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叠流时间补偿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叠流时间补偿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逆变器按照直流侧电源特性分为电压源型逆变器(VSI)与电流源型逆变器(CSI)。VSI只能工作在直流电源恒定且高于交流侧电压峰值的场合,并且输入电流脉动大,需要插入死区防止出现短路。与VSI相比,CSI的交流侧电压高于直流侧,无需短路保护,并网工作时,交流侧的电容与电感构成二阶低通滤波器,负载电流的波形质量高。
[0003]相对于VSI的开关管驱动信号需要加入死区时间来保证不发生直通现象,CSI则需要加入叠流时间来保证直流侧电流的连续性。然而叠流时间会造成交流侧输入电流脉冲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从而给三相输出电流带来额外谐波。
[0004]国内外学者针对VSI死区效应已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抑制方法,包括基于脉冲等效时间补偿法、平均电压误差前馈补偿法、预测电流控制法、死区时间消除策略等。然而针对CSI的叠流区效应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叠流时间补偿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为12/10极结构,采用电流源逆变器驱动,分裂式励磁绕组复用为直流侧储能电感,针对绕组反电势固有的5、7谐波产生的输出转矩脉动,在电流源逆变器的SVPWM调制策略中,通过叠流时间的设置与补偿分配,对应产生5、7次电流谐波,抵消所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反电势谐波产生的转矩脉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叠流时间补偿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输出转矩为:T
e
=I
m
i
F
(a+b cos(6ωt+α))式中,I
m
为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相电流幅值,a为绕组反电势基波分量系数,b为绕组反电势5、7次谐波分量系数,ω为电角频率,i
F
为励磁电流,该输出转矩中包含6次谐波脉动,α为输出转矩固有的6次谐波脉动相位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流时间补偿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源型逆变器的SVPWM调制策略中叠流时间设置方法为:在生成的PWM信号中加入关断延迟时间,对应为插入的叠流时间,根据补偿所需的5、7次电流谐波幅值和相位,通过解析计算方法,获得各个开关周期内的叠流时间,纳入SVPWM调制策略,通过电流源型逆变器调制出补偿用5、7次电流谐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流时间补偿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佳丹,赵晓聪,刘航宇,翟相煜,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