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6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该轨道结构的第一轨道小车能沿着纵向轨道滑动,第二轨道小车能够沿着横向轨道滑动;横向轨道部分置于第一轨道小车的轨道安装槽内,横向轨道的边条上方还设置有轨道压板,轨道压板紧固于第一轨道小车;该新型移动轨道结构能进行前后左右多方位的位移,具有灵活性;且其横向轨道与第一轨道小车的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能够避免第一轨道小车受到挤压而脱轨;该移动轨道所有的承载轮有导向轮均外置于轨道,方便拆修,其小车驱动组件的小型减速机内藏于胶轮内,不占用任何空间,结构紧凑。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化制造行业中,轨道系统以精确的轨迹方式用于移动较大的机器或机器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轨道系统加装吊具来对电池卷料进行吊装,需要前后左右多方位的移动来对电池卷帘进行搬运。
[0003]现有的轨道系统中,移动横梁常需要与轨道小车连接,现有的连接方式均为刚性连接,移动横梁下方常设置有吊臂等设备,移动横梁需要承受竖直方向的承载力,移动横梁因电驱动进行移动时,也会受到水平方向的压迫力,这些都会使移动横梁发生形变,而与轨道小车连接的刚性连接,也会将形变力传递给轨道小车,使轨道小车受到挤压而脱轨。
[0004]另外地,在现有轨道系统中,轨道小车常装卡于轨道的滑动槽内,承载轮与导向轮也设置于轨道的滑动槽内,隐藏式的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美观度,但当承载轮或导向轮发生故障时,难以拆卸检修,承载轮或导向轮的数量也较多,也无法通过目视判断出故障处,需全部拆卸下来进行检修。
[0005]另外地,在现有轨道系统中,轨道小车需通过减速机与的驱动电机连接,减速机常设置在轨道小车外侧,占用一定的空间,减速机与轨道小车一起移动时,需要较大的移动空间,应用场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包括横向轨道、纵向轨道、第一轨道小车、第二轨道小车和轨道压板;所述纵向轨道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于吊架。
[0007]所述横向轨道连接于第一轨道小车,所述第一轨道小车安装于纵向轨道,第一轨道小车能沿着纵向轨道滑动,从而使横向轨道也能够沿着纵向轨道的方向滑动。
[0008]所述第二轨道小车安装于横向轨道,第二轨道小车能够沿着横向轨道滑动,可将吊臂等设备连接于第二轨道小车,当第二轨道小车沿着横向轨道滑动时,从而使吊臂等设备沿着横向轨道的方向滑动;而横向轨道沿着纵向轨道的方向滑动时,使吊臂等设备也能能够沿着纵向轨道的方向滑动。
[0009]所述横向轨道的两侧面凸起各形成一边条,两个边条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轨道小车上设置有轨道安装槽,所述横向轨道部分置于轨道安装槽内,所述边条上方还设置有轨道压板,所述轨道压板通过螺栓紧固于第一轨道小车。如此轨道压板将横向轨道部分压紧在轨道安装槽内,当横向轨道发生形变时,横向轨道能够在轨道安装槽内略微滑动,使之与第一轨道小车发生相对位移,如此非刚性的连接方式能避免横向轨道将形变力传递给第一轨道小车,从而避免第一轨道小车因受到横向轨道的挤压发生脱轨。所述轨道安装槽与横向轨道之间、轨道压板与边条之间还均设置有尼龙垫,以降低它们之间的摩擦力。
[0010]优选地、所述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设置有两个,两个纵向轨道平行设置,两个横向
轨道平行设置;第一轨道小车和第二轨道小车也设置有两个,一个纵向轨道上安装有一个第一轨道小车,一个横向轨道上安装有一个第二轨道小车,两个横向轨道的同一端均分别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轨道小车,即一个轨道小车上设置有两个轨道安装槽。如此数量的纵向轨道、横向轨道、第一轨道小车和第二轨道小车,使相应部件滑动时更加平稳。
[0011]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轨道包括移动横梁和轨道横梁,所述轨道横梁的顶面固定连接于移动横梁的底面,移动横梁部分置于所述轨道安装槽内,所述横向轨道的边条为设置于移动横梁底部上的第一结构横板,即第一结构横板上方设置有轨道压板,轨道压板通过螺栓紧固于第一轨道小车,如此轨道压板将移动横梁部分压紧在轨道安装槽内,第一结构横板与移动横梁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结构横板的侧面至少开有一卡槽,优选方案是第一结构横板两外侧面均开有一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通过滑块螺母装卡于卡槽内,所述第一结构横板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二止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结构横板,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分设于第一轨道小车两侧,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与第一轨道小车之间均留有间隙,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的设置能避免移动横梁在轨道安装槽内因形变发生过度滑动导致从轨道安装槽内脱落。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横梁底部上还设置有第二结构横板,第二结构横版与轨道横梁一体连接,所述第二轨道小车包括第二小车骨架和第二承载轮;所述第二小车骨架为与轨道横梁相配合的凹字型结构板,所述凹字型结构板两侧内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承载轮,两侧的第二承载轮对称设置在凹字型结构板内面,第二承载轮通过转轴连接于凹字型结构板,所述第二承载轮的轮面与第二结构横板的顶面相接触。如此将第二轨道小车安装于轨道横梁,即安装于横向轨道上。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轨道小车还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凹字型结构板的两侧外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架支撑件,两侧的导向架支撑件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架支撑件与轨道横梁的第二结构横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导向轮通过转轴连接于导向架支撑件,凹字型结构板在第二导向轮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面与第二结构横板的侧面相接触。第二导向轮的设置能避免第二轨道小车沿轨道横梁、即横向轨道滑动时出现偏移,使第二轨道小车滑动更顺畅。
