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50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绿原酸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绿咖啡豆碎成颗粒,并经氯化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原酸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不仅是众多药材和中成药抗菌解毒、消炎利胆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三个不稳定部分,还具有抗病毒、增高白血球、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绿原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以金银花、杜仲、绿咖啡豆中的含量较高,从天然植物中高效提取绿原酸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绿咖啡豆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在绿咖啡豆中含有较多的绿原酸,可作为绿原酸提取物的原料。但是,绿咖啡内含有咖啡因,在提取绿原酸时,咖啡因作为杂质,混合在绿原酸提取物中,难以去除,造成绿原酸纯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绿原酸中含有咖啡因的问题,采用树脂吸附和溶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咖啡因的梯度去除,配合绿原酸和咖啡因的溶解差,实现咖啡因的浸除效果。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将绿咖啡豆细化成颗粒,然后加入至氯化钠

乙醇胶液中搅拌均匀,经湿法球磨处理后形成均质胶体;所述绿咖啡豆经过机械粉碎的方式形成细粉颗粒,所述氯化钠

乙醇胶液中的氯化钠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

2,绿咖啡豆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1

3,搅拌速度为1000

2000r/min;湿法球磨处理的温度为30

50℃,球磨压力为0.5

0.9MPa;在该处理过程中,绿咖啡豆采用机械粉碎的方式形成细粉颗粒,该颗粒属于物理形式的机械破坏,并不会对活性成分形成影响,同时在该碎化过程中,咖啡豆受力断裂,大大提升了裸露面积,从而带来后续接触面积的急剧上升;当细粉颗粒放入氯化钠乙醇胶液中时,氯化钠自身不溶于乙醇,在乙醇形成胶体结构的细小颗粒,即,氯化钠在该体系中形成稳定的分散结构,同时氯化钠以细小颗粒的状态均质分布在乙醇内,当绿咖啡细粉颗粒放入胶液中时,球磨处理过程中,细小颗粒的氯化钠基于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作为球磨颗粒对细粉颗粒进一步碎化,进一步降低了细小颗粒的粒径,增加了绿咖啡颗粒的比表面积,同时,氯化钠自身的吸水性,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将绿咖啡颗粒表面的水分子吸收释放,造成绿咖啡颗粒表面的失活状态,即,绿咖啡颗粒的活性降低,提升了绿咖啡颗粒的可磨性,大大提升了绿咖啡颗粒的细化效果,并且基于乙醇的渗透性与溶出效果,将绿咖啡细粉粒形成初步溶出体系;因此,在该步骤中,初步溶出是盐提和醇提形成的复合提取体系;
[0007]步骤2,将均质胶体静置晾干,然后加入丙酮低温超声处理20

30min,密封处理2

3h,自然降温得到浆料,所述静置的温度为30

40℃,所述超声处理的浓度为30

50g/L,所述
低温超声处理的温度为5

10℃,超声频率为50

70kHz,密封处理的温度为55

60℃,初始压力为大气压的80

90%,该步骤利用乙醇自身的挥发性,在晾置过程中形成半干状态,在溶剂去除后,复合提取后的提取物与颗粒直接沉积在半干体系内,当丙酮加入时,提取物中的丙酮溶解物能够快速溶解形成溶解液,并在超声过程中进行均匀分散,此时的氯化钠与绿咖啡细粉颗粒均匀分布在丙酮中形成均质化结构,基于此时的均质结构和氯化钠自身的吸水性、丙酮的渗透吸水性,缺水失活的绿咖啡颗粒基于丙酮渗透性能够进一步吸取水分,提出丙酮溶出,配合密封护理过程中丙酮转化为气态,形成气态渗透气体,大大提升溶出效率,具有优异的溶出,达到二次渗透性溶出;
[0008]步骤3,将浆料恒温静置,得到浓缩液和丙酮液,然后将浓缩液恒温过滤,并采用丙酮液洗涤,得到丙酮溶出滤液,所述恒温静置浓缩的温度为30

