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43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包括将离心萃取机的转鼓重液仓顶端开口封闭,在转鼓重液仓的侧壁上连接多个连通至外壳重液仓的调节管,调节管能够沿转鼓重液仓的半径向内或向外移动;在进行不同比重物料分离时,停机,改变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中的深度,使得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内的端面形成的溢流面位置改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离心萃取机每次进行不同比重物料分离,都需要进行一次拆机更换重相堰板,且需要再次动平衡测试,操作非常麻烦,且需要设计和加工不同尺寸的重相堰板,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心萃取机是一种利用萃取分离原理而设计的高效液

液萃取设备,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
[0003]常用的离心萃取机工作原理是:混合液进入机壳后,由于转鼓叶片随着转鼓高速旋转,带动混合液高速旋转,比重较重的重液贴着转鼓壁,经过分配盘外壁进入转鼓重液仓,再进入转鼓重液仓连通的外壳重液仓排出。较轻的轻液则会经靠近主轴的分配盘内壁通道进入外壳轻液仓排出。其中,转鼓的上方开口处固设有重相堰板,重相堰板上方固设有转鼓上压盖,转鼓上压盖部分覆盖重相堰板,从而使得转鼓压盖未覆盖重相堰板的位置处,形成用于连通转鼓重液仓与外壳重液仓的出口通道。
[0004]由于不同工作情况下通常存在待分离物料的比重各不相同,上述的出口通道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确保轻液和重液分离更加分明,进而确保轻液和重液的分离效果。
[0005]如图1所示:由于重相堰板3.1与转鼓上压盖2.1为固定连接,在调整出口通道时,需要现场实验后拆机更换转鼓上的重相堰板3.1,从而使转鼓上压盖2.1与重相堰板3.1之间的出口通道得以调整,改变重相的溢流液面,并适应分离的期望值。这样,每次分离不同比重的物料都需要进行一次拆机调整,且需要再次动平衡测试,因而非常麻烦,且需要设计和加工不同尺寸的重相堰板,因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以解决现有离心萃取机每次进行不同比重物料分离,都需要进行一次拆机更换重相堰板,且需要再次动平衡测试,操作非常麻烦,且需要设计和加工不同尺寸的重相堰板,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包括:
[0008]A、将离心萃取机的转鼓重液仓顶端开口封闭,在转鼓重液仓的侧壁上连接多个连通至
[0009]外壳重液仓的调节管,调节管能够沿转鼓重液仓的半径向内或向外移动;
[0010]B、在进行不同比重物料分离时,停机,改变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中的深度,使得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内的端面形成的溢流面位置改变。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A中,将离心萃取机的转轴端部加工为圆盘状的轴颈,用于封闭转鼓重液仓的顶端开口。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A中,在转鼓重液仓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加工多个螺纹孔,将调节管外壁加工外螺纹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采用中部加工有轴向贯穿孔的内六角螺栓作为调节管。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先将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中的旋入深度调整至最深,以此时转鼓重液仓中调节管的端面为重相溢流面的调节基准,然后转动调节管,通过对调节管转动转数的统计,结合螺纹螺距计算转鼓重液仓中调节管端面形成的重相溢流面的深度。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对每一个调节管的旋入深度或旋出深度进行记录,保持不同调节管的旋入深度或旋出深度相同,使得多个调节管整体调节。
[001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采用调节管的形式取代重相堰板,达到调节重相溢流液面的目的。通过采用调节管的方式进行重相分离调节,在对于不同比重的物料进行离心分离的过程中,或现有物料的分离存在夹带的现象时,不需要将转鼓结构彻底拆解更换重相堰板来满足不同比重物料的分离需求,只需改变调节管的旋入深度,就可以直接改变转鼓重液仓的溢流液面,从而达到调节重相与轻相分离液面的目的。无需将转鼓整体拆除,只需调整调节管的旋入、旋出深度,就能改变分离液面,调节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对物料的分离更加高效,整体的使用成本更低,更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重相分离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

A向剖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B

B向剖视图。
[0022]图6为图2中C

C向剖视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离心萃取机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鼓上压盖2.1、重相堰板3.1、出液法兰盘101、轴颈102、转鼓筒104、通孔105、调节管106、转鼓重液仓109、转鼓轻液仓110、重液通道111、转鼓叶片113、螺纹孔115、外壳重液仓122、调整视窗123、视窗盖124、外壳轻液仓126。
[0026]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2、图4、图5所示:一种重液流出调整机构,包括圆形的出液法兰盘101,出液法兰盘101的上端螺栓固定连接有轴颈102,出液法兰盘101的下端焊接固定连接有转鼓筒104,转鼓筒104内固定有转鼓叶片113。出液法兰盘101的上端中部设有朝上开口的转鼓重液仓109,轴颈102将转鼓重液仓109的开口封闭,结合图3、图6所示,转鼓重液仓109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螺纹孔115,螺纹孔115中螺纹连接有调节管106,调节管106位于转鼓重液仓109外壁一侧的端部加工有台阶孔。本实施例中,调节管106采用内六角螺栓改加工制成,通过在内六角螺栓的内六角孔中沿螺栓长度方向钻设贯穿孔形成调节管106,而转鼓重液仓109外侧壁则加工与螺纹孔115同轴的台阶孔以容纳内六角螺栓的头部。转鼓重液仓109下方的出液法兰盘101内部设有转鼓轻液仓110,出液法兰盘101下端中部开设有与转鼓轻液仓110连通的开口,转鼓轻液仓110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通孔105。转鼓轻液仓110外侧的出液法兰盘101内部设有重液通道111,重液通道111一端连通至
转鼓重液仓109底部,另一端开设在转鼓轻液仓110开口外侧的出液法兰盘101下端,重液通道111呈环形均布有四个,四个重液通道111与转鼓轻液仓110侧壁的四个通孔105沿出液法兰盘101周向交替分布。
[0027]实施例2,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将实施例1的重液流出调整机构装配到离心萃取机的转鼓中,如图7所示,将离心萃取机转轴107的端部作为与重液流出调整机构的出液法兰盘101连接的轴颈102,调节管106位于出液法兰盘101外侧的端部与转鼓中的外壳重液仓122连通,转鼓轻液仓110侧壁的通孔105连通至转鼓中的外壳轻液仓126,在外壳重液仓122的侧壁上开设180
°
对称的两个调整视窗123,两个调整视窗123分别正对出液法兰盘101上的一个调节管106,调整视窗123上扣覆有视窗盖124。
[0028]进行重液流出调整的过程中,将离心萃取机停机后,拆下视窗盖124露出调整视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离心萃取机的转鼓重液仓顶端开口封闭,在转鼓重液仓的侧壁上连接多个连通至外壳重液仓的调节管,调节管能够沿转鼓重液仓的半径向内或向外移动;B、在进行不同比重物料分离时,停机,改变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中的深度,使得调节管在转鼓重液仓内的端面形成的溢流面位置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离心萃取机的转轴端部加工为圆盘状的轴颈,用于封闭转鼓重液仓的顶端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萃取机重液流出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在转鼓重液仓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加工多个螺纹孔,将调节管外壁加工外螺纹后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