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8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包括连体服,连体服由抗菌面料缝制而成,抗菌面料包括相互连接的里层和表层,里层由竹炭纱线交织而成,连体服上固接有用于连接负压源的负压软管,负压软管与连体服的内部连接以使连体服内保持负压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本的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保持织物清洁,减少连体服在穿上时内部细菌的滋生,从而实现抑菌抗菌的效果。负压软管与连体服的内部连接以使连体服内保持负压状态。通过负压状态,从而连体服形成从外向内,再从内到负压软管的气体流动过程,从而避免连体服1内的细菌、水分、表皮代谢物等带入到食品工作场合,避免造成一定的污染的问题。避免造成一定的污染的问题。避免造成一定的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

技术介绍

[0002]人体表面有很多微生物,微生物用肉眼很难看到,有关实验表明:在健康人皮肤表面有微生物约有100万个/cm2。穿着者本身的体温(温度)、人体散发的湿气(水分)以及皮肤的代谢物(营养)等为这些微生物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长时间的工作,使工作服成为最适合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温床,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食品的卫生安全。
[0003]目前标准级的食品工作服大多用斜纹绸或者斜纹呢,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缓解细菌或微生物滋生的问题。但是,由于人体不断的在活动,周围气体不断在进出工作服,从而将工作服内的细菌、水分、表皮代谢物等带入到食品工作场合,造成一定的污染问题。进一步的,部分食品行业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蒸汽、油烟等,又会进入工作服内,进一步恶化工作服内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包括连体服,所述连体服由抗菌面料缝制而成,所述抗菌面料包括相互连接的里层和表层,所述里层由竹炭纱线交织而成,所述连体服上固接有用于连接负压源的负压软管,所述负压软管与所述连体服的内部连接以使所述连体服内保持负压状态。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体服包括连体帽、连体衣和连体裤,所述连体帽的帽口、所述连体衣的袖口和连体裤的裤口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紧贴于皮肤的松紧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软管的外壁固接在所述连体帽、连体衣和连体裤的外侧,且所述负压软管上均布有与所述连体帽、连体衣和连体裤的内部连通的负压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软管与所述抗菌面料粘接固定,所述抗菌面料上设置有与所述负压孔对齐的面料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软管相对所述连体服的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负压软管相对所述连体服的前后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软管的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源的快插接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体服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所述连体服内外的过滤阀,所述过滤阀内设置有过滤芯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阀包括动过滤罩、静过滤罩和过滤棉,所述动过滤罩和静过滤罩上均布有网孔,所述静过滤罩的外缘固接在所述抗菌面料上,所述动过滤罩的一端与所
述静过滤罩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静过滤罩活动卡接,所述过滤棉可拆式卡接在所述动过滤罩和静过滤罩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静过滤罩的边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静过滤罩通过连接孔缝制在所述抗菌面料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包括铜纤维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本的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保持织物清洁,减少连体服在穿上时内部细菌的滋生,从而实现抑菌抗菌的效果。负压软管与连体服的内部连接以使连体服内保持负压状态。通过负压状态,从而连体服形成从外向内,再从内到负压软管的气体流动过程,从而避免连体服内的细菌、水分、表皮代谢物等带入到食品工作场合,避免造成一定的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负压软管与抗菌面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过滤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连体服;2、抗菌面料;3、里层;4、表层;5、负压软管;6、连体帽;7、连体衣;8、连体裤;9、松紧带;10、负压孔;11、面料孔;12、快插接头;13、过滤阀;14、动过滤罩;15、静过滤罩;16、过滤棉;17、网孔;18、连接孔;19、卡接头;2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24]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包括连体服1,连体服1由抗菌面料2缝制而成,包括自上而下的连体帽6、连体衣7和连体裤8,连体衣7的前部设置有拉链,便于穿上。抗菌面料2包括相互连接的里层3和表层4,里层3由竹炭纱线交织而成,表层4包括铜纤维层,竹炭纱线具有很好的杀菌过滤和吸附作用,铜纤维层有效杀菌、除臭和自身清洁的功能,从而抗菌面料1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保持织物清洁,减少连体服1在穿上时内部细菌的滋生,从而实现抑菌抗菌的效果。连体服1上固接有用于连接负压源的负压软管5,负压软管5与连体服1的内部连接以使连体服1内保持负压状态。通过负压状态,从而连体服1形成从外向内,再从内到负压软管5的气体流动过程,从而避免连体服1内的细菌、水分、表皮代谢物等随气流外溢带入到食品工作场合,避免造成一定的污染的问题。
[0025]在本实施例中,连体帽6的帽口、连体衣7的袖口和连体裤8的裤口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紧贴于皮肤的松紧带9,从而通过松紧带9形成束口结构,起到密封的效果,避免从连体帽6的帽口、连体衣7的袖口和连体裤8的裤口逸散污染食品的污染物。
[0026]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负压软管5的外壁固接在连体帽6、连体衣7和连体裤8的外侧,且负压软管5上均布有与连体帽6、连体衣7和连体裤8的内部连通的负压孔10,从而可
以从连体服1的多个区域进行负压吸附作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负压软管5与抗菌面料2粘接固定,抗菌面料2上设置有与负压孔10对齐的面料孔11,从而通过均布的负压孔10及其配对的面料孔11,更能均匀轻柔地从连体服1内抽吸,负压孔10与面料孔11可以在负压软管5粘接一体后,从内到外穿刺形成。
[0027]在本实施例中,负压软管5从连体服1的外侧绕过衣袖部位、裤腿部位,同时,负压软管5相对连体服1的左右对称设置,且负压软管5相对连体服1的前后对称设置,即负压软管5的吸附作用可以完全覆盖整个人体的各个部位,从而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的带走细菌、水分、表皮代谢物等。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快速的连接负压源,负压软管5的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源的快插接头12,采用市售普通型号即可,是最方便的即插即用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
[0029]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部分食品行业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蒸汽、油烟等,在连体服1形成从外向内的气流过程中,为了避免工作中的蒸汽、油烟进入连体服1内,连体服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连体服1内外的过滤阀13,过滤阀13为塑料结构,过滤阀13内设置有过滤芯体。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过滤阀13包括动过滤罩14、静过滤罩15和过滤棉16,为了实现过滤阀13的安装,静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连体服(1),所述连体服(1)由抗菌面料(2)缝制而成,所述抗菌面料(2)包括相互连接的里层(3)和表层(4),所述里层(3)由竹炭纱线交织而成,所述连体服(1)上固接有用于连接负压源的负压软管(5),所述负压软管(5)与所述连体服(1)的内部连接以使所述连体服(1)内保持负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服(1)包括连体帽(6)、连体衣(7)和连体裤(8),所述连体帽(6)的帽口、所述连体衣(7)的袖口和连体裤(8)的裤口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紧贴于皮肤的松紧带(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软管(5)的外壁固接在所述连体帽(6)、连体衣(7)和连体裤(8)的外侧,且所述负压软管(5)上均布有与所述连体帽(6)、连体衣(7)和连体裤(8)的内部连通的负压孔(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软管(5)与所述抗菌面料(2)粘接固定,所述抗菌面料(2)上设置有与所述负压孔(10)对齐的面料孔(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行业的抑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软管(5)相对所述连体服(1)的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负压软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辉刘静胡战张佳汤夏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永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