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网(VANET)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车辆、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共享互通,有效的提升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传统的基于单一ad
‑
hoc自组织车载网数据传输模式单一,随着业务量需求的增高,车载网正在向异构车载网发展。由于城市道路边存在大量建筑,因此当车辆节点之间传输数据时会因建筑遮挡传输路线而存在盲区问题。在建筑密度大的道路场景下,车辆节点间可视传输线路大大减少,车辆节点间数据的传输需要按照道路结构的拓扑来进行发送,无疑加重了数据传输中的时延和丢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自组织网络由于道路交通中的建筑物遮挡导致数据传输盲区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丢包和时延等技术问题。
[0004]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节点以时分复用方式在控制信道预约可用时隙,车辆节点在自身成功预约的时隙没有到达前保持监听信道并将需要发送的V2V数据依次存入自身的缓存队列;当车辆节点成功预约的时隙到达后,如果有要发送的数据则查看发送对象是否在一跳范围内,根据查看结果选择直接发送V2V数据还是采用多跳转发发送V2V数据,如果直接发送V2V数据则通过坐标判断发送节点到目标节点的直线是否经过建筑物坐标,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是否启用RIS辅助V2V数据传输;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发送V2V数据,如果发送后没有监听到反馈,则启用RIS辅助V2V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1)初始化,车辆节点以时分复用方式在控制信道预约可用时隙,并相互交换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及缓存队列队长信息;2)当车辆节点自身成功预约的时隙没有到达前,节点保持监听信道,同时将需要发送的V2V数据依次存入自身的缓存队列;3)当车辆节点成功预约的时隙到达后,节点判断缓存队列中是否有数据要发送,如果有数据发送,则进入步骤4),否则回到步骤2);4)车辆节点查看缓存队列队首的数据的发送对象,如果发送对象在一跳范围之内,则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7);5)根据从控制信道交换得到的位置信息判断与该一跳范围内的目标节点传输路线是否被建筑遮挡,如果没有被遮挡,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8);6)在可视传输路线上直接发送该数据,并监听反馈信息,如果接收到反馈信息,说明目标节点成功接收数据,数据传输成功,更新缓存队列队长,回到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8);7)目标节点在一条发送距离之外,需采用多跳转发,根据从控制信道交换得到的位置信息,在同一数据传输方向可视传输路线内选择合适的多跳转发节点,如果有可选转发节点,进入步骤8),否则进入步骤9);8)根据多跳转发节点的选择策略,发送节点向选择的转发节点发送信息,并监听反馈信息,如果接收到反馈信息,说明目标节点成功接收数据,数据传输成功,更新缓存队列队长,转发节点将接受到的信息存入缓存队列,并更新缓存队列队长,回到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9);9)启用RIS辅助V2V数据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路侧单元RSU监听车辆节点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当RSU只监听到数据发送但没有监听到反馈时,将该数据存入缓存队列并更新缓存队列队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车辆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还包括下列具体子步骤:9
‑
1)RSU根据从控制信道监听得到的位置信息进行信道估计,根据缓存队列分布计算缓存数据i发送时刻t
i
,根据车速和发送时刻t
i
计算RIS到目标节点距离r
i
;9
‑
2)RSU在每帧开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天骄,田建杰,尚玉龙,张雷,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