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573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多孔支架并进行磺化处理,得到磺化支架;步骤S2、将所述磺化支架置于多巴胺溶液或聚多巴胺溶液中处理,得到多巴胺涂覆支架或聚多巴胺涂覆支架;步骤S3、将所述多巴胺涂覆支架或聚多巴胺涂覆支架置于载药的锶掺杂生物玻璃微球分散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即得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所述多孔支架为多孔聚醚醚酮支架或多孔聚醚酮酮支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支架材料具有仿骨小梁结构,且能够促进颅骨缺损修复并降低促炎因子分泌,在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免疫细胞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在各种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可以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分为促炎性M1表型和抗炎M2表型。一般情况下,巨噬细胞在PEEK表面上持续存在促炎M1表型,导致巨噬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并增加了纤维化增强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纤维包裹的形成。相反,短暂和适当的炎症反应(M1极化),然后及时切换到M2表型,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调节炎症,将有助于种植体的骨修复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调节植入生物材料引起的炎症反应,通常在植入物表面修饰白介素

4(IL

4)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或将CD47蛋白(自身标记物)共价固定在材料表面,以保护植入物不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炎症反应,但这些方法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多孔支架并进行磺化处理,得到磺化支架;步骤S2、将所述磺化支架置于多巴胺溶液或聚多巴胺溶液中处理,得到多巴胺涂覆支架或聚多巴胺涂覆支架;步骤S3、将所述多巴胺涂覆支架或聚多巴胺涂覆支架置于载药的锶掺杂生物玻璃微球分散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即得表面改性复合多孔支架材料;所述多孔支架为多孔聚醚醚酮支架或多孔聚醚酮酮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多孔支架采用熔融沉积法制备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沉积法制备的参数为:喷头温度400~500℃,热床温度120~180℃,腔体温度80~100℃,喷嘴直径350~450μm,线间距350~450μm,打印速率15~25mm/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英赵蒙恩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