除控制电路。3. 工作状态输出电路由Q、R5、 !.ED组成.,岡户只要带着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产品周围30CM以内非接触的物 体的静电,熟会在0.2妙的时间被^品内置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消除,如 豕煞由滔险,,:品卜TTFT的ITTi灯譯古目!S^, '5TL、MB吉观的吿;KU们煞由P^消除。综上所述,S在il下外壳g〗.图2之问设置有,.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使 :tt五T W消除i^品闺雨30PM CI由非法舢的物汰的静由.*柿田了 i叩打兒^,可以很直:視的告诉人们静电已经消除完毕他是使用和携带方便、々k形关观的非 :HS触才斤.田静由勉晚毀。权利要求1. 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外壳、置于上下外壳之间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置于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上外壳表面的LED灯孔、上下外壳侧面开设的若干个通孔。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外壳内置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了电阻探针的静电引导方式的非接触设备。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类似与门、与非门、或、或非、同相器、反相器、时基电路搭建的采用电阻探 针的静电引导方式和控制处理电路。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上外壳的 表面开设有一个LED孔,在其刚刚消除完静电的时候,这个LED孔处的LED灯就显示。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在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外 壳侧面开设的若干个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一种民用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器,包括上下外壳、置于上下外壳之间的菲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以及置于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因在上下外壳之间设置有本公司研发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使得可以消除以本产品为中心,直径为30cm以内的所有物体表面产生的静电,把危害人身体健康的静电消除掉;在消除静电时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上的LED灯显示,让人能直观了解静电是否消除掉了。以及消除电子产品上的静电,使其增加使用寿命。又因其设置有卡壳,配置有手带和钥匙扣,使得该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具有携带方便的效果;由于其功能是非接触的方式消除静电,所以使用非常简单、方便,带在手上或者挂在钥匙扣上就不用管它了,他就自动开始工作,把你周围30cm内的静电消除掉。文档编号H05F3/00GK201104370SQ20062001693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光 付 申请人:深圳市百欣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外壳、置于上下外壳之间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置于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上外壳表面的LED灯孔、上下外壳侧面开设的若干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