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89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涉及染毒实验技术领域,包括封闭箱和收液组件,所述封闭箱的内部安置有培养皿,所述收液组件连接于培养皿的底部,所述收液组件包括竖直管、电动推杆、推液推板、回收管、第一泵体和收液装置,所述竖直管的底部左侧连接有回收管,所述培养皿的内部安置有细胞模板。该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利用推液推板作上升运动的注射原理将定量的细胞培养液注入培养皿内部,此设置使得培养皿内部具有定量细胞培养液的同时防止管道内部有残留的细胞培养液,再于实验后利用推液推板作下降运动以回收与氡气接触过的细胞培养液,并利用发热片随推液推板的升降对管道与培养皿内部进行高温消毒。板的升降对管道与培养皿内部进行高温消毒。板的升降对管道与培养皿内部进行高温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毒实验
,具体为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氡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不仅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其放射出的各种射线还可刺激人体功能,从而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氡是放射性气体,进入人体后,氡发生衰变的阿尔法粒子会在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长期吸入氡气,氡与神经系统、脂肪组织结合可对血细胞造成伤害,诱发癌症,因此会利用细胞暴露实验的方法来了解氡气对细胞的危害,由此需要使用到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
[0003]现有的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是将细胞模板放置于培养皿中并配置相应比例的细胞培养液,而后在细胞模板表面均匀布散氡气以进行氡气染毒实验,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细胞培养液与细胞模板均位于培养皿中且共同接触氡气,而在实验结束后,接触氡气后的残留的细胞培养液通常是人工回收并处理,但细胞培养液中的残留氡气容易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包括封闭箱和收液组件,所述封闭箱的内部安置有培养皿,所述收液组件连接于培养皿的底部,所述收液组件包括竖直管、电动推杆、推液推板、回收管、第一泵体和收液装置,所述竖直管的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顶部设置有推液推板,所述竖直管的底部左侧连接有回收管,且回收管远离竖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远离回收管的一端连接有收液装置,所述培养皿的内部安置有细胞模板,所述竖直管的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流量计阀,且第一流量计阀远离竖直管的一侧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第一流量计阀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泵体,且第二泵体远离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培养液装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推液推板的外侧面与竖直管的内侧面相贴合,且竖直管的顶部与培养皿的底部相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皿的内壁底部呈弧形状,且推液推板的四角部位与培养皿的内壁相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收液组件还包括发热片,所述推液推板的内部嵌入有发热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通过第一流量计阀与竖直管相连通,且竖直管通过回收管与收液装置相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皿的上方设置有氡气输送管,且氡气输送管的右端连接有第三泵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氡气输送管的底部等距分布有布气支管,且布气支管的底部连接
有第二流量计阀。
[0012]进一步的,所述布气支管的底部呈喇叭状结构,且布气支管与培养皿呈一对一对应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箱的左侧连接有第四泵体,且第四泵体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压缩机,所述封闭箱的右侧连接有第五泵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氡气输送管靠近第三泵体的一端表面连接有第六泵体,且第六泵体远离氡气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压缩机。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利用推液推板作上升运动的注射原理将定量的细胞培养液注入培养皿内部,此设置使得培养皿内部具有定量细胞培养液的同时防止管道内部有残留的细胞培养液,再于实验后利用推液推板作下降运动以回收与氡气接触过的细胞培养液,并利用发热片随推液推板的升降对管道与培养皿内部进行高温消毒。
[0017]1.该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第一流量计阀检测细胞培养液于竖直管内部的注入量,而推液推板通过电动推杆上升以推动细胞培养液进入培养皿内部以供细胞模板吸收,此设置有利于防止竖直管内部有残余的细胞培养液,有利于精准提供定量的细胞培养液,而在氡气染毒实验时利用细胞培养液作为阻隔可防止氡气进入竖直管内部。
[0018]2.该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氡气染毒实验后,推液推板下降,此时使用过的细胞培养液随推液推板进入竖直管内部,此时第一泵体启动以抽取竖直管内部已使用过的细胞培养液并将其注入至收液装置内部,以此有利于对已使用过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回收,且细胞培养液被回收后,发热片随推液推板通过电动推杆进行升降,升降过程中发热片通电产生高温以对推液推板自身和竖直管、培养皿内壁进行高温杀菌,以此有利于解决人工回收而具有的隐患危害。
[0019]3.该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第三泵体将氡气沿氡气输送管、布气支管而布散至培养皿内部,以使得氡气可以和细胞模板接触,以使得细胞模板进行氡气染毒实验,而在实验结束后第一流量计阀、第三泵体关闭,第四泵体启动将封闭箱内部的残余氡气抽出,同时第五泵体将外界新鲜空气注入封闭箱内部,以保持封闭箱内部气压稳定,同时有利于避免封闭箱内部有氡气残留。
[0020]4.该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实验结束后,第一流量计阀、第三泵体关闭,而第六泵体启动以将氡气输送管、布气支管内部的氡气抽出,而对氡气输送管、布气支管内部的氡气进行抽出回收后又通过第二压缩机进行压缩后输送至氡气源所在处,此设置有利于对不含杂质的氡气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封闭箱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封闭箱外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竖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推液推板上升后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培养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的输液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封闭箱;2、培养皿;3、收液组件;301、竖直管;302、电动推杆;303、推液推板;304、回收管;305、第一泵体;306、收液装置;307、发热片;4、细胞模板;5、第一流量计阀;6、输液管;7、第二泵体;8、培养液装置;9、氡气输送管;10、第三泵体;11、第二流量计阀;12、第四泵体;13、第一压缩机;14、第五泵体;15、第六泵体;16、第二压缩机;17、布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0]如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包括封闭箱1和收液组件3,封闭箱1的内部安置有培养皿2,收液组件3连接于培养皿2的底部,收液组件3包括竖直管301、电动推杆302、推液推板303、回收管304、第一泵体305和收液装置306,竖直管301的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302,且电动推杆302的顶部设置有推液推板303,竖直管301的底部左侧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包括封闭箱(1)和收液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箱(1)的内部安置有培养皿(2),所述收液组件(3)连接于培养皿(2)的底部,所述收液组件(3)包括竖直管(301)、电动推杆(302)、推液推板(303)、回收管(304)、第一泵体(305)和收液装置(306),所述竖直管(301)的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302),且电动推杆(302)的顶部设置有推液推板(303),所述竖直管(301)的底部左侧连接有回收管(304),且回收管(304)远离竖直管(3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泵体(305),所述第一泵体(305)远离回收管(304)的一端连接有收液装置(306),所述培养皿(2)的内部安置有细胞模板(4),所述竖直管(301)的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流量计阀(5),且第一流量计阀(5)远离竖直管(301)的一侧连接有输液管(6),所述输液管(6)远离第一流量计阀(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泵体(7),且第二泵体(7)远离输液管(6)的一端连接有培养液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液推板(303)的外侧面与竖直管(301)的内侧面相贴合,且竖直管(301)的顶部与培养皿(2)的底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毒气暴露染毒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2)的内壁底部呈弧形状,且推液推板(303)的四角部位与培养皿(2)的内壁相接触。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雅蒋文凯张建彬赵芳薛冲苏鹏王建钰冯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