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8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等离子体高能量打破N2和O2化学键,实现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氨(NH3)是高效的储氢介质,开发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化学合成氨(“绿氨”)技术,不仅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和调峰”,还可实现低成本、跨地域的氢储运,解决氢能产业的重大难题。成熟的工业合成氨以Haber

Bosch法为主,即利用N2、H2为反应物,以铁或钌系合金为主催化剂,反应温度≥500℃,压力范围13~17MPa,依据化学反应式N2+3H2→
2NH3,ΔH=

92.4kJ/mol,氢单次转化率<20%。此外,工业合成氨使用的氢气一般都是从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制氢过程会产生大量的CO2温室气体,能耗高,不符合双碳目标的要求。近年来,以水为氢源的常温、常压电化学合成氨方法虽引起了广泛研究兴趣,但缺少高活性的催化反应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缓慢,对于常温常压的氮气解离加氢仍然是一项艰难的挑战,尚难以被规模化应用。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解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等离子体高能量打破N2和O2化学键,实现NO
x
的持续合成,得到等离子气体;b)基于质子导体传导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在氨电极通入步骤a)得到的等离子气体、氢电极通入氢源气体,通过热电耦合作用,将氢离子从氢电极传导到氨电极,与NO
x
进行加氢合成氨反应,得到NH3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空气为高纯空气,由体积比7:(2~4)的氧气和氮气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利用等离子体高能量打破N2和O2化学键的过程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具体过程如下:将两个电极分别与电源相连,在电极两端施加交流高频高压,电子在运动中不断与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空气分子发生碰撞,使两电极间的空气产生气体辉光放电而形成等离子区,利用等离子体高能量,打破非极性分子N2和O2的化学键而形成N

O键,调节等离子体功率、反应器温度、电压、电流,将空气反应物转化为具有反应活性的极性NO
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的流速为10mL/min~100mL/min;反应器温度为80℃~120℃,等离子体功率为500W~1000W,电压为170V~180V,电流为3A~5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协同合成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NiO和BaCe
0.7
Zr
0.1
Y
0.1
Yb
0.1
O3‑
δ
粉体混合,在乙醇和丁酮中球磨20h~30h,接着加入NiO和BaCe
0.7
Zr
0.1
Y
0.1
Yb
0.1
O3‑
δ
粉体总质量6%~1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合剂、1%~6%的邻苯二甲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波鲍迪钟海霞周纳王芳刘建伟黄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