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72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涉及金属带材退火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于操作台上表面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边侧啮合连接有另一所述传动齿轮,在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两组分别安装在放卷和收卷辊两端的翻转机构,实现了传输过程中带材的翻转,带材横向放卷出来后经过两组倾斜设置的导向辊实现初步翻转,再经过两组限位辊实现了带材的全面翻转,然后进行退火和冷却后再由另两组导向辊实现翻转后收卷,实现了带材的纵向传输,方便带材进行弯折,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带材退火所需要的空间长度。而最大程度降低带材退火所需要的空间长度。而最大程度降低带材退火所需要的空间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带材退火设备
,具体为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带材的定义是宽度在600mm内的钢材,长宽比很大的成卷供应的带状金属材,宽度大于600mm者称为宽带材,小于600mm的带材称为窄带材。带材厚度可薄至0.001mm,带材由热轧方法或者冷轧方法生产,热轧方法生产的带材厚度较大,冷轧方法可获得热轧法不能获得的优点,可以生产表面质量好、尺寸精确、力学性能高的更薄规格的带材,而且金属带材一般较长缠绕在辊筒上,俗称钢卷。
[0003]冷轧金属带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退火处理:将带材曝露于高温一段很长时间后,然后再慢慢自然冷却;主要目的是释放应力、弱化结构、增加材料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显微结构等,但是现有的冷轧金属带材在进行退火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下:1、传统的钢带退火装置占地空间较大,尤其是长度,放卷后钢带需要先进行加热再预留出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带材能够自然冷却最后才能收卷,这就导致该装置需要足够的长度以满足带材的退火作业,因此需要配备足够大的厂房(需要足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且步进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收卷辊(3),所述收卷辊(3)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4),且传动齿轮(4)的边侧啮合连接有另一所述传动齿轮(4),并且另一所述传动齿轮(4)的中心处固定有安装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放卷辊(5),所述金属带材放卷端的外壁处设置有安装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加热线圈(12),且收卷辊(3)的内端以及放卷辊(5)的外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5),并且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5)另一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安装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16)的相邻端均固定有第一转盘(17),且两个所述第一转盘(17)之间安装有夹持预冷机构,所述第一转轴(1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转盘(18),且第二转盘(18)与收卷端的金属带材之间安装有冲击除废组件;所述第二转盘(18)与第一转盘(17)形状相同,且第一转盘(17)和第二转盘(18)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3)和放卷辊(5)的外壁分别缠绕有金属带材的两端,且收卷辊(3)和放卷辊(5)的临近处均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金属带材的外壁分别贴合设置有安装于上表面的转向辊(9)、承托辊(10)和限位辊(11),且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5)中心处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张紧机构(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压辊(6)、第一导向辊(7)和第二导向辊(8),且操作台(1)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有贴合于金属带材上表面的压辊(6),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有分别贴合于金属带材两侧的第一导向辊(7)和第二导向辊(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9)在金属带材弯折处的内外侧均匀分布,且限位辊(11)在金属带材的两侧对称分布,并且承托辊(10)和限位辊(11)分别与金属带材的下表面和边侧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金属带材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预冷机构包括固定板(19)、伸缩杆(20)、预冷压板(21)、复位弹簧(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协彬朱康康卢燕陈志浩陈静吴平利助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