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74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包括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第一到第四执行系统、动力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由两个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组成;所述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包括第一进油联、第二进油联、合流联和四个工作联;所述动力装置为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提供动力,为发动机或电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装置、分析装置和输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增加泵的排量达到降低起重机作业时发动机怠速转速和最高转速的目的,节省油耗,同时通过新型分合流控制多路阀实现缩臂动作更加平顺、变幅卷扬复合动作更加平顺无冲击。冲击。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泵液压
,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液压系统负责动力的传递以及起重机卷扬、变幅、伸缩等动作的速度控制调节,上一代汽车起重机普遍采用定量泵系统作为液压动力传输,定量泵一直维持恒定排量,由于液压泵输出排量保持不变,导致大量能量损失。随着负载敏感泵的应用,使得液压泵可以感知系统压力和流量的需求,根据需求在最小排量和极限排量之间调整液压泵的排量。目前中小吨位起重机上普遍采用负载敏感技术,具有系统稳定可靠、操控性能良好的优点。
[0003]常规的负载敏感系统匹配发动机时,由于发动机怠速从而提供的扭矩小,往往需要根据发动机的怠速提供的扭矩来匹配发动机,从而满足起重机怠速特性。如果需要增加泵的排量来提高起重机作业效率,则同时需要增加发动机功率,否则会出现怠速熄火的现象,发动机高速特性提供的扭矩大,但是起重作业并不需要那么大扭矩从而产生了能量浪费,发动机怠速提供的功率小,无法通过加大油泵排量,降低了起重机作业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通过匹配大排量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和分合流控制的负载敏感多路阀,实现液压系统的变扭矩控制,达到降低起重机作业时发动机怠速转速和最高转速的目的,大大节省作业能耗。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第一执行系统、第二执行系统、第三执行系统、第四执行系统、动力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由两个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组成,变量泵包括压差控制阀和变量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变量控制装置中的比例电磁铁的电流来控制负载敏感泵的极限排量。
[0007]进一步地,所述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包括第一进油联、第二进油联、合流联和四个工作联,四个工作联分别是主卷联、副卷联、变幅联和伸缩联,进油联的MP口分别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油联包括主溢流阀、防压力冲击阀、切断系统压力的LS油路溢流阀、限制伸缩压力防止缩臂溢流导致异响的伸缩LS压力切断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油联包括主溢流阀、防压力冲击阀、LS油路溢流阀及其油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执行系统、第二执行系统、第三执行系统、第四执行系统均包
括两个油缸和两个马达。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提供动力,为发动机或电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装置、分析装置和输出装置,通过负载压力和发动机转速来调节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泵的极限排量,重载怠速工况下,程序自动限制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泵排量,使得发动机不熄火。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通过匹配大排量的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泵和双泵分合流控制多路阀,实现液压系统的变扭矩控制,在不加大发动机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泵的排量达到降低起重机作业时发动机怠速转速和最高转速的目的,大大节省作业能耗,同时通过新型分合流控制多路阀实现缩臂动作更加平顺、变幅卷扬复合动作更加平顺无冲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l、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2、第一执行系统3、第二执行系统4、第三执行系统5、第四执行系统6、动力装置7以及控制装置8。
[0017]所述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1包括两个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该变量泵包括压差控制阀和变量控制装置,变量控制装置包含比例电磁铁,通过控制比例电磁铁的电流来控制负载敏感泵的极限排量,给定比例电磁铁某一电流,则此时的泵即极限排量为该控制电流控制的负载敏感变量泵,该负载敏感变量泵的排量根据多路阀开度,在最小排量和极限排量之间变化。
[0018]所述双泵分合流负载敏感多路阀2包括第一进油联、第而进油联、合流联和四个工作联,四个工作联分别是主卷联、副卷联、变幅联和伸缩联;
[0019]第一进油联包括有主溢流阀,起到压力保护作用;防压力冲击阀,保证多路阀P口压力与反馈口压力不超过某一定值;LS油路溢流阀,起到系统压力切断的作用;伸缩缩LS压力切断阀,限制伸缩缩压力防止缩臂溢流导致的异响,还包括一个减压阀和一个溢流阀共同作用输出稳定先导压力的;
[0020]第二进油联包括有主溢流阀、防压力冲击阀、LS油路溢流阀及其油路,两个进油联的MP口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采集多路阀MP口压力;
[0021]所述工作联通过阀杆两端的比例减压阀来提供先导压力推动阀杆换向,包括有补偿阀,同时在工作油路上还设置有二次溢流阀,保护工作油路压力,补偿阀为阀后补偿;
[0022]所述合流联通过电磁阀控制合流阀的打开和关闭,合流阀的开关状态根据不同动作而定。
[0023]所述第一执行系统3、第二执行系统4、第三执行系统5、第四执行系统6均包括两个油缸和两个马达。
[0024]所述动力装置7为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提供动力,可以是发动机也可以是电机。
[0025]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输入装置、分析装置和输出装置,通过采集发动机转速、多路阀MP口压力,计算液压系统所需要扭矩,实时分析对比液压系统所需要扭矩和当前发动机转速所能提供的扭矩,当检测液压系统所需扭矩大于当前发动机所能提供扭矩时,控制器通过输出控制电流作用在泵的变量控制装置上,降低泵的极限排量来降低液压系统需要的扭矩,实现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扭矩不大于发动机所能提供的扭矩,确保起重机怠速作业时动作平稳不熄火。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匹配大排量的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泵和双泵分合流控制多路阀来实现降低起重机上车作业最低工作转速。使得不加大发动机的同时,既能实现怠速发动机不熄火,还能实现发动机降低发动机怠速转速。
[0027]以卷扬起吊重载为例:常规负载敏感泵系统,在控制阀开度最大时,负载敏感泵排量达到了最大,即达到了极限排量,由于极限排量不可调,卷扬吊重起过程中所需要的扭矩是不变的,由于发动机怠速的时候提供的扭矩最小,因此需要根据发动机的怠速特性来匹配发动机,导致发动机高速的性能被浪费。由于扭矩=压力*排量/62.8,负载压力相同的时候,油泵排量越大,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扭矩越大,因此常规的负载敏感系统油泵的排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因扭矩太大导致怠速时发动机熄火,因此增大油泵排量的同时要匹配更大的发动机来满足,而本专利技术由于负载敏感泵为极限排量可调的负载敏感泵,发动机怠速时,控制器根据当前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计算出合适的电流输出给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泵,通过减小泵的极限排量,降低液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1)、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2)、第一执行系统(3)、第二执行系统(4)、第三执行系统(5)、第四执行系统(6)、动力装置(7)以及控制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1)由两个极限排量可控的负载敏感变量泵组成,变量泵包括压差控制阀和变量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变量控制装置中的比例电磁铁的电流来控制负载敏感泵的极限排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敏感分合流控制多路阀(2)包括第一进油联、第二进油联、合流联和四个工作联,四个工作联分别是主卷联、副卷联、变幅联和伸缩联,进油联的MP口分别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敏感双泵分合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联包括主溢流阀、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国旺朱双双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