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91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先进行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然后将提取的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微乳,最后将稠膏与挥发油微乳与其他辅料制成凝胶贴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经皮给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如给药次数少、患者适应性好、具有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污染衣物等优势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挥发油制备成微乳以改善其与凝胶贴膏基质相容的问题,同时将瘀血痹口服剂型改为外用剂型,以求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且方便携带及使用。及使用。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瘀血痹是由炙乳香,炙没药,红花,丹参,炙香附,川芎,当归,炙黄芪,威灵仙,川牛膝,姜黄11味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功能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痹证。瘀血痹同时兼顾止痛、化瘀和消肿等,有着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独特优势,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瘀血痹长期口服后乳香、没药等药物在胃中释放引起恶心反应,患者服用顺应性差,且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差异大,生物利用度低,因此瘀血痹的进一步应用在制剂开发中遇到了一些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由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制备而成,具有与皮肤相容性高、刺激性小、载药量大、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类人群。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
[0008]取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剩余药液备用;取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当归、丹参、炙黄芪,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和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剩余药液,滤过,浓缩,得清膏,加入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稠膏,备用;
[0009]S2、挥发油微乳的制备
[0010]称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

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在室温下搅拌,得挥发油微乳备用;
[0011]S3、凝胶贴膏剂的制备
[0012]将稠膏与挥发油微乳与其他辅料制成凝胶贴膏剂。
[0013]优选的,所述提取挥发油具体为:取川芎、制香附、姜黄,加6

10倍质量水浸泡0.5

2h后,回流2

6h提取挥发油。
[0014]优选的,所述加水煎煮,第一次加入6

10倍质量水,煎煮2

4h,第二次煎煮前加入红花,加入4

6倍质量水,煎煮1

2h。
[0015]优选的,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10

1.15。
[0016]优选的,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20

1.30。
[0017]优选的,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

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
的挥发油和超纯水的质量比为:200

250:100

150:50

75:80

100:500

550。
[0018]优选的,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具体为:取聚丙烯酸钠NP

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加入甘油中,搅拌混合均匀,作为A相,将稠膏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
[0019]将聚乙烯吡咯烷酮K90用挥发油微乳充分溶胀,加入酒石酸溶解作为B相,搅拌均匀;
[0020]将B相加入A相,搅拌充分,将制备的凝胶贴膏剂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干燥,即得。
[0021]进一步优选的,聚丙烯酸钠NP

700、甘羟铝、聚乙二醇400、甘油以及稠膏的质量比为:1

7:0.1

0.8:1

5:15

25:1

5;
[0022]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挥发油微乳以及酒石酸的质量比为:0.5

2:1

2:0.5

2.0;
[0023]B相与A相的质量比为:2

6:17

38。
[002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瘀血痹凝胶贴膏剂,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芎5

15g、制香附5

10g、姜黄5

10g、制乳香1

5g、制没药1

5g、威灵仙5

10g、川牛膝5

10g、当归5

10g、丹参10

15g、炙黄芪5

10g、红花5

10g。
[0025]优选的,所述瘀血痹凝胶贴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川芎9g、制香附7.2g、姜黄6g、制乳香3.6g、制没药3.6g、威灵仙9g、川牛膝9g、当归6g、丹参12g、炙黄芪9g、红花6g。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将瘀血痹口服剂型改为外用剂型,以求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且方便携带及使用。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经皮给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如给药次数少、患者适应性好、具有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不污染衣物等优势等特点。
[0028]本专利技术将挥发油制备成微乳以改善其与凝胶贴膏基质相容的问题,同时将瘀血痹口服剂型改为外用剂型,以求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且方便携带及使用。
[0029]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凝胶贴膏剂由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制备而成,具有与皮肤相容性高、刺激性小、载药量大、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类人群。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因素试验中聚丙烯酸钠NP

700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因素试验中酒石酸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单因素试验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因素试验中甘羟铝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因素试验中甘油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单因素试验中聚乙二醇400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Box

Behnken试验中响应曲面图及等高线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其中,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瘀血痹凝胶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瘀血痹提取物的制备取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剩余药液备用;取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当归、丹参、炙黄芪,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和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挥发油后的剩余药液,滤过,浓缩,得清膏,加入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稠膏,备用;S2、挥发油微乳的制备称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

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在室温下搅拌,得挥发油微乳备用;S3、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将稠膏与挥发油微乳与其他辅料制成凝胶贴膏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挥发油具体为:取川芎、制香附、姜黄,加6

10倍质量水浸泡0.5

2h后,回流2

6h提取挥发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煮,第一次加入6

10倍质量水,煎煮2

4h,第二次煎煮前加入红花,加入4

6倍质量水,煎煮1

2h。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10

1.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50℃时相对密度为1.20

1.30。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EL

35,乙醇,单油酸甘油酯,川芎、制香附、姜黄提取的挥发油和超纯水的质量比为:200

250:100

150:50

75:80

100:500

550。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具体为:取聚丙烯酸钠N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书繁陈雄汪巍杨玉王辉苑鹏翀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