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色杆菌A-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43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色杆菌A

1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应用环境微生物
,特别地涉及一种无色杆菌A

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能干扰其它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种类众多,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人类医疗和畜牧业的广谱合成抗生素。人和动物服用的四环素药物通常不能被完全吸收,大多随排泄物以母体或者代谢物的形式进入污水管网或者直接排放到周围的受纳环境(如地表水)。此外,四环素药物在生产和装备过程中的损失以及制药厂处理后的排出水也是影响水体中四环素浓度的重要来源。四环素已经在不同的环境中被高频繁检出。在制药废水处理厂某处理单元中四环素的浓度达到61.0
±
12.2mg/L,某海水养殖场(中国东南部)的水和沉积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总浓度分别为0.2~259.1ng/L和3.45~74.84ng/g。抗生素的广泛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还可以诱导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出现和传播,降低抗生素对人类和动物病原体的治疗潜力,所以抗生素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另一方面,氨氮超标是水体污染中最常见的一类污染问题,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体发黑,不仅危及人类的用水安全,还会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抗生素和氨氮还可能在有机废水中共存,构成抗生素和氨氮复合有机污染水体。因此,探究高效、经济安全的水处理技术对于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抗生素和氨氮,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对于废水中四环素去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膜分离、紫外照射、臭氧氧化等。近年来,生物降解方法因其具有长效、低成本和降解产物毒性低等特点,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1154685B公开了一株降解四环素的变栖克雷伯士菌及其应用,该专利技术中的变栖克雷伯士菌TC3可通过共代谢方式对四环素进行降解,因此可应用于土壤和水体中低浓度四环素的去除。专利技术专利CN104403965B公开了一种降解水体四环素污染物的栖木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该栖木槿假单胞菌DT1在含有四环素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和良好的四环素降解能力。但上述生物降解四环素均是在30~35℃条件下进行的,这是由于低温条件会对四环素降解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鉴于抗生素污染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目前仍需要获取更多具有高效降解抗生素能力的菌株,特别是相对较为缺乏的低温条件下可降解抗生素的菌株。此外,针对氨氮及四环素复合污染进行同步降解的单一菌株也鲜有报道。面对日益严苛的安全检测标准及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亟待开发高效、安全的新技术、新方法,同步解决四环素和氨氮污染问题,以缓解环境压力,遏制细菌抗药性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无色杆菌A

1,
解决现有低温条件对生物降解四环素的抑制问题,并实现有机污水中四环素和氨氮的同步去除;同时也为有机污水中四环素的生物降解提供更多的选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色杆菌 (Achromobactersp.)A

1,所述菌株于2021年12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31。进一步地,所述无色杆菌A

1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降解菌制剂,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包含所述的无色杆菌A

1。优选地,所述制剂中无色杆菌A

1的活菌量≥1
×
106CFU/mL。其中,上述制剂可以是无色杆菌A

1经液体培养得到的湿菌体如培养液、培养浓缩液、培养分离液,也可以是由无色杆菌A

1的湿菌体经冷冻干燥得到的冻干细胞,还可以是由无色杆菌A

1的冻干细胞得到的重悬液。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无色杆菌A

1或上述降解菌制剂在降解四环素和/或氨氮 (NH
4+

N)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降解的温度为10~30℃。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含四环素和/或NH
4+

N废水的处理方法,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31的无色杆菌A

1或由其制备的降解菌制剂投入到所述废水中。在好氧的条件下,无色杆菌A

1以乙酸钠和四环素为混合有机碳源,实现对废水中四环素和/或NH
4+

N的生物去除。
[0009]优选地,应用上述无色杆菌A

1处理含四环素和/或NH
4+

N有机废水时,所述废水中四环素的浓度为10~80mg/L。
[0010]优选地,应用上述无色杆菌A

1处理含四环素和/或NH
4+

N有机废水时,所述废水中NH
4+

N浓度为70~130mg/L。
[0011]优选地,应用上述无色杆菌A

1处理含四环素和/或NH
4+

N有机废水时,所述废水的温度为10~30℃。
[0012]优选地,应用上述无色杆菌A

1处理含四环素和/或NH
4+

N有机废水时,所述废水的C/N为9~16。
[0013]优选地,应用上述无色杆菌A

1处理含四环素和/或NH
4+

N有机废水时,所述废水的pH值为6~8。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色杆菌A

1可在较宽的环境温度(10~30℃)条件下实现对四环素的生物去除。7d内对四环素的去除效率较高,可达到57%~81%。特别是在10℃的低温条件下,无色杆菌A

1仍保持良好的生长性能,能对较宽浓度范围(10~80mg/L)的四环素进行生物去除,具有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含四环素废水的应用潜能。该菌株对环境温度条件要求较低,应用范围较广,因此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001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色杆菌A

1在10~30℃温度范围内,不仅可实现四环素的生物去除,还可实现氨氮的同步去除,且无含氮中间产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A

1,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31。2.一种降解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色杆菌A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解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无色杆菌A

1的活菌量≥1
×
106CFU/mL。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色杆菌A

1或权利要求2所述降解菌制剂在降解四环素和/或氨氮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彬燕亭宇郭劲松高俊敏吴瑞馨王锦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