40℃,所述浓缩液的体积是浆料的20

30%,所述恒温过滤的温度为20

30℃,该步骤利用丙酮自身的高挥发性,将浆料内的丙酮释放,冷却收集得到回收丙酮液和浓缩后的丙酮提取液,在恒温过滤的过程中,同时将氯化钠和绿咖啡细粉颗粒去除,并利用浓缩得到的丙酮液洗涤氯化钠和绿咖啡细粉颗粒;
[0009]步骤4,将丙酮溶出滤液浓缩至干后加入蒸馏水,并调节pH至6

6.5,得到酸液;然后将酸液直接灌入XAD

16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得到流失液,大孔树脂经洗脱后得到咖啡因洗脱液;所述浓缩的温度为40

50℃,并回收丙酮;所述加入蒸馏水后的浓度为200

400g/L,所述pH采用盐酸调节,所述树脂与酸液的质量比为1:20

30,所述洗脱采用乙醇水溶液,且乙醇水溶液中的乙醇体积占比为70

80%,所述洗脱采用的乙醇水溶液是树脂质量的5

10倍;该步骤利用丙酮溶出滤液浓缩至干燥,能够将丙酮回收,用于步骤2中,蒸馏水的加入能够将溶出液从丙酮溶剂转化为水溶剂,并利用盐酸调节pH至酸性,然后放入XAD

16大孔树脂中,进行吸附处理,将酸液中的咖啡因去除,得到流失液中的咖啡因占比不超过5%,而洗脱的方式将XAD

16大孔树脂吸附的咖啡因释放,得到咖啡因洗脱液;
[0010]步骤5,将流失液冰冻干燥,得到冰冻颗粒,然后放入乙醚中低温超声处理20

50min,过滤后得到细粉颗粒和滤液,所述冰冻干燥的温度为

20℃;所述冰冻颗粒与乙醚的质量比为1:5

8,低温超声处理的温度为5

10℃,超声频率为50

70kHz,该步骤利用冰冻干燥的方式将蒸馏水去除,达到干燥的目的,得到含有咖啡因的绿原酸颗粒;将绿原酸颗粒放入乙醚中,利用乙醚对绿原酸的不溶性与对咖啡因的溶解性,能够将整个体系中的咖啡因完全去除,同时低温超声的方式能够将冰冻颗粒升温,形成一定的溶出物释放,并在高频振荡中将颗粒打开,将颗粒内部的咖啡因释放,并溶解在乙醚中达到优异的咖啡因去除效果,经过滤后得到去除咖啡因的绿原酸颗粒;在该处理过程中,乙醚的使用量远大于冰冻颗粒的质量,远大于咖啡因的含量,乙醚基于自身的使用量能够将咖啡因完全溶解,配合超声处理的振动分散,达到完全释放咖啡因的效果;该细粉颗粒为绿原酸。
[0011]步骤6,将滤液和洗脱液混合得到咖啡因溶液,并浓缩处理2

4h,然后冰冻干燥,得到咖啡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绿咖啡豆细化成颗粒,然后加入至氯化钠

乙醇胶液中搅拌均匀,经湿法球磨处理后形成均质胶体;所述绿咖啡豆经过机械粉碎的方式形成细粉颗粒;步骤2,将均质胶体静置晾至半干,然后加入丙酮低温超声处理20

30min,密封处理2

3h,自然降温得到浆料;步骤3,将浆料恒温静置浓缩,得到浓缩液和丙酮液,然后将浓缩液恒温过滤,并采用丙酮液洗涤,得到丙酮溶出滤液;步骤4,将丙酮溶出滤液浓缩至干后加入蒸馏水,并调节pH至6

6.5,得到酸液;然后将酸液直接灌入XAD

16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得到流失液,经洗脱后得到咖啡因洗脱液;步骤5,将流失液冰冻干燥,得到冰冻颗粒,然后放入乙醚中低温超声处理20

50min,过滤后得到细粉颗粒和滤液,该细粉颗粒为绿原酸;步骤6,将滤液和洗脱液混合得到咖啡因溶液,并浓缩处理2

4h,然后冰冻干燥,得到咖啡因副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氯化钠

乙醇胶液中的氯化钠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

2,绿咖啡豆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1

3,搅拌速度为1000

2000r/min;湿法球磨处理的温度为30

50℃,球磨压力为0.5

0.9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静置的温度为30

40℃,所述超声处理的浓度为30

50g/L,所述低温超声处理的温度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欣洪光宇杨小勇郭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