[0014]将横向轨道的第二承载轮和第二导向轮均全部外置于轨道横梁,均可目视到所有承载轮和导向轮,可定期目视检查,如有损坏,外置的承载轮和导向轮的也方便单独拆卸维修或更换。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轨道小车还包括辅助承载轮,所述所述凹字型结构板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承载轮,凹字型结构板在辅助承载轮对应位置开有缺口,所述辅助承载轮通过转轴连接于辅助安装座,所述辅助安装座安装于凹字型结构板的底面的缺口处,所述辅助承载轮的轮面与轨道横梁的第二结构横板的底面相接触。辅助承载轮的设置能避免轨道小车因发生上下振动时,凹字型结构板的底面与轨道横梁的第二结构横板发生碰撞,辅助承载轮以辅助安装座的安装方式,只需将辅助安装座拆卸下来,辅助承载轮也被拆卸下来,也对方便对辅助承载轮进行拆检或更换。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小车包括第一小车骨架和第一承载轮,即第一小车骨架上设置有轨道安装槽;所述第一小车骨架的底部开有与纵向轨道相配合的凹槽,纵向轨道的部分置于第一小车骨架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小车骨架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第一小车骨
架的通孔内设有第一承载轮,第一承载轮通过转轴安装于第一小车骨架,第一承载轮的轮面与纵向轨道的上表面相接触;如此将第一轨道小车安装于纵向轨道。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小车还包括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小车骨架两侧在其凹槽处开有若干个缺口,两侧的缺口对称设置,第一小车骨架的缺口内设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一小车骨架,第一导向轮的轮面与纵向轨道的侧面相接触;第一导向轮的设置能避免第一轨道小车沿纵向轨道滑动时出现偏移,使第一轨道小车滑动更顺畅。
[0018]上述的第一承载轮和第一导向轮均设置在纵向轨道的外侧,均可目视到所有承载轮和导向轮,可定期目视检查,如有损坏,设置在外侧也方便单独拆卸检修或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轨道(3)、纵向轨道(4)、第一轨道小车(1)、第二轨道小车(2)和轨道压板(7);所述横向轨道(3)连接于第一轨道小车(1),所述第一轨道小车(1)安装于纵向轨道(4),第一轨道小车(1)能沿着纵向轨道(4)滑动;所述第二轨道小车(2)安装于横向轨道(3),第二轨道小车(2)能够沿着横向轨道(3)滑动;所述横向轨道(3)的两侧面凸起各形成一边条(6),所述第一轨道小车(1)上设置有轨道安装槽(12),所述横向轨道(3)部分置于轨道安装槽(12)内,所述边条(6)上方还设置有轨道压板(7),所述轨道压板(7)紧固于第一轨道小车(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轨道(4)和横向轨道(3)设置有两个,两个纵向轨道(4)平行设置,两个横向轨道(3)平行设置;第一轨道小车(1)和第二轨道小车(2)也设置有两个,一个纵向轨道(4)上安装有一个第一轨道小车(1),一个横向轨道(3)上安装有一个第二轨道小车(2),两个横向轨道(3)的同一端均分别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轨道小车(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轨道(3)包括移动横梁(31)和轨道横梁(32),轨道横梁(32)连接于移动横梁(31),所述移动横梁(31)部分置于所述轨道安装槽(12)内,所述横向轨道(3)的边条(6)为设置于移动横梁(31)上的第一结构横板(66),所述第一结构横板(66)的侧面至少开有一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第一止挡块(661),所述第一结构横板(66)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止挡块(662),第一止挡块(661)和第二止挡块(662)分设于第一轨道小车(1)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横梁(32)上还设置有第二结构横板(322),所述第二轨道小车(2)包括第二小车骨架和第二承载轮(202);所述第二小车骨架为与轨道横梁(32)相配合的凹字型结构板(22),所述凹字型结构板(22)两侧内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承载轮(202),第二承载轮(202)连接于凹字型结构板(22),所述第二承载轮(202)与第二结构横板(322)的顶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小车(2)还包括第二导向轮(212),所述凹字型结构板(22)的两侧外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架支撑件(232),所述导向架支撑件(232)与轨道横梁(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潘聪
申请(专利权)人:耐恩江苏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