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39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正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活性材料区、绝缘材料区和留白区,所述集流体对应于所述活性材料区的表面设有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对应于所述绝缘材料区的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留白区位于所述活性材料区和所述绝缘材料区之间,所述活性物质层与所述绝缘层通过所述留白区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以及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地应用。锂离子电池的极片需要通过设置极耳来实现对外的电流输出,传统的方式一般是使用五金刀模对极片进行切割以形成极耳,但该方式易产生大量的金属碎屑而影响电池的绝缘性能,并且采用五金刀模切割形成的极耳其规格固定,变换极耳规格时需要更换模具,灵活性差。通过激光切割形成极耳的方式具有适应性强、切割质量高的优点,逐渐被广泛运用于极片极耳的切割。
[0003]锂离子电池正极片为提高绝缘性能,通常在活性物质层外侧增加一层绝缘层,两层物质相互紧贴,分界线不明显,并且绝缘层是浅色区、活性物质层是深色区。激光在绝缘层或者两层物质的分界处进行切割时,易碰到活性物质层中的深色物质(活性物质),产生炸火现象,从而增大极片边缘毛刺,不利于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旨在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通过在活性材料区和绝缘材料区之间设置留白区,活性物质层与绝缘层通过留白区隔开,从而避免激光切割形成极耳时切割到活性物质层而出现炸火现象,减少极片切割边缘的毛刺,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正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活性材料区、绝缘材料区和留白区,所述集流体对应于所述活性材料区的表面设有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对应于所述绝缘材料区的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留白区位于所述活性材料区和所述绝缘材料区之间,所述活性物质层与所述绝缘层通过所述留白区隔开。
[0006]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集流体还包括空箔区,所述空箔区位于所述绝缘材料区远离所述活性材料区的一侧。
[0007]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活性材料区、所述留白区、所述绝缘材料区和所述空箔区沿所述电池正极片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0008]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留白区的宽度为d,所述绝缘材料区的宽度为d`,所述留白区与所述绝缘材料区的宽度之比为:0<d/d`≤1/3,或者,1/10≤d/d`≤1/3,或者1/10≤d/d`≤1/6。空白区的宽度过小则分隔不明显达不到阻止炸火的目的,宽度过大则增加正极片重量和体积,减少电池比容量。
[000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留白区的宽度为d,0<d≤1mm,或者,0.5mm≤d≤1mm,或者d=0.5mm。
[001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层还包括导电剂和/或第一粘接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石墨烯和金属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乙烯呲咯烷酮、聚乙烯醚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所述无机材料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锌、二氧化锆、碳化硅、勃姆石、氢氧化铝和硫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粘接剂,所述第二粘接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乙烯呲咯烷酮、聚乙烯醚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所述正极片通过以上所述的电池正极片切割形成。
[0015]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正极片,通过在活性材料区和绝缘材料区之间设置留白区,活性物质层与绝缘层通过留白区隔开,使得活性物质层与绝缘层之间形成清晰的分界带,从而避免激光切割形成极耳时切割到活性物质层而出现炸火现象,减少极片切割边缘的毛刺,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正极片的切割方式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池正极片的切割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2]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正极片,包括集流体1,集流体1包括活性材料区11、绝缘材料区12和留白区13。集流体1对应于活性材料区11的表面设有活性物质层2,集流体1对应于绝缘材料区12的表面设有绝缘层3。留白区13位于活性材料区11和绝缘材料区12之间(即活性材料区11和绝缘材料区12分别位于留白区13的相对两侧,活性材料区11和绝缘材料区12通过留白区13隔开),活性物质层2与绝缘层3通过留白区13隔开。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留白区13可以是集流体1本身,即集流体1的一部分作为留白区13。
[0024]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正极片,通过在活性材料区11和绝缘材料区12之间
设置留白区13,活性物质层2与绝缘层3通过留白区13隔开,使得活性物质层2与绝缘层3之间形成清晰的分界带(绝缘层3为浅色,活性物质层2为深色),从而避免激光切割形成极耳时切割到活性物质层2而出现炸火现象,减少极片切割边缘的毛刺,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集流体1还包括空箔区14,空箔区14位于绝缘材料区12远离活性材料区11的一侧(空箔区14和留白区13均未设置活性物质层2或绝缘层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空箔区14可以是集流体1本身,即集流体1的一部分作为空箔区14。
[0026]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池正极片具有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活性材料区11、留白区13、绝缘材料区12和空箔区14(图2中各区之间以虚线分隔开)均沿电池正极片的长度方向X延伸设置,活性材料区11、留白区13、绝缘材料区12和空箔区14沿电池正极片的宽度方向Y依次排列设置。
[0027]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留白区13的宽度为d,绝缘材料区12的宽度为d`,留白区13与绝缘材料区12的宽度之比为:0<d/d`≤1/3,或者,1/10≤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片,包括集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1)包括活性材料区(11)、绝缘材料区(12)和留白区(13),所述集流体(1)对应于所述活性材料区(11)的表面设有活性物质层(2),所述集流体(1)对应于所述绝缘材料区(12)的表面设有绝缘层(3);所述留白区(13)位于所述活性材料区(11)和所述绝缘材料区(12)之间,所述活性物质层(2)与所述绝缘层(3)通过所述留白区(13)隔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1)还包括空箔区(14),所述空箔区(14)位于所述绝缘材料区(12)远离所述活性材料区(11)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煜张海波靳勇张竣博朱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