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1606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第一原料与第一溶剂混合制成第一浆料,所述第一原料包括钴酸锂;步骤S2、将第二原料与第二溶剂混合制成第二浆料,所述第二原料包括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步骤S3、将第二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干燥形成第一涂层;步骤S4、将第一浆料涂覆于第一涂层的表面,干燥形成第二涂层得到正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双层涂布方式,表面使用结构更稳定的活性材料,避免结构坍塌,从而提高正极片的性能。片的性能。片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现使用的3C数码产品,大多是采用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使用,成本较高,基于现今经济下行,通过化学体系来降低电芯成本成为一种主要的开发路线,现如今在手机上使用的电芯,正极材料主要以8:2(质量比LCO:LiNi
0.6
Co
0.2
Mn
0.2
O2)的比例作为主要的开发路线,现阶段主流三元材料的工作电压为4.2V~4.4V,而未来手机电池工作电压逐步往4.5V开发,导致正极使用8:2的比例在4.2V~4.4V的工作电压下性能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双层涂布方式,表面使用结构更稳定的活性材料,避免结构坍塌,从而提高正极片的性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将第一原料与第一溶剂混合制成第一浆料,所述第一原料包括钴酸锂;
[0007]步骤S2、将第二原料与第二溶剂混合制成第二浆料,所述第二原料包括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
[0008]步骤S3、将第二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干燥形成第一涂层;
[0009]步骤S4、将第一浆料涂覆于第一涂层的表面,干燥形成第二涂层得到正极片。
[0010]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钴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9~0.98:0.01~0.05:0:001~0.05。
[0011]其中,所述第二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3~0.9:0.68~0.8:0.01~0.05:0.001~0.05。
[0012]其中,所述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质量比为8:2。
[0013]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密度为50~70g/cm3。
[0014]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0~70mm。
[0015]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的面密度为30~50g/cm3。
[0016]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0~60mm。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正极片,能够耐受3.0V~4.5V的高电压,安全性好。
[00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正极片,由上述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得到。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具有良好的高电压性能和循环性能。
[002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上述的正极片。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双层涂布方式,表面使用结构更稳定的活性材料,避免结构坍塌,从而提高正极片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二次电池在45℃下容量保持率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6]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S1、将第一原料与第一溶剂混合制成第一浆料,所述第一原料包括钴酸锂;
[0028]步骤S2、将第二原料与第二溶剂混合制成第二浆料,所述第二原料包括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
[0029]步骤S3、将第二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干燥形成第一涂层;
[0030]步骤S4、将第一浆料涂覆于第一涂层的表面,干燥形成第二涂层得到正极片。
[0031]本专利技术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双层涂布方式,在正极片的表层涂布结构稳定性好的钴酸锂活性材料,避免正极片在多次循环后随着脱锂量的增加而结构破坏,从而有效地提高正极片的循环性能。正极片的内层涂布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混合材料,能够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使正极片兼具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
[0032]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第一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钴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9~0.98:0.01~0.05:0:001~0.05。设置一定的比例,使内层牢固与正极集流体结合,不会在多次循环过程中破坏脱落。优选地,钴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9:0.05:0.05、0.92:0.04:0.04、0.95:0.03:0.02、0.96:0.02:0.02、0.97:0.02:0.01、0.98:0.01:0.01。
[0033]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第二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3~0.9:0.68~0.8:0.01~0.05:0.001~0.05。设置一定的比例,使外层牢固与内层牢固结合,不会在多次循环过程中破坏脱落。优选地,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6:0.3:0.05:0.05、0.6:0.2:0.1:0.1、0.64:0.32:0.02:0.02、0.65:0.32:0.01:0.01、0.62:0.32:0.04:0.02、0.6:0.2:0.1:0.1、0.7:0.2:0.05:0.05、0.8:0.1:0.04:0.06。
[0034]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质量比为8:2。使用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质量比为8:2时,得到的混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0035]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第一涂层的面密度为50~70g/cm3。优选地,第一涂层的面密度为50g/cm3、53g/cm3、55g/cm3、57g/cm3、60g/cm3、65g/cm3、68g/cm3、69g/cm3、70g/cm3。
[0036]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0~70mm。设置第一涂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使极片兼具安全性能和较薄的厚度,不影响能量密度。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0mm、30mm、40mm、50mm、60mm、70mm。
[0037]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第二涂层的面密度为30~50g/cm3。第二涂层的面密度为
30g/cm3、33g/cm3、34g/cm3、35g/cm3、38g/cm3、40g/cm3、44g/cm3、46g/cm3、47g/cm3、50g/cm3。
[0038]在一些实施使中,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0~60mm。设置第二涂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使极片兼具安全性能和较薄的厚度,不影响能量密度。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0mm、20mm、30mm、40mm、50mm、60mm。
[0039]一种正极片,由上述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具有良好的高电压性能和循环性能。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第一原料与第一溶剂混合制成第一浆料,所述第一原料包括钴酸锂;步骤S2、将第二原料与第二溶剂混合制成第二浆料,所述第二原料包括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步骤S3、将第二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干燥形成第一涂层;步骤S4、将第一浆料涂覆于第一涂层的表面,干燥形成第二涂层得到正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钴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9~0.98:0.01~0.05:0:001~0.0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导电剂:粘结剂为0.3~0.9:0.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槐胡小勇杜晨树严丽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